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 > 扶贫信息

从“输血”到“造血”!龙岗倾力协作,靖西那坡产业兴、钱袋鼓

  珠江潮涌,西江波阔,一段跨越山海的协作壮歌,正在桂西南的翠色峰林间激昂回响。自2016年结对以来,深圳市龙岗区与广西靖西市、那坡县携手共进,以产业协作为核心,一步步将单向输血转变为可持续的造血赋能,推动两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群众收入稳步提升,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1.jpg

  八年来,龙岗区累计投入大量财政帮扶资金,精准实施一批产业项目。仅2021年至2024年,粤桂两省区在靖西就落地生产经营性产业项目14个,带动就业1.24万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2000万元。2024年,那坡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1%,增速跃居广西第一;2025年上半年,该县进出口贸易额更是大幅增长28.9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制度创新是保障。龙岗区通过对口扶持工作机制,高频次互访调研,创新“1+N”社会结对模式,推动11个街道、5家国企与靖西、那坡28个乡镇结对,197家社区股份公司、商协会与行政村共建,形成了全域参与、合力帮扶的生动局面。

  产业的“特”字是关键。在靖西,被誉为“黄金果”的百香果已成为富民大产业。依托粤桂协作科技支持,全市种苗成活率和成果率均超90%。龙岗区不仅帮助建立富硒基地、打造交易平台,还通过消费帮扶机制,在深圳设立专馆专仓,推动“靖西味道”香飘湾区。2024年,靖西销往东部地区的农副产品金额突破8000万元。此外,“桂糯”、“大果山楂”供深基地、沃柑“圳品”认证、“深圳农场”挂牌等,无一不是龙岗助力靖西品牌化发展的鲜活注脚。

  在那坡,传统的桑蚕产业焕发新生。通过引进深圳同益新公司,龙岗区投入帮扶资金打造茧丝绸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蚕桑生产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公司采取“村集体入股分红”模式,带动2000余户万余农民增收。2024年,首批春茧上市,蚕农喜悦收获“第一桶金”;入股村集体也获得可观分红,实现了产业增效、集体增资、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  2.jpg

  特色产业的“特”,还延展至农文旅融合。在那坡县坡荷乡中山村,粤桂协作投入2500万元打造的尼的呀田园综合体,已成为中越边境文旅新地标。2025年“三月三”节日期间,这里举办的中越联欢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单假期旅游收入就达56万元,让村民真正吃上了“旅游饭”。

  从百香果香飘湾区,到边关蚕茧织就富路,再到田园综合体激活乡村,龙岗区与靖西、那坡的产业协作,正是一幅从“输血”到“造血”、从帮扶到共赢的壮丽画卷,为两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3.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