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的分类垃圾桶垃圾混杂。
龙岗区去年底启动了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半年多过去了,此项工作进展如何,市民对此有何看法?记者近日走访多个试点小区后发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垃圾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垃圾填埋场逐渐饱和。目前龙岗区日产生活垃圾约为3300吨,其中只有2000吨进入垃圾焚烧厂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量的节节攀升,垃圾处理的形势日趋严峻。实现垃圾减量分类,是遏制垃圾快速增长,解决垃圾围城的有效措施。龙岗区从2012年12月1日起开展创建垃圾减量分类示范单位(小区)试点工作,如今半年多过去了,垃圾减量分类进行得如何呢?近日,记者走访了龙岗区多个试点小区,一探各小区半年来在垃圾减量分类工作上的进程,同时走访了龙岗区的大街小巷,了解市民对垃圾减量分类的看法。
意识习惯仍滞后
记者首先来到龙城街道黄阁翠苑小区。记者在小区里转了一圈,看到每隔不远都投放有不同类型的垃圾分类桶。记者随机采访了小区里的居民。居民黄大妈一听是了解垃圾减量分类的,立马回应道:“我知道这个事情,管理处给我们发了绿色小垃圾桶,我们平常都要对垃圾进行减量分类,像剩饭剩菜、瓜皮果核这些都要放进小垃圾桶,然后定时扔到楼下的垃圾桶,这样环保低碳嘛。”
黄阁翠苑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垃圾减量分类试点项目启动后,管理处进行了宣传,也给每家每户配备了一个小厨余垃圾桶,并在每栋居民楼下放了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还在小区里放置了5套有害垃圾桶。同时规定居民定时把垃圾倒进小区的垃圾桶,清洁工定时把厨余垃圾拉到小区的厨余垃圾降解中心进行降解。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区居民还是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按照要求投放。”
“我们有专门的清洁工对垃圾进行再次分类,因为有些业主还是习惯性扔垃圾,并没有对其进行分类。长期以来,大家都习惯了将垃圾混装后扔进垃圾桶,头脑里没有垃圾分类的观念。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业主对垃圾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要改变人们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认为垃圾减量分类最重要的就是大家得有这个意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垃圾分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该负责人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龙岗区第一批投放的五台厨余垃圾降解设备,其中有一台就在黄阁翠苑。清洁人员将每日收集到的厨余垃圾投放到降解机器中,加入活性微生物,高温降解后垃圾全变成咖啡色粉末状的有机肥,它从源头上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实现了“餐厨不出小区”。同时,厨余垃圾降解生成的有机肥营养元素齐全,实现了“变废为宝”。
龙岗街道的叠翠新峰小区,也是第一批垃圾减量分类试点小区,同样拥有厨余垃圾降解设备。据小区管理处罗主任介绍,为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处增加了五名员工,专门对垃圾进行“二次分解”,此外,小区的业主还自发成立了一支垃圾分类督导组,不定时去业主家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查看和指导;每天早上管理处会组织人员在小区里巡视,指导业主分类投放垃圾。
在紫薇花园,记者看到摆放的分类垃圾桶不少,但随意翻看了几个垃圾桶,均可以发现未按要求投放的垃圾。记者从紫薇花园管理处得知,管理处在今年5月向每家每户发放了小厨余垃圾桶,同时也在小区内投放了10个有害垃圾桶,110个普通垃圾桶。“虽然小区一直都在宣传垃圾分类,但还是有一些业主不能按分类要求投放垃圾。”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街头垃圾分类难
那摆放在街头的分类垃圾桶,市民们是否有按照要求分类投放垃圾呢?记者走访了龙岗中心城的清林路、德政路等多个路段,发现除了以往旧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2种垃圾桶外,目前有的地方还投放有“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这四种新型垃圾桶。记者在旁观察到,尽管垃圾桶上标志都很清晰明了,但不少市民在扔垃圾时仍然没有按照垃圾桶上的标志,随手就把垃圾扔进其中一个桶内。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问其是否了解垃圾怎么分类,平常有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市民余小姐告诉记者:“我们小区之前有宣传垃圾分类,也给我们发了垃圾桶,平常我会把厨余垃圾分类出来的。市民王大妈说:“垃圾分类我知道,但怎么分我就不清楚了。我们家也没有刻意去分类,不过我平常总是把家里的报纸杂志什么的收集起来,还有矿泉水瓶、易拉罐之类的,然后卖给收废品的赚点小钱。”也有市民认为垃圾分类不靠谱,有市民表示:“就算我按照垃圾分类来扔垃圾,环卫工人不也是一锅端,全部倒在一起,那我们何必分那么清白费力气呢?”
垃圾分类任重道远
龙岗区城管局环卫科的刘科长告诉记者,龙岗区第一批厨余垃圾降解中心试点有6个,分别为龙岗区政府大院、龙岗街道办、黄阁翠苑小区、叠翠新峰小区、坪地柠檬时代小区、坪地二小,由于柠檬时代小区和坪地二小相距较近,所以共用一台降解设备。“根据目前试点的情况看来,试点的设备只处理各自的厨余垃圾,财政支出比较大,因此接下来,我们会在其他的试点小区统一定点处理,派车去收集周围小区的厨余垃圾,统一运到定点位置进行垃圾降解。”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试点垃圾分类的小区,大多仅仅是将厨余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实际上,垃圾分类的推行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刘科长说,“像街头的分类垃圾桶,很多市民都没有按分类投放,若要将这些垃圾进行分类,会加大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我们也想借媒体这个平台,向广大市民呼吁,大家都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从自身做起,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刘科长说道,“龙岗区成立了一个‘深圳市龙岗区绿之龙垃圾减量分类指导中心’,是龙岗区推进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的公益组织,接下来会在全区招募志愿者,欢迎广大市民踊跃报名,一起参加到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