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龙岗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20220109号提案答复的函

尊敬的第七界别活动组,凌臻俊,朱正兴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公民办学校协同发展助力龙岗打造教育强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公民办学校协同发展

  龙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办教育发展,先后出台了两轮民办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提高民办学校办学质量为核心,扶持民办教育高端发展,推动公民办教育协同优质发展。

  (一)实现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系列、同要求的全员免费培训;实施名师名校长培育计划,培养了一批名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多渠道支持教师提升学历,奖励学校提高教师学历比率;积极推进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打造公民办发展“共同体”。坚持“公办”“民办”两手抓、齐头并进,全区民办学校均与公办学校结成帮扶“对子”,打造优质发展共同体;加强党建引领,向辖区民办学校选派第一书记,在公民办学校中建立“组织联建、党员联学、资源联享、教学联帮、服务联动”等“五联”活动机制,促进公民办协同优质发展。

  (三)鼓励优质民办学校创优做强。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在全市率先组建百外教育集团、龙岭教育集团、建文教育集团和鹏达教育集团等4个民办教育集团;扶持民办学校优质特色发展,11所民办学校获评市“优质民办学校”,12所民办学校获得特色项目创建资格,打造了一批民办教育品牌学校。

  二、关于“公立学校、民办托管”模式

  为努力探索构建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我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区率先试点创办了“天誉实验学校、麓城外国语小学、华南师大附属龙岗大运学校、华南师大附属龙岗乐城小学”等四所政府资助学校,目前,政府资助试点学校的改革工作正在探索实施中,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民办教育托管公立学校是一种托管办学新模式,已在上海、浙江等地实践和推行,其核心内容即在学校性质、经费投入机制不变的前提下,将薄弱公办校委托给独立的社会教育管理机构管理,借助民办优质教育集团的品牌、资源、师资等内容,提升被托管公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下一步,我局将在继续深化政府资助试点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统筹我区公民办教育情况实际,认真研究民办教育托管公立学校模式在我区实践的可行性,不断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效能,努力满足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关于建立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育人的机制

  我区于2015年成立了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同年在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统筹家庭教育指导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家庭教育研究与培训服务工作,通过盘活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街道社区资源,探索出了一套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育人的机制,主要做法和亮点如下:

  (一)培养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教师队伍。搭建“三阶段”遴选“四阶梯”晋级的培养机制,自2017年以来,全区累计遴选了462位家庭教育授课讲师培养对象,接受系统培训并通过考核授课认证的讲师有136位。

  (二)研发系统化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2018年,我区成立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并通过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研发构建了包含“五段四类四块”的家长培训课程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直播平台、家庭教育大讲堂录播平台、云课中心三大平台,即“四课三平台”为家长开展培训提供学习资源。

  (三)科学规划遴选共建“幸福家长学校”。龙岗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创建了“幸福家长学校”总校和217所“幸福家长学校”,成为面向家长和社区群众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实践基地。近5年来,“幸福家长学校”累计为区域中小幼家长开展2895场面授培训,参训家长达100万人次。

  (四)统筹区域资源创建社区服务站点。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探索建设家庭教育指导的社区服务站点,并通过区委组织部党群服务中心直接服务于基层社会群众,满足基层社会群众家庭教育指导需要,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

  2022年9月22日

  (联系人:葛建平,电话:0755-89551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