龙岗政协:“未”你而来 护“未”成长
音频实录
视频实录
文字实录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未’你而来 护‘未’成长”。说到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近期热播的一部剧《九部的检察官》,因为它的题材比较新颖,是国内首部未检题材的电视剧,说明现在大家非常关注未成年人健康问题,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更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那么在护“未”成长这条道路上,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深圳未成年人犯罪情况。

  【张舒舒】:根据深圳市人民检察院2023年关于案件数据的公布,2023年深圳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以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共628人,起诉672人,这个数据反映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主持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呢?请我们的嘉宾来剖析一下原因。

  【吕晓梅】:我先从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来谈一谈,除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原因,我认为还有一个是个人认知偏差的原因。其中,主要的第一道防线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在目前来说是我们分析的个案中比较明显的原因之一。

  【赖伟楠】:从案件数据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未成年人在实际犯罪之前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最后演变成了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主持人】:在个人认知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吕晓梅】:在我们曾经接触的个案中,第一时间与他们交流时,会看出他们是比较容易冲动的,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且自控能力比较差,同时在家庭中感知到的安全和关爱也比较少,所以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指使,比较容易服从他人的不良导向,不太会去考虑后果,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或是会对社会造成损害的。

  【主持人】:如果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他们会受到怎样的惩罚呢?

  【张舒舒】:刑法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有明确规定。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主持人】:如何能够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呢?请三位嘉宾围绕各自的工作职责来谈一谈。

  【张舒舒】:我们对所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都会进行社会调查,由检察官和专业的司法社工对他们的家庭背景情况、犯罪起因等内容进行调查。通过分析这些报告我们发现,大部分未成年人犯罪人士的法律意识都比较淡薄,所以向他们多多灌输法律知识,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是非常重要的。

  【吕晓梅】: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是家庭教育的第一道防线没有守住。成为父母不需要考试、拿证,那么如何做好一个父母,如何经营好一个家庭,如何养育好一个孩子,是家长需要进行教育的重要一关。我们也呼吁政府和社会能够提供足够的资源帮助家庭履行正常的家庭教育功能,帮助家长减轻负担,比如提供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培训和支持,指导父母如何科学、健康地教育、培养孩子。

  【赖伟楠】:第一,我个人呼吁的是要尽量维系好家庭亲子关系,否则小孩很容易受到外面的一些不良影响。还有一个就是网络,从教育角度来看,小孩现在没办法完全离开手机,因为有很多家庭作业需要使用手机,但网络对小孩存在了一定程度的危害,所以网络也是大家一直在讨论的问题。

  【主持人】:关于更加有效地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家有什么建议呢?

  【赖伟楠】: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网络、政府、全社会的市民共同发力,构建一个从家庭到学校到社区,还有公检法司等政府部门多联动的保护机制。在这种前提下,我们要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的共性、特殊性,充分形成系统的保护机制,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吕晓梅】: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关乎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大议题,从刚刚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年度报告》也可窥见一斑。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司法等多方面有机结合,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教育,加强家长的参与度,提升社会公众的意识,形成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希望未成年人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探索自我,获得成长。

  【张舒舒】:作为一名从事未检工作将近8年的干警,见过很多孩子的眼泪、孩子转变后家长的笑脸,感触颇深。每一名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也是家庭的温暖所在。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来说,我希望通过我们及检察机关的努力,在司法保护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也希望每一名未成年人都能够在阳光下快乐自由地成长。

  【主持人】:今天的节目到这里要跟大家说再见了,特别感谢三位嘉宾。

  【张舒舒、吕晓梅、赖伟楠】:感谢主持人,也感谢大家的收看,再见!

其他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