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区CPI同比累计下降1.7%,各月同比涨幅持续走低,连续11个月负增长,环比基本持平。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产能过剩是导致CPI负增长的根本原因。从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来看,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2009年物价的变化与市场的供需结构联系得更加紧密,各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波动程度增强。
一、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基本情况
2009年1至12月份,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总体走势呈低位运行,各类商品价格正常波动。从同比指数来看,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处于低位运行,同比指数自2月份以来一直低于100。从环比指数来看,今年以来,物价基本稳定,环比指数一直保持在100左右。从第四季度来看,CPI出现小幅缓慢上涨及价格温和上涨的局面。
从12月份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来看,呈现“二升六降”的格局,其中以“衣着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的降幅最为明显,均超3%的警戒线。其中:
1.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1%,各类食品有涨有降。食品类中油脂、猪肉等商品价格在近两年出现暴涨,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干预和扶持下,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市场供应量显著增加,价格逐步回落,油脂价格同比下降8.4%、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2.1%。
2.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上涨2.1% 。其中,酒类价格同比上涨2.5%,吸烟、饮酒用品同比上涨9.6%。
3.衣着类同比下降3.2% 。主要是临近春节,服装类打折促销活动较多。
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下降0.9% 。其中,由于产能过剩,并受家电下乡、电器以旧换新等政策因素影响,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5.8%,而家庭日杂用品属于居民日常生活用品,供需较为均衡,价格稳而有升。
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2% 。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3% , 个人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8%。
6. 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0.7%。其中,受汽车降价促销影响,交通类价格同比下降1.6%,而通信工具更新换代较快,价格也降得快,同比下降6.1%。
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3.9%。其中,文娱耐用消费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6%,文化娱乐类价格下降2.3%。
8. 居住类价格同比下降2.6%。其中,受多次下调液化石油气价格等一系列措施的影响,水、电及燃料价格下降5.1%。
二、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原因浅析
2009年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位运行,究其原因,既有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也有供求矛盾变化,导致农副产品价格回落的因素,同时政策性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此次金融危机带来国际经济低迷,各国经济发展趋缓,我国的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日本经济皆步入衰退期。外需锐减,加剧了国内相关行业的产能过剩,商家为刺激内需,加大打折促销力度,致使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
其次国内粮食持续丰收,畜牧业增产,导致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回落。目前大部分农副产品仍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粮油、生猪等农副产品价格进入回落期。2009年,在国家稳定粮价、猪肉储备的政策背景下,农副产品不具备大幅上涨的空间。
另外政策性因素也起着稳定价格的重要作用。2008年,在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拉动下,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高位运行。为了稳定市场物价,发改委严格控制政府提价措施的出台,防止因公共产品和部分政府控制的服务项目价格上涨过快,各地加强价格项目的监管力度,水、电、燃气等管控价格稳定,服务项目价格呈现出稳中趋降的运行态势。
三、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走势预测
随着国家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的贯彻实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区CPI运行情况将出现积极变化。随着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我区2009年第四季度CPI已出现小幅缓慢上涨及价格温和上涨的局面,预计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将保持适度上涨,CPI会处于稳步回升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