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龙岗区积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宏观调控从紧及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着力刺激内需,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开拓消费市场,积极推进现代流通方式转变,全区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消费品零售额将近300亿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居全区各区增速第二位,超过全年计划7.3个百分点,圆满地完成全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任务。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
总体说来,2008年我区消费品市场在去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200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净增47.8亿元,增长19.3%,市场运行呈加快之势。在2008年各月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上年同月相比,除了2月份因春节和冰冻因素增幅较高(25.5%)之外,其余各月的增幅均在19%至20%上下波动。从9月份开始,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区消费品零售额影响显现,我区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回落,9月份比8月份下降0.5个百分点; 10月受黄金周拉动,增速有所上升,上升0.6个百分点;11月份比10月份下降1.3个百分点,下降至
19.1%;受元旦、春节市场的提前启动,12月
增速又有所上升。
(二)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快速增长,拉动消费贡献突出
2008年,我区完成商品销售总额208.7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实现商品零售额110.4亿元,同比增长3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7.3%,对消费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住宿和餐饮业消费活跃,增长较快
2008年,住宿和餐饮业快速发展,餐饮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经营水平稳步提高。方兴未艾的假日游、展示展销等商务活动日益增加及价格上涨因素,促使了全区住宿餐饮业零售额较快增长。2008年全区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3.1亿元,同比增加3.1亿元,增长10.4%。
(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热点突出
2008年,我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品更新换代节奏不断加快,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以汽车为代表的交通消费;与住房相关的商品消费;以教育、健身为代表的精神文化消费,使市场销售热点纷呈,消费亮点抢眼。
2008年,汽车消费依然增长较快,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汽车销售零售额11亿元,增长23.3%;家用电器更新换代,带动了家用电器的不断热销。家用电器销售档次不断提高,需求量不断增加,据全区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统计,家电类销售达12.4亿元,增长15.0%。“体育”、“健身”、“文化”被热捧,2008年全区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零售额增长也较快。
(五)多种业态竞相发展,限额以上企业作用不断增强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给流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年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一直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0.4亿元,同比增长36.5%,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7.2%,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1.9个百分点,成为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另外,大型贸易企业以其良好的购物环境和丰富的商品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也促进和刺激了消费。
二、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原因
(一)健康发展的经济形势是促进和推动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我区经济整体保持了健康增长,给消费品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持续发展条件,使消费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同时,消费的较快增长也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
(二)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优化消费环境措施的实施,为释放消费潜力创造了有利条件,2008年下半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外部需求明显收缩的情况下,政府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为我区消费品市场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市场消费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政策引导日益朝着更加有利于消费增长的方向发展。
(三)物价上涨拉动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2008年,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物价上涨较快,消费支出增大。2008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6.0%,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7.1%。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居住、医疗等方面的价格涨幅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消费市场的增长。
(四)城镇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直接带动了消费水平的提高。2008年全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866.7元,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4606.3元,增长31.5%。收入的增加,增强了城镇居民的购买力,为消费品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居民对央行降息的预期刺激了消费需求。2008年物价持续走高,央行连续几次降息,使一些居民对降息有了心理预期。为避免手中的余钱贬值,不少居民开始增加消费。
三、消费品市场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消费者消费预期下降,消费信心创新低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消费者担心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市及我区消费者信心呈现明显回落态势。2008年12月,我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8.1,比9月份下降12.2,创2005年以来的新低。
(二)物价持续上涨,居民消费压力增加
2008年以来,我区商品价格一直延续去年的高位运行态势,物价的上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消费的增长,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市场的真实消费变化状况,并且削弱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制约了消费档次的提升。2008年,扣除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仅为12.5%。另外股市、楼市的降温,使得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大缩水,抑制了城镇居民的消费热情,一定程度上对消费品市场产生抑制作用。
(三)我区东部市场商业网点依然不足和比较落后
近年来,虽然我区消费市场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商业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市场网点布局不断增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但是东部坪山、葵涌、大鹏、南澳和中、西部商业网点及设施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四、对策建议
(一)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对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前景信心不足,阻碍了人们的投资和消费。因此,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稳定居民消费预期,解除消费后顾之忧,扩大即期消费。将居民的消费需求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增强居民消费信心,让消费需求得到有效的释放,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继续引导住房、汽车合理消费,发展城市社区商业零售、餐饮。拓宽服务消费领域,扩大通信、旅游、休闲、健身等热点消费,引导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消费。
(二)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拉动消费
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途径。一要政府与企业共渡时艰,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保持企业生产稳定。二要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三是面对高物价,要通过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抵消通胀压力,增强消费能力,提高消费信心,为下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创造条件。
(三)规范消费市场,营造安全和谐消费氛围
规范消费市场,以刺激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加速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巩固。从全局出发将商业、旅游、文化等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有机的结合,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提高我区消费品市场的影响力、辐射力、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着眼于消费品市场的运行质量,引导城镇居民合理消费、健康消费、和谐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