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民政局:
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20230008号提案《关于建立健全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联动机制的建议》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街道教育系统严格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序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街道共有12个社区工作站,每个社区都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站并配备了1名兼职儿童主任,社区未成年人保护站现属于初步挂牌阶段,无实际运营场地及具体工作人员配置。社区儿童主任主要负责摸排走访并掌握辖区内困境儿童,符合在册困境儿童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不符合在册困境儿童的梳理相关情况并结合社会救助政策指引申请社会救助金帮助缓解家庭经济困难,为在册困境儿童进行例行探访及随时了解困境儿童身心健康进行关心关爱。
关于“建议一:增加学习心理老师正式员额,完善心理老师职业成长路径”
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按照不低于1:1000师生比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原则上不担任班主任,参照班主任标准落实心理教师相关待遇。在心理课未开齐、开足的前提下,专职心理教师不得兼任其他学科教学或其他工作任务,保障专人专岗专用。搭建心理教师培养、培训、督导的成长路径。区教育局争取财政、民政支持,引入社工服务进校园,推动社工达标化建设,与学校心理老师形成优势互补的个案关爱小组。各学校组织参与班主任业务培训,建好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保证每位班主任每个学期修满至少12个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继续教育学时。
关于“建议二:开设家庭课堂,普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加强学校与政府机关、卫生机构、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以及街道社区等的联系和合作,组织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素质拓展活动,促进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学校“小教育”与社会“大课堂”优势互补,有效融合,共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各学校充分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知识竞赛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知识,组织全体教职工、家长、学生观看市教育局《家庭教育大讲坛》《谈心》、区教科院家庭教育讲座,组织开展有教育意义、学生参与度高的特色活动,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营造积极、健康、温暖的校园环境氛围,为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也开设家庭课堂,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家长及儿童,通过主题讲座、网络直播、沙龙活动等活动形式,学习家庭教育专业课程及普及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线下上课过程中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排压、舒缓情绪等方式。下一阶段,街道将积极建立健全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联动机制,为学生身心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于“建议三:配备社区心理服务人员,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街道共配备了4名心理服务人员。其中2名调配到党建工作办公室(妇联)工作,1人负责妇女儿童心理工作,1人负责社区工业园区工作;另外2名调配到综合治理办公室(综治业务)工作,1人负责统筹街道心理咨询方面工作,1人负责街道轻生自残人员心理方面工作,这2名心理服务人员分社区开展工作。建议相关牵头部门下派有资质的心理服务人员到街道社区工作。
特此函复。
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