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规划决定城市品质 创新绘就未来蓝图

  《深圳市龙岗区综合发展规划(2014-2030)》大纲以综合性、系统性、前瞻性和开放性思维,集城市空间、产业布局、经济发展等于一体,绘就龙岗未来蓝图。

  城市定位:深圳东部创新中心

  《综合规划》将龙岗区定位为深圳东部创新中心,将承担四项城市职能,即综合服务职能、科技文化职能、产业支撑职能和转型示范职能。

  《综合规划》提出了“生态龙岗、科教高地、创业新城、乐活家园”的总体发展目标,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指标体系:到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约达8700亿元,人均GDP达32万元左右,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70万以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6平方米……

  为实现目标,《综合规划》提出了 “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区域协同、龙凤呈祥”、“山环水润、产城融合”、“产业深化、渐进演替”、“社区活化、共建共享” 五大战略,将推出创新创业、智慧城区、文化传承、玩创社区等十五大行动计划。

  点评:许重光(市政府副秘书长):跳出龙岗、放眼全市来看,深圳到底是东进、还是西进?作为个人观点,认为东进对深圳战略更有意义,从更长远来看,深圳确实要非常关注、重视东部地区,这个大东部,是没有行政约束的东部,这里空间非常大、潜力也大。要从更加长远的角度,从区域的视野来看待龙岗的发展,从而对龙岗的定位能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空间布局:区域协同“龙凤呈祥”

  《综合规划》明确了“一心、双轴、三城、四枢纽、多点”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龙岗综合服务中心,将依托龙城中心、龙岗墟商业中心和大运休闲科教人文中心,构建区域创新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生活及现代服务业综合服务中心。

  “双轴”即城市功能联动轴和区域同城化发展轴。前者以龙岗大道(轨道交通3号线沿线)和布龙路为依托,构建龙岗区各主要功能组团的联系主轴。后者将构建串联坪山中心、龙岗综合服务中心、大运新城、凤岗中心、罗湖和福田中心等区域同城化发展轴,推动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

  “三城”就是大运新城、坂田北区和深圳国际低碳城。大运新城将成为推动龙岗区未来发展的核心功能区、引领龙岗区转型发展的智核。坂田北区将建设成国际知名创新型科技城区。深圳国际低碳城将成为驱动龙岗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四枢纽”即坪山站枢纽、平湖枢纽、布吉枢纽和大运枢纽。

  “多点”指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阿波罗未来产业园、宝龙高新园区、李朗未来科技城、横岗商业文化中心、布吉商业文化中心等多个重点发展区。

  同时,龙岗区将转变发展理念,推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引导凤岗融入龙岗发展体系,打造深莞惠和河源、汕尾“3+2”协同发展经济圈、协同创新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以区域协同实现“龙凤呈祥”。

  点评:朱荣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这次规划跨出了龙岗边界,跟东莞、惠州、龙华融合在一起,把边界突破之后龙岗的空间会更大。 还有一个就是关于龙岗区结构当中的东区和西区的问题,规划解决了龙岗区协调发展的问题。

  民生福祉:珠三角东岸1小时交通圈

  建设宜居宜业龙岗,是龙岗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宜居宜业龙岗首先需要好的人居环境,龙岗区将在“美丽家园”系列计划的基础上,开展“青山、绿水、蓝天、静音、保洁、净土”等举措,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交通方面,《综合规划》提出以龙岗为中心,构建覆盖深圳市中心城区的半小时交通圈、覆盖珠三角东岸地区的1小时交通圈。同时优化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形成“双环四线”的总体架构,完善龙岗轨道交通支撑体系。

  《综合规划》在事关民生的教育、健康等方面都有相关规划。龙岗区将积极推动深圳国际大学园发展和大职训体系构建,完善空间布局,构建终生教育的学习型城区。大力发展公共医疗事业,推动“健康城区、健康社区”建设;加大医疗改革力度,促进医疗健康、养老、养生、休闲服务业发展。

  点评:杜雁(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对于龙岗这个地区,要做的就是要把特征和特点强化,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包括城市更新的培育,把多元、多层次的、适用于互联网的教育、医疗、培训做到极致,引进一些国际化大学的同时,还要有小学和幼儿园,这在行动当中非常重要。(深圳侨报 冷雪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