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一季度,龙岗区建筑业企业对我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促进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但在全球金融风暴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下,我区建筑业企业也不能独善其身,虽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有所增加,但企业经营效益严重下滑,企业正处在非常困难时期,发展不容乐观,必须引起重视。
一、企业运行呈现的几大亮点
1、建筑业总产值呈增长态势。1-3月份,建筑企业(辖区内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企业,下同)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4657万元,同比增长(下同)16.2%,按构成分,完成建筑工程产值38689万元、安装工程产值23990万元、其他产值1978万元,分别增长14.9%、15.7%和55.4%。
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凸显强势地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大幅增加,为28968万元,增加27197万元,增长15.3倍,显示出在目前困难的经济环境下,有实力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承揽工程和工程施工中强者越强的发展态势。
3、高资质企业占居绝对优势。高资质企业凭借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以及长期的经营业绩和经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较强的地位。从企业资质等级看,我区施工总承包的一级企业和专业承包的一级企业共8个,占全部企业总数的13.8%,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为39978万元,增长33.3%,比平均增速高出17.1个百分点,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比重的61.9%,同比提高了8.0个百分点,
4、劳动生产率提高,员工工资、工程技术人员增加。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44944元/人,增加7429元/人,增长19.8%;本年应付工资总额8434万元,员工月平均工资1888元/人,分别增长17.4%和22.9%;期末工程技术人员3143人,一级建造师153人,分别增长14.7%和40.4%。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本年新签合同额明显下降。签订的合同额466034万元,增长10.9%,这主要是上年结转的合同额421894万元,增长28.8%,但本年新签合同额只有44140万元,同比下降(下同)52.4%,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减少,新开工的项目减少,显示出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尚未得到基本性的好转。
2、出省施工活动减少。在外省完成的产值3016万元,同比减少11635万元,下降79.4%。这主要是原签订的工程项目已基本完工,尚未有新签的工程项目。
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双双呈下降趋势。今年第一季度,虽然住房销售面积呈增长态势,但市场要消化现有的住房库存还需一段较长的时间,由于受资金缺乏、土地供给减少、市场需求减弱、开发商(投资方)尚处于一种观望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房屋新开工项目正在减少。今年第一季度,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3万平方米,分别下降52.7%和12.2%,其中,本年房屋新开工面积17.2万平方米,下降28.0%。厂房、仓库竣工面积6.2万平方米,住宅竣工面积5.2万平方米,分别下降34.2%和16.4%。
4、从业人员减少。由于企业承揽工程相对不足,开工不足,加上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企业不得不裁减富余人员,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1-3月份,期末从业人员1.5万人,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49万人,分别下降3.9%和4.5%。
5、企业的经营效益呈下滑趋势。今年1-3月份,企业实现工程结算收入61119万元,工程结算利润5448万元,营业利润1712万元,利润总额1734万元,上缴税金总额2034万元,分别下降4.1 %、16.4%、31.0%、34.9%和7.9%。
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产值利润率为2.68%,下降了2.1个百分点。共有24个企业出现亏损,按企业个数计算的亏损面为41.4%,同比上升了10.2百分点,亏损额达951万元,同比增加518万元,增长120%,其中有1个企业亏损达267万元,给全区建筑业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出现亏损的原因主要有:
(1)部分企业没有新开工项目、工程量不足或无工程量。1-3月份,有15个企业本年新签合同为零,有4个企业无工程量,建筑业总产值为零,没有工程结算收入,但企业还要维持日常的基本运行费用开支,如要支付人员工资等。
(2)拖欠工程款严重,企业融资难。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命脉”,资金周转困难,就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造成资金短缺的原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一方面,中小型建筑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度大;另一方面,多年来,许多建筑施工企业被拖欠工程款困扰,在项目开工前,企业为揽到工程任务被迫用“垫资”为先决条件,在项目开工后,建设单位资金又不能及时到位,甚至项目早已竣工投入使用几年,工程款依然被拖欠。近几年,虽然有关部门在清理拖欠工程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拖欠工程款仍有增无减。1-3月份,应收工程款49565万元,增长5.6%,其中,竣工工程款15328万元,增长32.9%。
(3)工程结算收入与工程结算支出无法同步结算。目前,很多工程不能按进度拨款,多数建筑企业不能按工程合同、工程进度结算,只能按收到工程款来核算工程结算收入,加上部分新开工项目初期投入大,如预先购进建筑原材料等 “垫资”建设的原因,出现工程结算支出大于工程结算收入的情况,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亏损增加,这也致使企业开工不足和不敢承揽工程的原因。
(4)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少数建筑企业内部运营出现问题,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还有少数建筑企业因工程质量问题返工导致成本升高,因工程事故要停业整顿导致工期延长,成本上升,收入减少。
三、机遇和挑战
1、机遇。日前,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就“4万亿元投资对各行业的初次拉动作用”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4万亿元投资对建筑业的初次拉动作用最大,将使建筑业增加值达到5940亿元,占初次拉动总量的14.85%。这些投资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安居工程建设等方面。同时,09年国家将继续追加投资,用于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建设,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呈快速增长势头,已落实的投资给建筑业带来利好,同时,住房销售的快速增长将给房屋建筑业、装饰装修业的复苏带来希望,这些利好的因素都是建筑业极好的发展机遇。
2、挑战。国家投资的这些建设项目,都要实施招投标制度,建筑业企业要想承揽到工程项目,就必须要投标竞争。因此,我区建筑业企业应抓住建筑业发展的机遇,敢于挑战。为适应建筑市场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转换经营理念,加快经营机制转变,通过建筑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性转化,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技术、新工艺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增加建筑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建筑业产业升级,向集团化、专业化方面发展,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综合竞争力。
四、建议和措施
1、抓好工程质量,打造精品工程。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建筑企业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应该建立非常完善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确保规范操作,质量认证达到标准,并经常性做好施工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确保有一支稳定的技术过硬的建筑施工队伍,诚信经营,实现“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留一片信誉”,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创精品工程,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2、把握政策导向,抢抓发展机遇。国家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达到“保增长”、“扩大内需”的目标而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对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契机。各建筑业企业应该树立信心,解放思想,高瞻远瞩,紧紧把握“一保一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风向标,在立足本地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外部市场。不仅要看准龙岗区“项目建设”和“交通建设”的机遇,提高本地的市场占有率,还要大胆走出去,敢于在外市乃至外省发展,抢占外地市场,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以求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
3、政府要加强与企业的联动,彻底清理工程拖欠款。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强化政府监督和服务作用,行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着力点应放在法制建设、综合调控和构造良好的建筑市场环境上,因此协助建筑业企业清理工程拖欠款乃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一是政府要加大执法力度,简化法律清欠程序,成立专门机构,对久欠不还的债款可以转交政府清欠机构代办代清;二是建筑企业要把拖欠工程款纳入资金运营的重要内容来抓,依法清欠,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