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

嶂背社区“主理人”机制:62.45米护栏见证基层治理“大作为”

  近日,龙城街道嶂背社区党委借助网格楼栋“主理人”快速响应机制,迅速解决6处临边高坠安全隐患,新装62.45米护栏为居民筑牢安全防线,展现出基层治理创新带来的温暖与高效。

  嶂背社区的网格楼栋“主理人”机制是由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担任片区主理人,联合网格员、楼栋长组成治理队伍,构建起“社区主导、楼栋联动、居民参与”的基层治理模式。该机制涵盖畅通民意、“事交我办”行动、赋能楼栋长等多项内容,致力于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推动基层自治走向精细化。

  在社区定期举办的“楼栋长茶话会”上,楼栋长们成为“民生观察员”,聚焦日常生活中的临边高坠隐患问题热烈讨论:“老屋村嶂背路14-3号巷道窄且无护栏,老人孩子路过心惊胆战。”“嶂一老屋村45-3号陡坡窄无防护,雨天路滑危险重重。”“嶂背一村1号陡坡临边无护栏,老人儿童雨天通行极易滑倒。”“嶂一老屋村44-2号陡坡台阶无遮挡……”这些居民日常出行中的隐患,通过“面对面交流+现场记录”的方式,被一一列入社区“问题直通车”清单。

  收集到居民诉求后,网格楼栋“主理人”的“事交我办”行动迅速启动。社区主理人牵头,联合网格员及相关楼栋长组成巡查小组,带着问题清单对隐患区域进行逐点巡查、实地丈量、风险评估。主理人化身“行走的探头”,将楼栋长的担忧转化为精确的数据与可视化巡查记录。经现场勘验,确认了6处临边高坠风险点位,共需增设护栏62.45米。主理人迅速整合信息,依托“网格—社区—街道”的协同处置机制拟定解决方案,高效推动项目落地,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将“楼栋长的声音”转化为“具体行动”。

  如今,6处共62.45米的银白色护栏沿着陡峭边缘矗立,将“行走的担忧”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安全”。一道道护栏不仅守护了居民脚下的安全,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更彰显了嶂背社区党委治理创新的温度与速度。同时,这一行动也激发了楼栋长和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自治能力。

  依托网格楼栋“主理人”机制,嶂背社区不仅聚焦居民出行安全筑牢防护屏障,在消防安全领域也积极作为。前不久,社区党委班子牵头网格员与楼栋长组成“扫楼小分队”,通过“行走社区+民意征集”精准摸排,科学选定20处消防设施投放点,新增应急物资箱20套、灭火器120个,构建起覆盖105栋居民楼及6200平方米公共区域的“5分钟应急响应圈”。

  以上只是嶂背社区网格楼栋“主理人”模式激活基层治理的生动写照。事实证明,当沟通渠道畅通无阻、责任链条环环相扣、治理力量持续赋能,“小网格”里的民生小事,就能变成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大工程”。未来,嶂背社区党委将持续优化网格楼栋“主理人”机制,探索完善楼栋长、居民等治理主体协作共治模式,让更多惠民实效持续点亮嶂背居民的“幸福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