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 > 文化事业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深圳+3!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正式发布,名单中有3位非遗传承人来自深圳,分别是狮舞(上川黄连胜醒狮舞)传承人黄兴良,麒麟舞(大船坑舞麒麟)传承人谢玉球,和麒麟舞(坂田永胜堂舞麒麟)传承人张志明,三个项目均属传统舞蹈类。

2

2

  狮舞(上川黄连胜醒狮舞)传承人黄兴良,1953年生。1974年拜黄连胜为师,学习醒狮舞和洪拳。他身形高大,有一定的拳术功底,加上平时学习刻苦,熟练掌握醒狮舞表演中的全部套路和锣鼓伴奏。其舞狮勇猛无比,步法灵活,张弛有度,颇具欣赏性。接替黄连胜教习醒狮舞与拳术后,注重根据现代人的欣赏需求编排狮舞套路,在表演风格上充分体现“武狮”形象,动作狂野、凶狠、大起大落,步伐迅猛敏捷,并将狮舞的平地、平台和高台表演有机组合,增加其惊险、刺激的效果。1990年以来,他曾带领上川黄连胜醒狮团多次获得省、市、镇级醒狮、拳术比赛的各项大奖。2009年,获得广东省传统龙狮锦标赛成年组男子地青二等奖。2013年,参加广东省首届南狮新增传统竞赛项目比赛获一项银奖、两项铜奖。从开始传授醒狮舞及拳术至今,黄兴良从未松懈对上川黄连胜醒狮团学员的传授教习,目前已授徒千人以上。在传授技艺的同时,注重培养徒弟的品德修行,力求做到舞狮、武功与武德同步传授,对上川黄连胜醒狮舞的传承与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麒麟舞(大船坑舞麒麟)传承人谢玉球1963年5月生于深圳市大浪街道大船坑社区的一个麒麟世家。十二岁师从谢国珠、谢天送学习舞麒麟,1976年加入大船坑麒麟队,担当麒麟尾;1979年起担当麒麟头,学习锣鼓,并开始带徒授艺;1995年起担任麒麟队队长。全面、完整地继承了“麒麟舞”套路和表演技法,其武术表演功力深厚,技艺精湛,表现力极强,能使用各种乐器,以司鼓、唢呐吹奏见长。经常带领麒麟队参加政府、企业等举办的演出及比赛,并多次获奖。已经教授徒弟70余人,并积极组织“麒麟进校园”活动,为舞麒麟的传承培养后备人才。

  麒麟舞(坂田永胜堂舞麒麟)传承人张志明,1959年出生。十一岁入行,师从张富安、张新华学习麒麟舞和武术,现已掌握永胜堂麒麟舞和武术的全部套路。因武术功底较好,动作干净利落,他所表演的麒麟动作到位,形态惟妙惟肖。此外,他还学到了师傅的绝活,即用嘴咬住麒麟头的下颌,手抓麒麟背,单腿独立,与麒麟尾配合表演麒麟摆首的动作。1998年,担任麒麟队总负责人,为永胜堂麒麟队购置器材、道具,并支付日常练习以及比赛、演出的费用。2002年,任麒麟队堂主,教授新队员。2008年、2009年带领永胜堂麒麟队参加省级比赛,分别获得5个一等奖,仅2009年永胜堂舞麒麟演出次数达45次。如今,麒麟队在他的带领下,已发展成拥有38人的民间文艺团队。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技艺精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代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能力水平,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经推荐申报、材料复核、专家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确定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942人),现予以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