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团市委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龙岗区共青团结合青年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青年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认真服务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区公路局路政科被评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坪山街道团工委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龙岗街道平南社区团支部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一、落实全市青年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加强团的组织建设
(一)制定方案,全市青年工作会议精神有效落实
全市青年工作会议于5月胜利召开后,团区委迅速行动,组织团员青年掀起了学习鸿忠书记讲话,落实青年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6月和7月两次召开了座谈会,组织各界青年认真学习了《中共深圳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工作的决定》及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两个文件;在认真倾听基层团组织有关青年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后,迅速制定了《龙岗区团组织贯彻落实全市青年工作会议精神工作方案》,对全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组织全区各级团组织于下半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行之有效地将全市青年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于各项青年工作中,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二)开展调研,基层团组织建设整顿加强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团建,我们与13个街道分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进行了认真恳谈,相互交换了建议和意见,两次向区委组织部递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的建议》。按照“一社区一团组织”的要求,配合党建目标,积极争取团组织负责人在股份公司与社区居委会等社区组织中任职,并在坪山街道六联社区进行了团组织负责人进社区工作站工作的试点建设。结合“双年”建设,围绕“融合”与“提升”两个主题,下发了团情统计表,对全区团组织建设和青年工作状况进行了摸底排查,对部分组织涣散、名存实亡的基层团支部着手进行了整顿、加强,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
(三)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基层团建新模式
按照“总结、提升、推广”的工作思路,我们在各街道、社区积极推进青年中心建设。平湖街道华南城青年中心举办了“共青团在行动,一元钱学外语”英语大讲堂,近1000名学员只花一元钱,就享受到了400元12个学时的英语基础培训,得到公司高层的充分肯定。我们在全市率先探索社区青少年事务专职社会工作者建设,在龙城街道爱联社区、尚景社区分别建立了社工青年服务站,聘用专职社工开展社区孤寡老人上门服务和学龄儿童免费午托服务,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试点经验得到团市委肯定,并在全市推行。
(四)结合实际,“两新”组织团建不断深入
根据“两新”组织分布较散、流动性大的特点,我们采取独立建团、联合建团、挂靠建团、区域建团等形式,逐步加强了全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力度。我们与科技局、民营工委积极沟通联系,筹备建立留学生创业园团委;葵涌街道团工委与比克电池公司积极联系,顺利建立了公司团委;坪山街道团工委在马峦社区党支部的支持下,在家德工业园物业公司顺利成立了团支部,街道组织部、团工委等部门共同出资3万多元,支持物业公司在工业园内进行党团活动阵地建设。
二、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认真加强青少年思想建设
(一)认真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领会深刻
团区委把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并在《深圳侨报》开设学习专栏,来自各街道、机关社区、企业、学校以及其它行业的优秀青年发表荣辱观学习心得体会21篇。区教育局团委开展“知荣耻,学做人”中小学生文明约章签名活动,吸引全区近25万名中小学生参加;坪山街道邀请80岁高龄的福州军区某军前参谋长、原东江纵队连长、东江纵队纪念馆的老馆长黄伟同志为青少年开展革命历史教育,勉励学生朋友们要以“八荣八耻”为标竿,认真做人,诚实做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做奉献。
(二)体验教育,青少年暑期夏令营成效显著
为进一步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引导青少年立志成才,团区委在暑期期间举办了形式新颖的夏令营活动。一是与区教育局联合开展了以“成就未来之路”为主题的励志夏令营活动,组织近200名中小学生到广州大学城参观,邀请13名返乡大学生讲述自己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感想体会,引导中小学生加强学习,报效祖国。二是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电信局联合开展“走遍全中国”网上夏令营活动,号召中小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2个月内,近10万人浏览点击了活动页面,有4450人次注册参加了网上知识问答,中心电脑房接待答题选手600多人次,是历届网络夏令营比赛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领团员青年积极参与龙岗建设
(一)争做“四员”,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百日行动
为进一步增强团员青年家园意识,引导团员青年参与社区建设,围绕党委政府开展的清理整治重点场所、加强重点人群管理专项行动,团区委向全区团员青年发出了参与百日行动倡议书,号召团员青年在“百日行动”中要发挥“领跑员、战斗员、宣传员、联络员”作用,作“百日行动”的突击队、生力军。我们与龙岗街道联合开展了“百日献百策”活动,组织各界青年对基层组织建设、城市管理、环境治理、社区文化建设等积极谏言献策,共发出调查问卷700多份,收集各类建议意见300多条,通过归纳整理、专家点评,形成综合材料并报送区委,为今后开展后续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专家辅导,认真帮助团员青年自主创业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促进和激发我区广大青年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团区委积极开展青年就业创业行动,邀请国际劳工组织SYB的专家教授在全区26个社区青年中心开设了“青年创业大讲堂”,免费为团员青年传授创业就业的基础知识,针对龙岗青年城市化后在创业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专门辅导。活动自4月启动,历时1个多月,共举办培训讲座11场,培训青年1500余人,收到创业报告书22份,受到团员青年的普遍欢迎。
(三)徒步远足,积极引领团员青年关注龙岗建设
为纪念“五四”运动87周年,促进我区广大青年了解当前龙岗的发展状况,关注我区重大建设项目,5月16日,团区委、区交通局、区拆迁办、地铁三号线公司联合举行了龙岗区“青春动力,奔向未来”青年徒步地铁三号线远足活动。活动采用“徒步接力”的方式进行,来自13个街道、区教育局、卫生局等11个职能部门和企业的2010名团员青年,分为11个接力组,组成3个纵队,沿地铁三号线龙岗段15个站点按照指定线路行进,参与徒步的青年纷纷表示,活动加深了青年对龙岗的认识,全力支持龙岗地铁建设。
(四)电视评选,“知荣明耻好少年”掀热潮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我们与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广电中心和区少工委等单位合作,举办了龙岗区首届“知荣明耻好少年”电视评选活动。整个活动以电视拍摄录播为手段,围绕诚信、守纪、健康、团结、爱心、勇气、智慧、特长等八个方面对全区14万10至16周岁的青少年进行评选。活动历时3个月,设立了14个选区,深入到182所中小学校,有 35795名学生报名参赛,经过现场展示、评委合议,逐级遴选产生出“龙岗区知荣明耻好少年”金银铜奖和各单项奖。整个活动形式新,内容好,有深度,有广度,内涵丰富,教育性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五)全民健身,“外来青工体育周”贺新年
为构建和谐社会,让广大外来青工度过一个欢乐、热烈、祥和的新春佳节,我们与有关部门共同举办了“迎新春龙岗区外来青工体育周”活动。活动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以“活力龙岗,我们的家园”为口号,全区各街道、社区、工业区的约1300个运动场所免费向广大外来青工开放,各基层工、青、妇组织、文体单位共同举办了富有娱乐性、参与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或趣味活动40多场次,项目包括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呼拉圈、拔河、跳绳、飞镖、登山等等,全区共有16万多名外来青工参加。在活动中广大外来青工充分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快乐,增加了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充分展示了龙岗区文明、热闹、温馨的新春景象。此外,新春期间,全区各街道团工委共组织 “深圳是我家”巡回文艺演出8场,吸引了近万名青年现场观看;葵涌街道承办了“2006深圳市外来青工歌手大奖赛”预选赛,有8000多人参与现场活动。
四、坚持公益,抓好培训,认真加强青少年阵地建设
一年来,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坚持培训不搞商业化,注重公益性质,积极开展“成长伙伴”系列活动,开设“英语说得溜”、“我是你的好朋友”、“告诉我你的苦恼”、“戏剧家的童年时代”、“发明也疯狂”、“安全第一”等各类有益、新颖的活动项目,在丰富青少年业余生活的同时,关注并介入青少年的成长,活动期间,中心并为部分特困、单亲家庭子女、残疾儿童、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减免了学费。
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中心全年共开设跆拳道、书法、美术、棋艺等各类培训班17个专业362个班次,培训学生5900多人次。参训学员中,共有155人次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余夏欢摘取国家级女子跆拳道31KG金牌,张良荣获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李渊获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美术大赛一等奖。
五、帮困助弱,奉献爱心,认真加强青少年维权工作
(一)宣传典型,“丛飞精神”播撒四方
“爱心大使”丛飞作为龙岗青年的好朋友,他的爱心事迹一直在龙岗广为传诵,龙岗各级团组织通过看望丛飞、参加遗体告别仪式、观看话剧《好人丛飞》龙岗专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团员青年中掀起了学习“丛飞精神”的热潮。在学习丛飞精神的座谈会上,35位来自街道、社区、义工、教育、公安、卫生等各界青年代表,结合自身实际畅谈了对丛飞精神丰富内涵的认识,纷纷表示要以丛飞作为当代青年行动的典范,立足本职岗位,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奉献爱心,义工服务深入社区
2006年,在实行电子化注册登记等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义工服务进一步深入社区。以“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在布吉公园等繁华路段,设立了近40个服务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宣传咨询和社区便民服务,全区近1万名团员青年、义工参加,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与区民政局合作,在龙岗、龙城两个街道开展“多助一”义工服务社区孤寡老人个案服务,得到社区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定期组织义工到区汽车总站等流动人员聚集地开展普法宣传和免费咨询活动,每周出动义工50多人次;以国际义工日为契机,开展了以“青春和谐行动”为主题的义工服务月活动,举办了自行车宣传巡游、特殊儿童体育花会、五星级义工表彰、义工联谊等系列活动;简朴热烈的义工婚礼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组织义工200多人次参与了服务2006国际女子网球挑战赛决赛、大运会申办巡游等活动,提供服务近1000小时。
(三)帮困助弱,切实帮扶贫困青少年
为切实帮助广大贫困青少年,团区委实施了多项青少年帮困助弱行动。组织义工深入社区举行“情系灾区”义演活动,共募集捐款7000余元,所得资金全部捐献给深圳市慈善总会;发动团员青年积极开展“帮困助弱献爱心”募捐活动,共募得捐款285227元,经市青基会审核,向全区138名贫困青少年发放2006年度帮困助弱基金17万元;继续实施“希望工程——农民工子女进城助学计划”,两次向137名农民工子女发放“金龙鱼”助学金共82200元。
(四)专项行动,积极救助流浪未成年人
为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规定,团区委了救助未成年人专项行动,组织团员青年、义工到公共场所开展区域巡查,劝导教育街面、社区流浪未成年人,并取得一定成效,成功救助一位名叫石冬冬的男孩,帮助其结束流浪生活,为他办理了入住区社会福利中心和入读新生小学的手续。区义工联的义工们对他开展了“多助一”接力服务,经常看望他、关心他,让他切实感受到了人间的暖暖真情。
存在困难和不足
一年来,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团组织在基层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相对减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力度仍需加大;二是团的工作创新研究不够,关于团的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使用新的宣传方式、动员方式、号召方式、阵地建设活动方式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