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新剧《都挺好》热播之后,许多人将目光转移到了教育孩子上,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重要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苏家的三个孩子的成长历程。
苏母赵美兰作为全家的顶梁柱,个性强势,在家里说一不二。在她眼中,女儿早晚要嫁人,养儿子才能防老。所以她倚重大儿子,溺爱二儿子,而对小女儿却视若仇敌,只抚养到18岁就把她赶出家门。父亲苏大强胆小懦弱,窝囊怕事,遇到问题只知道推卸责任,逃避自保。
大哥苏明哲,是个爱面子的学霸。
清华大学毕业,考上了斯坦福研究生,临走前他对妹妹说“像我们这种没有资源、没有背景的家庭,考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最终他如愿以偿,毕业后进了一个好公司成为IT技术骨干,定居美国。
直到母亲猝然离世,明哲作为苏家长子,为了撑起大哥的面子,他先是信誓旦旦地承诺把父亲接到美国养老,又打肿脸充胖子请求妻子为自己隐瞒失业的事情,在妹妹的帮助下回国发展后,又夸下海口给父亲买三室一厅的新房住,造成妻子和孩子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二哥苏明成,是个在母亲溺爱中长大的妈宝男。
大学毕业的苏明成要2000块出去旅游,苏母二话不说就给了;他与妻子朱丽爱玩,拼命挣钱拼命享乐,到结婚的时候给不出首付和装修钱,苏母不得不又卖了一间房来补贴;结婚后,苏明成每个月把钱挥霍完了总会回家蹭饭吃,苏母一心疼每次总会塞给他一两千应急。
因为苏母无限度的溺爱,让他从小养成了遇到困难只要找妈妈就能解决的心理,渐渐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成为一个只知道啃老的巨婴。这份溺爱同时也限制了他的成长,苏母不让他抽烟,不让他喝酒,为了能天天看见他,更不让他参与工作中的应酬,他没有锻炼的机会和精力,变得越来越无能,最终让朱丽失望透顶,与苏明成离婚。
小女儿苏明玉,是个冷漠敏感的职场女强人。
从小她就是被忽视的,母亲重男轻女,父亲懦弱自私,家里的资源全都给了两个哥哥,没有人待见她。吃早餐的时候,哥哥吃的是火腿加鸡蛋,她只能吃泡饭;为了供两个哥哥读书、找工作,苏母可以砸锅卖铁、倾家荡产,却连一本几十块钱的中考复习资料,都不愿意花钱给她买。苏明玉成绩优异,明明可以考上清华,但为了省下学费,苏母却强行让她保送本市的重点师范大学。
从此,苏明玉再也没有回过家,和苏家断绝关系,不相往来。苏母去世,她没有流过一滴眼泪,每次参加家庭聚会,她总是在一旁玩手机,就像一个透明的局外人。
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父亲母亲,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公平对待,影响并塑造了苏家三个孩子现在的性格,大儿子苏明哲愚孝又爱面子,二儿子苏明成贪玩啃老,小女儿苏明玉不近人情。
中国人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背景、社会阶层、经济条件和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与孩子日后的成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如何处理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让家成为温暖的港湾,让孩子健康成长,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