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城市“面子”,做实民生“里子”,平湖街道市容环境蝶变换新颜
音频实录
视频实录
文字实录

  【主持人】:李队长您好。平湖今年以来引入了“城市管家”服务,和以前我们所熟知的环卫保洁、城市管理模式似乎不太一样,这和以往的服务模式相比有什么特点?

  【李  波】:主持人您好。今年3月起,我们率先采用了“城市管家”模式,目的是利用物业管理思维,通过服务、设备、新技术以及行政力量的整合,将环卫保洁、绿化管养、路灯维护、公园管理、垃圾分类、爱卫消杀等工作进行集约式整合,来破解城市管理工作“碎片化”的难题,提供更加精细高效的“管家式”服务。同时,街道引入第三方督导,对日常作业情况进行模拟测评,以自查自纠促进服务质量提升,定期对每月测评成绩进行细致分析,重点研究各样本框的扣分情况,形成专项整改方案,逐步攻克环境卫生品质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实现更精细化、专业化的管理。“城市管家”进驻以来,充分发挥了体制机制优势,不断重投入、补短板、促提升,街道整体城市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主持人】:长久以来,环卫服务行业一直面临依赖人力的痛点,城市管家入驻以来,在促进作业现代化,实现减压增效方面有什么举措?

  【李  波】:今年,我们街道启用了智慧环卫管理平台,实现了对辖区内环卫工作的“精准智控、科学决策、精密调度”。智慧环卫管理平台是依托视频监控、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建设起来的多联接环卫生态网,通过有效整合人、车、物、事的环卫业务链,形成环卫数字化、智能化、网格化、精细化的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智慧环卫一体化管理超级大脑,实现了辖区环卫人员(1642名)、环卫车辆(257辆)、垃圾转运站(28座)、垃圾收集点(109个)等相关设施的全方位监督和管理。同时,我们在全区率先引入纯电动道路污染清除车、天然气垃圾勾臂车、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系统,专注环卫及垃圾分类的数字化转型,不断革新技术能力,目标是打造平湖样板的智慧环卫项目。

  【主持人】:平湖城中村数量多、人员居住密度大,请问街道为改善城中村居住环境做了哪些工作?

  【李  波】:平湖街道地处龙岗区与龙华区、东莞市三地交界处,辖区面积广,城中村多达29个,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市容环境品质提升空间大。今年以来,街道通过持续攻坚,全面整治了城中村清扫保洁、垃圾清运、架空线缆、“六乱一超”等一批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的市容环卫乱象。

  比如在今年5-8月的百日攻坚行动中,街道仅针对城中村就累计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245次,整治“六乱一超”达12000余次,清理生活垃圾2万余吨,同时还启动了城中村物理围合建设,打造更加整洁、安全的宜居街区。一年来,通过这样的强力整治,我们街道城中村在环卫指数测评中的平均得分率已稳定在85%-90%,大松园村、虎岭村、山厦新村等的测评得分率则在90%以上,攻坚整治行动效果显著,城中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乱停放、乱挂晒、乱张贴等情况大为改善,城中村路面、物理围合、垃圾收集点等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善、整洁、有序,可以说既有“烟火气”,也展现了先行示范的城中村新面貌。

  但也应认识到,平湖总体基础薄弱,欠账较多,城中村市容环境存在容易反复回潮的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街道将持之以恒,聚焦城中村市容环卫重点问题,主动作为,加大整治力度,补齐短板弱项,创造更加文明、干净、有序的居住环境,切实提高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主持人】:集贸市场、商业街等场所环境卫生与辖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平湖环境卫生工作的痛点、难点,街道为提高农贸市场、商业街的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做了哪些工作?

  【李  波】:街道对农贸市场、商业街等场所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高度重视,今年8月起,联合城管、执法、市政、环卫、市监、社区和市场管理方,以东西两片区分别开展专项攻坚整治行动。一方面,街道领导亲自带队到山厦农批市场、荔园市场等重点场所及周边开展联合整治行动,针对行走中发现的超门线经营、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约谈市场管理方,提出整改意见。另一方面,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督促市场管理方压实主体责任,主动担当作为,责令部分环境卫生未达标的市场停业整顿,并联合城市管家北控公司开展全面大冲洗大扫除,同时组织档主开展环卫指数测评标准培训,全方位提升精细化管理程度。通过几个月的集中整治,农贸市场及商业街周边市容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尤其在今年的6月和9月居民满意度均排名全区第1,反映出群众对我们这项工作还是比较肯定。

  【主持人】:客观来看,目前平湖的基础设施还是较为薄弱,街道为此有哪些改善措施?

  【李  波】:一是充分整合资源,补齐设施短板。针对平湖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街道充分利用区立项、民生大盆菜工程、小型基建工程等资源,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工程建设标准,努力打造一批精品工程。仅2022年,一是启动垃圾转运站新建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200万元,用于新建富盛路、新木工业园二路2座垃圾转运站,改造竹高塘垃圾转运站,现已申请发改立项并取得前期工作计划;二是启动口袋公园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600万元,准备在街道建设5个“口袋公园”,已取得前期工作计划,准备开展方案设计工作;三是启动补短板项目,计划总投资659万元,准备实施包括垃圾收集点修缮、垃圾转运站修缮、市政公厕修缮、村道巷道及边角地整治、大件垃圾暂存点建设、树池和绿化带提升、主干道供电设施美化及挡墙围墙面美化等7个工程项目。

  二是督促城市管家北控公司加大投入。北控公司入场以来,结合实际情况及街道要求,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一是投入20万,对街道28座转运站卷帘门和53座公厕进行维修,完善基本功能,提高使用效率;二是投入68万,为25座市政公厕建设了母婴室和第三卫生间,打造民生“微幸福”;三是投入150万对3座垃圾转运站进行升级改造,打造高标准的垃圾转运站示范样板,目前项目正在建设过程中。

  【主持人】:近年来,垃圾分类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难点,我们知道《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经正式施行两年了,但部分居民主动进行分类的意识还不够强,请问街道对此有什么措施?

  【李  波】:自《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起来,街道积极组织街道义工团队、志愿者团队对辖区内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以及《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宣传引导,围绕社区分别开展相关特色活动,增强辖区居民参与率及知晓率,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参与氛围,并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出台两周年为契机,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减量体验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在积极宣传的同时,以改造提升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投放点为抓手,加强投放点基础建设,为居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提供便捷。目前为止,我街道已经在住宅区(含城中村)完成305套密闭化标准桶柜建设,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居民日常投放需求,并在每天19:00-21:00时段安排专职督导员为前来投放的居民进行指导指引,提高居民分类成效。

  【主持人】:全面推行林长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市容环境品质整体提升的重要一环,今年是深圳市开展林长制工作元年,平湖街道是如何贯彻落实这项工作的?

  【李  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是深圳市开展林长制工作的元年,街道全面落实要求扎实推进。一是高度重视林长制工作,今年5月正式建立了街道级、社区级林长制,要求各级林长按时完成巡林工作。二是强化林长制宣传力度,在区林长办的业务指导下,我街道聘任了公众林长和森林校长,在凤凰山和平湖生态园树立了林长制公示牌,还定期到学校、社区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宣传普及林长制工作,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三是积极落实具体工作,我们注重平湖古树名木的科学养护,完成了辖区内14棵古树的挂牌、入档,每年投入约10万元对古树进行日常巡查养护;完成薇甘菊防治图斑及周边的消杀等一系列工作。接下来,街道将严格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形成生态资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主持人】:针对“黑煤气”,街道采取什么举措来整治?

  【李  波】:“黑煤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无异于藏在群众身边的“隐形炸弹”。“黑煤气”整治工作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直以来是平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以来,我街道已查处售卖黑煤气60家,没收黑煤气608瓶,及时消除公共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黑煤气”,我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按照“源头管控,及时查处,长效监管”原则,全链条严打“黑煤气”充装、运输、储存、销售等违法行为。一是按照“追根溯源,从严从快”的思路,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统一联合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黑煤气”使用相对集中的城中村、老旧小区和餐饮油粮门店等密集场所,对非法经营、储存、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行为,以及违法从事“黑气”送气人员进行严厉查处。二是严打以车代库、非法运输燃气行为,结合排查、举报等信息,对疑似运输瓶装燃气的厢式货车加强检查力度。

  下一步,我队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对重点场所做到“回头看”,加大查处频次,加大处罚力度,溯源钢瓶来源。同时,在整治中“罚教”并举,在餐饮门店等密集点,积极宣传教育“黑煤气”的安全隐患问题,也欢迎市民朋友共同参加,跟随执法,借助社会力量推动执法,共同对“黑煤气”严重区域进行举报和曝光。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李队长作出的详细回答,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平湖街道市容环境整治措施与城市管理执法具体情况。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谢谢李队长。

其他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