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深化改革,着力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一是推进新型公办幼儿园建设。按照全市新型公办园建设方案、政策,加快推进新型公办园建设,做好新建政府产权小区配套的移交工作,逐步将政府产权园建成新型公办园,全力以赴完成省市有关目标任务。二是加快培育、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以建设基础教育品牌办学集聚区为抓手,推动优质学校集群发展,推进龙岗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等优质集群或办学联合体的组建工作。实施“引进名校办名校”战略,大力引进北京、上海等地区知名教育品牌,启动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名校合作办学签约,完成合同期满学校的续约。三是推进“互联网+学科”深度融合。推进“智慧校园龙岗2.0”建设,深化以大数据应用、泛在学习、智能推送为特征的教学改革,建成30所市区级智慧校园。持续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作,区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库入库课程1000节以上。
二、坚持民生导向,着力补齐教育供给短板。一是加快公办学位建设。推动仙田九年一贯制学校、平湖中学等6个[ 新建3所:龙岗街道仙田九年一贯制学校(72班)、吉华街道松元头九年一贯制学校(36班)、龙城街道爱联南部学校(54班),改扩建3所:平湖中学(18班)、布吉街道木棉湾小学(18班)、依山郡小学(12班)。]新建改扩建项目进场施工,预计可新增10500座公办学位。提前做好教育用地、学位建设的增量,加快推进2020年悦澜山小学等14个学校项目,确保公办学位保持高位增长。加快推进下李朗小学土地房产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全区村小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二是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制定实施《龙岗区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加快构建“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稳步增加普惠园数量及占比。深入开展“百园扶百园”“托底改薄”“幼儿膳食治理”等三大专项行动,加快提升学前教育品质。三是增加午餐午休试点学校。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午餐工作管理,稳步提升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力争实现全区9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供校内午餐午休。
三、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一是推动公办学校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快推进教师交流轮岗,逐步实现学校之间骨干教师比例大体相当。完善原村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原村小发展共同体,推动原村镇学校校容校貌的全面提升。二是推进公民办学校协同优质发展。编制出台《民办学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大力扶持民办学校提升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实施民办学校品牌发展计划,全力支持百合外国语学校等市级以上优质民办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增加优质学位供给。三是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推动综合性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确保全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
四、坚持强师兴教,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一是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好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持续开展“师德师风提升九大专项行动”,建立健全新教师入职宣誓制度,大力选树师德典型,完善师德档案,严格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继续实施“万千教师进家庭(社区)”,义务教育阶段新任班级班主任学年内实现学生普访率100%,非新任班主任针对重点人群学年内重访率不低于30%。二是持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加快建设区教师发展中心,大力实施以新燕计划-云雀计划-翔鹰计划-头雁计划[新燕计划:对象为新任教师,核心要义为以“四有”为目标追求,精准赋能,因材施培,分层进阶,梯次成长。云雀计划:对象为教坛新秀,核心要义为以“四有”为实践指导,激发内驱,自主成长,羽翼日丰,精进胜任。翔鹰计划:对象骨干教师(班主任),核心要义为以“四有”为践行标准,游刃有余,自成风格,拓展空间,驰骋教坛。头雁计划:对象为学科带头人、工作室主持人,核心要义为以“四有”行动表现,团队领袖,志存高远,专业引领,精神激励。]为支撑的梯队培养工程,推进精准培训和系统培养。推进《深龙教育英才计划实施办法》修订和《民办教育英才计划实施办法》编制,开展区第五批骨干教师及第六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评选,组建区名师宣讲团,加快培育名优教师队伍。全面清理和规范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让教师静心研究教学、备课充电。三是加快提升校长领导力。持续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开展新一期的校长换届及学校空缺领导岗位的配备工作,推动首批31名优秀年轻学校管理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持续开展公民办校长分享学习会。
五、坚持齐抓共管,着力保障系统平安和谐稳定。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课程建设”和“青少年生命护航”为主线,推进心理特色课程及校园心理危机系统机制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完善三级预防机制,构建龙岗区青少年生命护航体系。二是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制订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规范性文件,明确各部门、岗位安全职责,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和追责工作,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专家)开展校园安全工作风险研判。三是推进教职员工岗位安全培训专业化。扎实开展“龙岗第一课”系列培训,不断提升教职员工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定期分类开展面向新教师、班主任、司机、保安员、特种设备管理员、食品安全管理员等群体的专项安全教育和岗位培训。四是健全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联动机制。加强与区安委、消安委、食药安委、综治办(学治组)、预联办等部门联动,积极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行动,全面保障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
六、坚持督政督学,着力推动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一是以督政项目为契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广东省对区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年度评价考核、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等督政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动新型公办幼儿园建设、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民办学校(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和学历水平提升,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加强督导实效,规范区域学校办学行为。加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与教育热点、重点、难点的有机结合,加快实现挂牌督导和质量监测数据互联互通,组织责任督学开展挂牌督导不少于8次,实施精准督导、内涵督导,加强对问题的核查和跟踪,督促相关问题整改到位。三是大力推进学校章程实施,提高学校依法治校水平。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创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3所,市依法治校示范校3-5所。四是以督导评估为抓手,促进学校内涵提升。优化评估的程序与内容,对7所学校开展办学水平评估、110所幼儿园开展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创建学习型社区15-20个。
七、坚持立德树人,着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中小学全课程育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党史、改革开放史等选修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入实施“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2.0工程”,着力加强德育、美育、体育、科学、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教学。扎实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部编教材、高中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加大新中考、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设置、初高中教学衔接研究力度。加快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全面落实教育部有关中小学生减负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二是加强核心素养培养。推进市区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试点项目,指导学校实施素养培养课程;出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活动方案,创新活动方式与类别,促进高校与辖区中小学的深度交流。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加大大运中心、“三馆一城”等公共资源开发力度,建立“校外教育资源学习基地”。三是发挥评价改革领头雁作用。完善龙岗特色的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开展义务教育学段专项素质抽查,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监测与评价;完善“从入口看出口”的学业质量评价机制,研制龙岗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发布龙岗区教育质量健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