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关于办理2022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工作总结

  一、办理工作的简要情况

  (一)办理总件数8件,具体为:

  区人大代表建议3件(含主办件2件、会办件1件);

  区政协提案5件(含主办件2件、会办件3件)。

  (二)按时办理答复区人大代表建议件数3件,按时办理答复率100%,满意率100%;按时办理答复区政协提案件数5件,按时办理答复率100%,满意率100%。

  二、办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组织措施。根据《关于做好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和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深龙督通〔2022〕138号)等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对2022年涉及我局区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进行统一签收交办,并将区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列入局重点工作,制定印发了《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表格化、项目化、数字化、责任化”要求,进一步明确具体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二)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工作简报机制。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纳入每月工作简报,制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总表》,定期通报进展情况,督促相关科室部门严格按要求落实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二是建立跟踪督办机制。指定督办专员对建议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专项跟踪督办,逐项对照建议提案时间节点,对进度缓慢、办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事项进行督办提醒。三是建立“回头看”机制。针对已经答复的建议提案,及时跟进代表、委员答复进度,务必确保代表、委员满意。同时,对于答复中涉及下一步工作的相关内容,督促各科室部门跟进做好后续办理工作,将代表、委员相关工作建议落实到位。

  (三)沟通商议。一是加强局内沟通。充分发挥局办公室协调上下、统筹全局的工作职能,按照职责分工要求做好建议提案分解交办工作,确定牵头科室部门。同时,根据建议提案内容对工作分工进一步细化分解,指导并协调局内各科室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对建议提案进行跟踪办理。二是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结合“三见面”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力度,认真聆听代表、委员的工作建议并争取转化成实际成效。三是加强与区督查室等部门的沟通。认真研究绩效考核等最新要求,跟进做好建议提案系统数据上传等后续工作。

  (四)采纳落实。经梳理,2022年由我局作为主办单位的建议提案共计4宗,分别为:《关于加强治理工业垃圾偷倒乱倒问题的建议》、《关于加强坪地街道“邻避型项目”的规划与监管的建议》、《关于加强物联感知及5g技术在建设智慧城区生态环境领域应用的建议》、《关于加强施工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监管的建议》,针对代表、委员们提出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科室深入研究并跟进落实,最终形成具体意见逐项反馈,获得代表、委员“满意”评价,采纳率、落实率均为100%。

  三、办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典型案例

  (一)污染防治再发力,坚持环境要素综合治理全面提升辖区环境质量

  1.精细治气。在主办《关于加强施工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监管的建议》过程中,我局坚持责任落实、加强巡查、强化监管、宣传引导“四步走”,稳步推进各项控尘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建立机制,夯实扬尘污染防治责任主体。制定印发《龙岗区道路扬尘及泥头车专项整治行动方案(2021-2023)》等工作文件,明确扬尘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属地责任、作业标准和考核要求,进一步压实属地、部门、企业责任,推动形成扬尘工作常抓不懈,监管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

  二是加强巡查,保障扬尘防治措施到位。进一步建立完善市主管部门、区属和驻区单位、各街道、企业“四级联动”机制,采取联合执法、“回头看”等方式,2022年以来共组织区住房建设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6次现场检查,共检查23家企业,对检查发现的扬尘污染问题企业严格督察督办,坚决整改。区住房建设局成立15个检查组,针对区报建工地检查工地3426项次,下发执法文书964份。同时,结合“四个一”服务直通车工作机制,会同区纪委监委等组织督导工作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区各街道开展扬尘专项督导行动,期间共发现扬尘落实不到位问题工地17家,已及时通报相关责任单位并督促其整改到位。

  三是强化监管,全面开展道路深度清洁整治。建立天上看-路面巡-下地查的走航溯源体系,今年以来共走航巡测4321公里,发现超标路段98.76公里,严重超标路段93.96公里,结合监测结果,同步现场开展溯源排查,建立重点污染源全景分布地图,共发现重点污染道路376条次,相关问题均第一时间通报相关主管部门督促落实整改,今年道路扬尘在环卫指数测评中排名整体较去年有所提升;持续至开展泥头车专项整治行动,2022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27555人次,检查工地6738个次、受纳场805个次,设查车点3339个,排查泥头车车辆32622辆次,查处各种余泥渣土违法行为890宗。

  四是宣传引导,全面提升扬尘防治意识。针对龙岗区工地扬尘污染防治7个100%管控标准,区住建局制定图文并茂宣传手册,并以此为蓝本,逐步提升全区施工扬尘“标准化管理”水平。

  2.精准治废。在主办《关于加强治理工业垃圾偷倒乱倒问题的建议》过程中,我局聚焦龙岗区一般工业固废收运难、处置难的问题短板,结合“无废城市”建设统筹推进龙岗区各类固废污染防治工作,在工业固废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健全体系机制,加强源头管控。龙岗区高度重视工业固废监管工作,目前已对区生态部门、工信部门、各街道等分工进行了明确,为进一步明确龙岗区各部门固体废物的监管职责,我局组织编写《龙岗区固体废物监管职责清单》,并按照“政府引导、园企实施、市场运作、智慧服务”的工作思路持续推动龙岗区工业固废规范化管理工作。

  二是实行过程管理,统一收运处理。我局已培育引导了9家工业固废收集企业入驻园区开展“直营式”服务,开发了“清废宝”微信小程序为园区企业下单服务,截至目前,龙岗区已有16个园区实行了低价无价工业固废集中收运,通过“清废宝”小程序收运一般工业固废146.21吨。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固废、生活垃圾管理的巡查检查力度,累计出动9888人次,检查企业3899家次。同时,大力开展普法宣传,会同区工信局、街道办在街道办会场、园区举办了近60场工业固废“源头减量、综合利用”以及工业固废规范化管理宣传普法会,切实提高企业守法意识。

  (二)环境治理再深入,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完善全过程环境治理工作链条

  1.聚焦“邻避”问题,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工作体系。《关于加强坪地街道“邻避型”项目规划与监管的建议》由我局主办,龙岗区作为工业大区,在商事改革初期存在待开发区域较多,建设、环保标准较低等历史遗留问题。当前,龙岗区深入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在“邻避型”项目规划和监管方面初步形成了全过程、全覆盖的工作体系:

  一是坚持做好项目“事前”科学规划。坚持做好各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联动,形成合力,对规划选址布局复杂、环境敏感性的项目加强研究,确保规划合理、科学,从源头减少邻避影响。如在对新建或新办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进行事前监管,要求拟办企业必须先取得属地同意再向区住建部门申请消纳备案。

  二是坚持做好“事中”审批把关。龙岗区坚持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查中,严格执行“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要求,严把环评审批关,按照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要求,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门槛,对不符合环境准入清单和不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要求的项目依法不予批准。

  三是坚持做好“事后”监管。龙岗区坚持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坚决实行项目全过程“严管”,在混凝土搅拌站、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受纳场、工业危废物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厂、沥青拌合站、红花岭环境园、充电站等项目方面多措并举、分类施策,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督力度,严格执法,督促企业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行业健康发展环境。

  2.聚焦“智慧环保”建设,建立健全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一网智享的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应用体系。《关于加强物联感知及5G技术在建设智慧城区生态环境领域应用的建议》由我局主办,当前,我区未搭建生态环境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区生态环境信息的整合和统筹管理无法达到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目前,我局牵头协调区政数、发改部门就代表们提出的规划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感知监测网等建议进行逐一办理,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是规划生态环境数据资源。根据2021年《区政府办公会议纪要(254)》要求,由区生态环境部门结合全区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实际,开展龙岗区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构建全区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体系。

  二是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感知监测网。当前,龙岗区已初步建成统一的龙岗区物联网管理平台,汇聚全区各类物联感知数据,已接入28个系统物联感知设备数据和总数超69.6万物联感知设备,可为各业务部门提供物联数据及物联数据应用能力。

  三是建立生态环境智慧应用平台。针对我区华景感知监测网络不够完善、环境数据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决策服务支撑能力亟需加强等问题,探索建立智慧环保平台。当前,区生态环境部门已按程序完成龙岗区生态环境信息化系统项目立项、招投标工作,正在督促承建单位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全力开展项目建设。

  (三)低碳发展再突破,坚持低碳引领全面增强辖区绿色发展能动力

  《关于“双碳”新形势下将龙岗区打造成低碳发展引领区的建议》为龙岗区重点提案,我局作为汇办单位,积极围绕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先行先试、率先探索,相关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符合辖区实际的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一是建立龙岗区减污降碳工作体系。全省率先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完成《龙岗区电镀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引》编制,开辟重点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落地路径。

  二是探索碳达峰碳中和“龙岗模式”。在全市率先研究区一级“双碳”顶层设计,积极配合区发改局等部门共同推动编制《龙岗区创建广东省首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区实施方案》,系统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局签订《生态环境保护与“双碳”合作备忘录》,积极申报近零碳试点,完成132家碳排放权交易管控单位的履约工作。

  四、办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无。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

  2022年1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