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 > 福利慈善

龙岗区加快引进中高端养老机构

  今年初,龙岗区委区政府提出的50件民生实事中提到“加快引进中高端养老服务机构,到2015年实现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0张”的目标。目前,龙岗区已有5家街道敬老院,可提供床位数420张;2011年,引进民办养老机构龙岗区颐乐养老院,可提供床位数90张;今年5月9日,随着由民间资本投资的南联颐养中心投入运营,全区新增了床位600张。至此,龙岗全区可提供养老床位达到1110张。预计,2015年全区的户籍老人数为2.5万人,养老机构床位数需达到1000张,由此,今年初提出的养老床位目标已提前实现。

  政府重视养老机构建设将其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日前,翻看了2012年、2013年、2014年的龙岗区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养老机构建设和发展问题均被写入其中。由此可见,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民生建设,这也为养老机构的建设和今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随着今年龙岗区相关政策的出台,政府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中高端品牌养老产业,发挥市场在养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今年5月,完全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的中高端养老公寓——南联颐养中心正式在龙岗区投入运营,成为深圳市首家社区花园式养老公寓,同时也实现了民间资本进入龙岗区中高端养老领域零的突破。

  近日,专程来到南联颐养中心走访,发现该中心环境整洁、安静、祥和。从外观上看,南联颐养中心是两栋居民楼的格局,各有11层。“这里曾经是某国企的两栋宿舍楼,因为体制和历史原因,两栋楼的资产一直未能盘活。”该中心院长陈志强告诉记者。

  “这里的工作人员很热心,也很细心。不仅陪我聊天,还经常推我出去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林大爷告诉记者,他住进南联颐养中心已经好几个月了,不仅结识了新朋友,在专业护理人员的照顾下,身体也一天天好起来了。

  不过,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有些年轻人不愿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养老,部分老人也不想在养老院度过余生。住在欧景花园小区的丁阿婆今年72岁了,现在正帮着女儿带小孩。她告诉记者,如果有一天自己生病需要人照顾,她不想给女儿添麻烦,那时候她可能会选择到养老机构养老,但在身体好的前提下,不会选择去养老机构。

  全区养老院已初具规模可提供1110张床位

  从龙岗区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全区8个街道中,除坂田、龙城、南湾3个街道外,其余5个街道都建有养老机构,其中4家属于街道直接兴办,1家属于公办民营性质。目前龙岗区养老院已初具规模,在满足“三无”老人入住需要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服务对象公众化。

  “在建设和规划初期,这5家街道敬老院的定位是为街道辖区内原有‘三无’老人提供集中供养之地。”龙岗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三无”老人数量趋减,街道敬老院顺应市场需求,扩展服务范围,在床位和管理人员许可的情况下向社会开放,接受社会老人自费入住。目前,这5家养老院共收住“三无”老人21人、社会自费老人159人。

  此外,还了解到,龙岗区现有的街道敬老院大部分设施落后、服务单一,无法满足高端化养老的需求。接下来,区民政局将按照“政府保基本,市场办高端”原则,加快推进街道敬老院升级转型工作,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促进养老服务业高端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