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马辉申委员:
您好!非常感谢您对全市华侨工作及我区博物馆工作的热心关注和支持。统筹整合全市侨务资源来规划建设“深圳特区华侨博物馆”,对于真实反映华侨对特区发展的历史贡献,进而凝聚更多海内外华人力量推动深圳在新时期取得更好的历史成就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局与区委统战部、区档案馆对该提案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后,现将内容函复如下:
一、从建馆的实施层级看,“深圳特区华侨博物馆”涵盖的是全市范围的华侨史,应该站在市级层面来统筹规划建设。建馆立项、规划、资金、选址、资料收集、管理等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由龙岗一个区级层面来谋划,将面临许多无法实现的问题。如您所提及的“争取市侨办、市侨联的支持,面向海内外侨界广泛征集藏品”以及“争取把深圳特区华侨博物馆纳入深圳市委统战部(市侨办、市侨联)直属事业单位”的建议,由市的层面来谋划而不是区的层面来谋划,实施起来可能会更加顺畅。
二、从建馆的空间场地看,龙岗区方志馆和党史馆无法提供博物馆所需场地。目前,龙岗区方志馆和党史馆已处于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开挖阶段。另,根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方志馆建设规定(试行)》第九条规定,龙岗区方志馆建筑面积一般应不少于10000平方米。受龙岗区档案馆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限制,龙岗区方志馆和党史馆规划总面积仅6500平方米,已不能满足龙岗区方志馆和党史馆全部布展内容设置,因此无法提供“深圳特区华侨博物馆”建设所需场地。
三、从建馆的实操层面看,可依托已成立的龙华区观澜侨文化博物馆来进行后续的馆舍升级改造等相关工作。今年8月24日,观澜侨文化博物馆正式揭牌开馆。博物馆面积近2000平方米,设置十多项版块内容,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观澜华侨的迁移史、奋斗史、贡献史。该已成立的博物馆可以作为建设全市华侨博物馆的业务基础,并以此为后续发展基点,更好地开展相关资料搜集、整理、研究、展示及馆舍扩建等相关工作。
特此函达。
深圳市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