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的安全——电动车自行车交通安全专题
音频实录
视频实录
文字实录

    

  【海滨】:欢迎来到《协商在线》,我是主持人海滨。电动车自行车交通安全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出行,今天邀请到龙岗区政协常委吴常委和龙岗区政协委员刘委员,与您共同探讨电动车自行车安全话题。欢迎您吴常委、欢迎您刘委员!

  【吴常委、刘委员】: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海滨】:说起电动车自行车,我们并不陌生,特别是在龙岗区,保守估计有八十万辆,承担着大量交通运输的任务,但是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

  【吴常委】:是的,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电动车自行车事故在交通安全事故中的比例从25%上升到52%,上升幅度是非常惊人的。

  【海滨】:事故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在二位委员看来,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刘委员】:第一个原因是人们没有正确佩戴合格的头盔。这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很容易造成颅脑外伤,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海滨】:那您分析是为什么不佩戴头盔呢?

  【刘委员】:因为电动车自行车大部分是短途出行,可能是觉得骑行时间比较短、有侥幸心理,或者觉得戴头盔会影响发型,就不戴了。其实还有一些人,已经有了安全意识佩戴头盔,但是没有把带子扣好,这就属于无效佩戴头盔。这些行为都非常危险,正确佩戴合格的头盔,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脑部不受损伤。

  【吴常委】:刘委员说的非常好,除此以外,有部分电动车自行车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进入机动车道或人行道行驶,还常伴有逆行、闯红灯、随意变道等违章行为,也会导致事故发生。

  【刘委员】:其实还有一点,就是边骑车边看手机,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海滨】:是的,诚如吴常委和刘委员所说,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正确佩戴头盔、看手机等等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二位有什么好建议呢?

  【吴常委】:首先是要增强意识,意识的形成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努力,要加强引导,从而提高群众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与此同时,也建议相关部门出台规定,要求购买电动自行车必须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方面的考试,并在观看足够多的宣传视频后,才具备购买资格。

  【海滨】:是的,在上牌照的时候设置一些门槛,通过强制手段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吴常委】:在具备意识之后,还应该增强监管。比如针对快递员、外卖员等电动自行车使用群体,加强对第三方配送平台的监管,通过平台企业的督促,引导电动车自行车快递员、外卖员等使用群体遵守交通法规;同时,制定相应的处罚条例,一旦出现违规情况,可以提出警告或处罚,甚至可以直接挂钩企业融资和评奖等信用机制。

  【海滨】:总之,就是希望通过多种手段,来唤起大家对安全的重视。从今年8月1日开始,深圳市已全面铺开电动车自行车的上牌登记工作,在全市95个邮政代办网点的基础上,推出社区办的服务模式, 市民可以在服务代办点主动购买相关的保险产品。相信通过规范上牌、买保险等行为,可以增强大家的意识,有效遏制电动车自行车事故高发的态势。

  【刘委员】:其实我有注意到,在学校路段因为有家长、义工在维持秩序,所以大家在骑行的时候是非常遵守规则的,可以广泛开展校园宣传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强化家庭成员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同时,探索通过特区立法权进一步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

  【海滨】:非常感谢吴常委和刘委员做客今天的节目,希望通过本期节目,增强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

  【吴常委、刘委员】:感谢主持人,也感谢大家的收看,再见!

  【海滨】:观众朋友们,感谢收看本期《协商在线》,我们下期见!

其他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