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丁全、曹硕委员:
非常感谢对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工作的热心关注和积极支持。在龙岗区打造非遗博物馆群,既是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梳理、有效保护、持久传承的重要手段,又是充分发挥非遗文化能量、实实在在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的关键举措。我局对该提案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将相关内容回复如下。
一、有专门机构开展非遗工作。我区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区非遗保护中心”),目前挂靠在区文化馆,其主要职责为负责收集、整理、申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指导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二、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日趋健全。区非遗保护中心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抢救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资料和珍贵实物,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我区区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有4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5项,市级10项,区级30项,项目数量位于全市首位。
三、建立区级非遗保护制度。2020年8月出台了《深圳市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补助与传承活动扶持经费管理办法》,为龙岗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促进了龙岗区非遗保护工作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2021年龙岗区投入到项目、传承人及活动补助的经费接近90万,2022年拟投入经费为120万。接下来,我区也会逐年提升活动补助经费,同时考虑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出台资金扶持政策等方式,减少项目保护单位的资金压力。
四、非遗保护传承水平逐步提高。我区对非遗项目实施分类保护策略,借此提高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的实践频次和展演水平,同时支持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作品在“闹元宵”“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周等活动平台演出展示。已推动部分传统体育、游艺纳类项目入我区公共服务系统。为让非遗更好地融入市民的生活,区非遗保护中心开展一系列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如“非遗进校园”“非遗进企业”“非遗进商圈”“非遗在社区”等活动,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活力,营造了保护与传承非遗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支持打造非遗博物馆群。非遗博物馆群通过集聚各类非遗资源能产生文化聚变的效果,进而带来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我局对该建议表示积极支持。但打造非遗博物馆需要空间、资金、人力等的大量投入,也需要政府各部门的通力谋划、共同推动,因此,需要在现有全区非遗工作的基础上,向同级、向上级、向社会争取更多支持,才能逐步实现这一蓝图规划。
特此函达。
深圳市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