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关于龙岗区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区政府及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政改革,严格依法理财,做好统筹兼顾,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预算执行情况良好,有力推动了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全区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684,670万元,比2007年增长20.8%,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41,050万元,增长19.3%;地税部门组织收入431,319万元,增长22.6%;其他部门组织的非税收入12,301万元。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
1.增值税分成收入212,183万元,增长29.2%。
2.营业税分成收入181,692万元,增长8%。
3.企业所得税收入92,603万元,下降6.5%。
4.个人所得税收入121,558万元,增长50.6%。
5.区级专享税收入64,333万元,增长54.4%。
6.其他非税收入12,301万元。
上述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中央税收返还82,28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5,592万元以及调入预算外基建资金12,000万元,当年财政总收入874,548万元。
2008年,全区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812,977万元,增长21.9%,其中:区本级累计支出510,399万元,增长21.6%;街道(不含坂田、南湾)累计支出302,578万元,增长22.4%。主要支出项目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3,343万元,增长 7.7 %。
2.教育经常性支出137,225万元,增长28%。
3.医疗卫生支出 59,584万元,增长37.9%。
4.公共安全支出106,078万元,增长9%。
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6,171万元,增长29.2%。
6.其他支出260,576万元(其中基建支出77,243万元),增长28.7%。
上述一般预算支出加上上解支出56,720万元及增设预算周转金200万元,财政总支出869,897万元,全区当年结余4,651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2,619万元)。
为完成全年预算任务,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收入征管,确保收入稳步增长。切实做好财税收入的组织、协调工作,坚持执行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预算执行分析,落实收入征管责任,及时将收入任务分解落实到位;积极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强化非税收入的征收。经过努力,2008年我区财政收入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的形势下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全口径工商税收246亿元、增长22.4%,完成一般预算收入68.47亿元、增长20.8%(按可比口径增长26.7%),为我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提高应对能力、确保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我区收入结构也进一步优化,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98.2%,在国家为改善营商和民生环境,不断压缩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形势下,我区以税收为绝对主导的收入结构,对于保持和提高我区财政收入增长的持续性意义重大。
(二)运用财政杠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转变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方式,通过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金融中介杠杆贷款、无偿资助、贴保、贴息等多种形式的财政投入,重点扶持科技型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支持民营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实现了财税增收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区经济发展资金通过金融杠杆放贷方式为11家企业争取银行贷款6,100万元,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对19家企业进行贴息799万元,减轻企业融资成本;对7个循环经济项目无偿资助1,608万元,促进我区循环经济发展;投入上市培育扶持资金55万元,实施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对6个获得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奖励300万元;投入1,170万元扶持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发展项目23个,支持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可持续发展;区科技发展资金安排2,230万元无偿资助119个项目,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委托银行为19家企业无息借款5,300万元,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完善财政性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的评价激励机制,纳入激励范围的财政存款达到50亿元,进一步调动了银行放贷资金的积极性。
(三)加大投入,促进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协调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惠民措施,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的重点投向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公共事业,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8年全区财政性社会公共事业及民生福利支出6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1%。
——加大基层社区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基层的范围和力度,将新增财力的30%以上投入到社区建设和管理方面,逐步减轻集体经济负担。继续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投入社区建设资金1.98亿元加快社区一站多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第四季度安排社区市政设施移交接管维护经费0.2亿元;从2007年开始连续4年每年安排1亿元,扶持及补助社区推进物业管理;投入5,000万元继续实施扶贫奔康工程,投入2,510万元用于社区农业综合开发和小农水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拨付生态补偿资金1亿元,推动东部地区生态补偿政策落实。
——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年教育支出13.72亿元,比上年增长28%。实行城镇免费义务教育改革免收学杂费、课本费,财政共投入7,300万元;提高代课教师工资及核拨空编人员经费5,500万元,全面提升我区教师的福利待遇;安排民办教育发展专项基金2,000万元,鼓励和促进我区民办教育发展;投入5,500万元用于新建扩建学校配套设备设施和均衡化标准化建设,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3亿元,主要投入公共文化体育传媒建设,包括图书购置、文化精品创作、文物普查、举办文博会活动以及公共活动场所、文体设施建设等;医疗卫生支出5.96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医疗单位临聘护理人员工资待遇每月提高1,000元,解决医疗单位历年病人欠费1,380万元,补助医疗服务收费调降和药品加成率调降4,932万元,投入社区健康服务维持经费11,300万元,拨付中心医院新门诊大楼、五官科医院、手外科医院开办购置费1,800万元;落实公交改革政策,提供免息借款1亿元推进公交行业特许经营改革,对公交降价、燃油及老年人乘车补贴1.3亿元。
——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7亿元,比上年增长42.7%。投入再就业专项资金1,851万元用于落实新三年就业促进政策各类补贴、就业登记和非深户人员专场招聘会公益性职业介绍以及基层劳动保障等支出;继续安排“农转居”人员参加养老保险补助支出5,541万元,使其人人享有社会保险;投入资金5,000万元提高民政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特困补助金标准;投入3,557万元资金用于集中建设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促进残疾人就业、残疾人康复等方面;设立劳动欠薪应急保障资金专户,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工伤和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对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实行免费计生服务。
——加大综合治理投入。全年公共安全支出10.61亿元。投入1,800万元着力推进科技强警,支持公安部门完善反恐、刑侦设备,提高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投入1,135万元支持现役武警消防中队进驻我区;投入420万元支持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支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投入3,500万元用于开展食品安全、“扫雷”、查违、安全生产等专项整治行动,着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投入1,197万元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扩大食品安全检测的范围,确保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
(四)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财政改革。深入调研,制订新一轮区街财政体制方案,对街道统一实行部门综合预算管理;建立预算稳定调节机制,提高我区防御财政风险的能力;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将部门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罚没办案费纳入部门预算,将单位基本结余资金5,167万元用于安排新增项目;加快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第二批50个区级预算单位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加强政府采购监管,深入开展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严格非公开招标采购的审批程序和时限,妥善处理政府采购投诉7宗,依法处罚政府采购违规供应商11家;制定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和罚没物品处理规程,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收支管理,将预算拨款单位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政府非税收入14.48亿元全额纳入部门综合预算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覆盖面扩大到全区301个所有执收执罚单位。
(五)加强财政监督,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严格财政支出管理,重点压缩车辆、会议、公务接待、学习考察等四项费用,区街两级一般性支出与上年相比总体降幅超过10%;加大《会计法》执法情况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力度,扎实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合理调度使用沉淀财政资金1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减少银行贷款规模,当年节约利息支出8,000万元;对区直单位50万元以上项目支出全部实行绩效评价,在部门自查的基础上,财政部门对2007年度社康启动和维持经费、瘦肉精检测和残疾人康复等7个支出项目实施了重点评价,逐步建立财政资金问效机制,促进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2008年我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财政收入对重点税源依存度仍然过高,国家财税政策的调整和国际金融形势动荡对我区外经贸活动及企业经济效益影响较大制约了相关税收收入的增长;城市化后特区内外均衡化、一体化发展对财政投入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对新形势下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标准和方式等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财政改革和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等。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9年一般预算草案
2009年我区财政预算收支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培育可持续发展财源,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增长质量;坚持依法治税,深入挖掘增收潜力,不断扩大财政收入规模;继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和其他一般性支出,重点保障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区街全面实行部门综合预算,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强化财政监督管理,有效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财税政策,按照积极稳妥原则,2009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721,000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0%,主要收入项目计划安排情况是:
(一)工商税收分成收入711,000万元,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56,000万元,地税部门组织收入455,000万元。
(二)罚没收入9,000万元。
(三)专项收入1,000万元。
2009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 721,000万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 82,400万元和上级补助收入52,100万元,当年财政总收入855,500万元。
根据“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09年财政总支出相应安排855,50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安排 784,800万元,上解支出安排70,70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主要项目是:
(一)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155,000万元。
(二)国防950万元。
(三)公共安全106,000万元。
(四)教育138,000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支出25,000万元,免费义务教育补助9,000万元)。
(五)科学技术9,000万元(其中科技三项经费 7,000万元)。
(六)文化体育与传媒11,000万元。
(七)社会保障和就业39,000万元(其中财政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2,700万元、就业补助1,500万元)。
(八)医疗卫生57,000万元(其中街道医院病人欠费、医疗服务和药品加成率下调补助5,000万元)。
(九)环境保护 5,000万元(其中排污费支出1,000万元)。
(十)城乡社区事务101,000万元(其中物业管理进社区及大综管经费13,000万元)。
(十一)农林水事务 19,000万元(其中扶贫奔康工程经费5,000万元)。
(十二)交通运输 2,500万元。
(十三)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 1,700 万元。
(十四)粮油物资储备和金融监管等事务3,900 万元(其中粮食风险基金3,200万元)。
(十五)其他支出135,750万元(其中区发改部门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3.5亿元,街道小型基建支出1亿元,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2亿元, 财政总预备费1.2亿元,区街目标责任考核奖1.5亿元,街道房屋租赁税分成及服务企业工作奖励经费预计1.6亿元,预留街道实施部门综合预算机动经费1亿元,预留坪山新区划分影响财力减少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含优才工程经费>0.47亿元,税务部门经费补助0.45亿元,有关执法单位办案经费0.4亿元,预留增人增编经费0.2亿元,饮用水卫生标准普及经费0.1亿元,出国招商考察经费0.05亿元等)。
2009年财政预算收支方案(草案)见附表。
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
2009年将是十分困难而关键的一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我区将面临收入来源减少、支出因素增多的双重压力,财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锐。同时,2009年也是我们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要求,建设产业发达、平安和谐、生态优美、人文荟萃的现代化新城区的重要一年。完成好全年的财政预算任务,将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财力保障,意义至关重大。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依法理财,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面对严峻的财政经济形势,我区2009年财政收入要在连年大幅增收的基础上再增长10%,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为此,我们要把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资金应收尽收。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增值税转型改革等政策调整,积极应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可能减小政策调整带来的消极影响;继续坚持财税部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抓好重点税源和纳税大户收入征管,做好税源调查,分析税源监控工作,堵塞收入漏洞;继续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不断拓宽收入领域,努力做到依法征收,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二)加大扶持力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针对我区企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扶持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意见,把扶持资金真正用到促进经济发展的刀刃上,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争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积极主动消化各方面不利因素。加快区经济和科技发展资金的审核速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努力促进我区经济继续又好又快发展。
(三)实施新一轮区街财政体制方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各街道统一实行部门综合预算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全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加大财政向困难街道和社区的投入力度,均衡各街道之间的公共服务和保障水平,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建立属地税收增长激励机制,对街道超收给予一定的服务企业工作奖励经费,鼓励和促进街道做好经济工作、服务好企业,调动街道协税护税的积极性。
(四)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民生投入。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顺序合理安排各项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编制2009年度部门预算,严格控制行政成本,部门预算公用经费比上年压缩5%安排,坚决制止各种浪费行为,全面压缩会议、招待、差旅、参观考察和公车购置使用及出国出境费用支出,单位当年部门预算经费年末全部清零,继续实施降低行政成本量化考核工作,一般性行政经费实现零增长。同时,将80%以上财力投向社会公共事业及民生福利领域,切实保障事关民计民生和我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支出需要,真正做到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五)坚持改革创新,大力推进财政改革。进一步推进各项财政制度改革,确保财政管理科学有效。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逐步完善部门预算定员定额管理,不断规范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科学性;区本级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提高预算执行的刚性;完善政府采购的运行机制,简化采购程序,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进一步把非税收入形成的可用财力统一纳入政府预算体系。
(六)认真实施财政监督,切实推进依法理财。建立健全体制运行保障机制,强化资金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提高依法理财、从严治财的水平。一是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强化预算约束,进一步规范临时用款审批程序,对预算单位在预算支出执行中的经费追加申请严格审核把关,对申报资料不实、依据不足的事项坚决不予安排经费,最大限度地节约财政资金和减少单位虚报经费行为。二是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加大专项资金的监督审查力度,继续对单位50万元以上项目支出全部实行绩效评价,逐步建立财政资金问效机制,不断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准确分析和预测全区重大基础设施贷款项目支出进度的基础上,合理调度沉淀财政资金用于政府贷款项目建设,节约利息支出。
各位代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区委领导和区人大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不断进取,全面完成财政各项任务,为促进龙岗更快更好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