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全力构建各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促进平湖街道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筑牢思想根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定期在街道党工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相关法律法规;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原著,在读原文中深学细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把握丰富内涵。
(二)聚焦目标导向。制定《平湖街道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指标评分标准》,召开2024年全面依法治街工作暨法治政府建设考评工作部署会,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建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街道党工委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发挥基层司法行政总抓手作用,坚持以上率下、靠前指挥,由依法治街委员会牵头,实现法治建设工作的全盘统领;街道领导干部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身作则,学法用法考试优秀率100%;邀请龙岗区普法讲师团魏蔚讲授《基层干部常用<民法典>法律知识解读》;通过街道党工委(扩大)会议带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
(二)推进督导考核。组织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班子领导成员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及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纳入个人年终述职报告,将述法工作与干部年度述职同部署同推进;定期听取街道相关部门工作汇报,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严格压实责任,推进统筹协调、齐抓共管,推动形成强有力的基层法治建设工作治理合力。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开展4次队内执法业务培训,并分2期组织全队执法人员轮训,组织1次垃圾分类“直播式”执法活动,上报区局部门执法典型案例11宗,参与市、区业务部门组织开展的案卷评查9次;助力健全新型监管机制,依托“双随机”系统,本部门以及跨部门联合开展行政执法检查2次,共检查8家企业。
2.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拓宽普法渠道,围绕水电燃气违规收费、擅自砍伐树木、无证养犬等民生关注热点领域,共制作3条普法宣传视频进行普法,通过公众号的形式进行传播,打造民众身边的普法小课堂。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队伍建设聚合力,以队伍调整、机构改革、工作例会、青年突击队、女子执法队为抓手,有效促进队伍融合、业务整合;制定作风纪律提升工作方案,累计开展大练兵活动14次,无人机督察行动107处,队容队纪督察行动22次,让“出汗红脸”“揭短亮丑”成为常态;利用重要节日组织开展妇女节、青年节、建军节等活动,巩固发展团结友爱的内部关系;注重生活关怀,从退休、工伤、生病慰问等多个方面提供关心关爱,累计慰问8人次。
4.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确保街道决策合法合规;设立街道、社区公开栏,全面落实党务、政务公开;依法接受行政复议机关、法院、检察院监督;对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我街道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案件研判工作会议,认真按要求答复,积极配合案件审理,积极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制度,及时总结经验。
5.着力推进行政执法质量提升。一是切实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不断扩大履职覆盖面,让法律顾问的作用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全力推进执法落实。定期督促执法部门开展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和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系统(双系统)信息录入。
(二)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持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1.普法工作成绩斐然。在2024年龙岗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中荣获第一名;统筹组织街道42人参加并通过深圳市2024年度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在“沙场秋点兵”暨首届深圳市行政执法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获团体三等奖荣誉(全市第6、各区第3),得到区司法局表扬。
2.普法工作亮点纷呈。一是开辟和夯实法治阵地。创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为纠纷调处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意见,同时开展多种形式法律服务。二是打造典型示范社区。在已有的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上木古社区、鹅公岭社区)基础上,在凤凰社区深入开展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打造平湖特色法治宣传阵地。三是全面开展“法律五进”活动。创建龙岗区首个以法律知识宣讲、法治文艺宣传为主的平湖法治文艺轻骑兵(上木古社区非遗皮影戏法治宣讲队)队伍,突出“普法+非遗”;选取凤凰社区、鹅公岭社区、禾花社区,开展民法典户外法治宣传活动;在民办学校(兴文学校)开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题的街坊议事堂活动;在平南学校开展“公益律师讲道法课堂”,为初一新生上好法治第一课;今年以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主题普法宣传50场。四是扎实做好普法工作。在“平湖身边事”公众号创办平湖君话普法栏目;在龙岗区法律援助处平湖街道“司机之家”工作站设立法律援助窗口;举办“民法典”“人民调解宣传月”“法律援助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暨法治宣传活动”等大型综合性户外活动21场。
(三)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筑牢专业调解基础防线
1.调解培训常态化。充分发挥华南城调解学院资源集中优势,推动社区分院的建设,打造“身边活动式调解师”亮点,实现“每季一主题,每月有培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调解员,2024年度已开展13场活动。
2.调解力量多元化。充实法律力量,街道共有法律顾问13名,调解员43名,其中市司法系统认证的二级调解员2名(全区仅有3名),三级、四级13名,调解员等级评定数量全区第一;吸纳协会力量,建立与协会的调解对接机制;强化专家力量,调解员专家库含括82名专业人员。
3.调解队伍专业化。建成5个品牌调解室和平湖街道商会人民调委会;街道代表队获龙岗区首届调解员职业技能竞赛团队一等奖;深圳市调解员技能竞赛线上热身赛我街道三名调解员入围全市前50,其中袁子健、陈诗敏分别位列第三、第四。
(四)全面夯实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加快推进高质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1.首创龙岗区注册品牌律师工作室。在良安田社区成立“魏蔚社区法律工作室”,成为全区首家注册登记的社区品牌律师工作室。
2.法律服务进小区。积极推进“魏蔚社区法律工作室”进驻良安田辖区,提供法律咨询。
3.强化重点领域培训。围绕反馈最多的劳资领域纠纷,召开2024年“送法下基层”系列法治讲座活动之平湖街道劳资纠纷专项宣讲会,提供专项培训,进一步提升处理矛盾纠纷能力。
4.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全力构建公共法律1+2+2+12网络全覆盖新格局,即以“1个指挥中心、2个平台、2个园区、12个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截至11月,共接待来访来电群众1454人次,解答法律问题772件。
5.推进教育感化改造。成立全区首支矫正对象义工队和首支矫正对象读书会,设立1个志愿者服务站点生态园I城服务站和2个社区矫正公益活动基地(生态园+华南城商圈),截至目前,禾花生态园义工小队服务总时长1733小时;线上和线下同时开展矫正对象读书会,目前已开展27期读书活动。
四、2023年度存在问题改进情况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存在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机构力量较为薄弱、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不符合规范等问题,2024年我街道对存在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一是不断夯实法治人才力量。鼓励符合条件人员参加法律职业资格等考试,组织人员积极参与法律援助业务、司法所法治建设素养提升工程等培训,同时优化人员分工,促进人岗相适,并在2024年在司法所新增一名法学专业公务员,进一步强化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力量。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开展4次队内执法业务培训,并分2期组织全队执法人员轮训,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规范化水平。
五、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不足
2024年我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宣传广度和深度仍有提升空间。我街道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众多普法活动和大型综合性户外活动,宣传方式仍侧重于单向输出,在提升群众的主动参与性上仍有提升空间,同时现有法治宣传途径仍以线下宣传活动为主,在信息化社会中,可以进一步探索新媒体普法模式。二是基层执法业务水平仍需加强。执法工作仍需打通提升群众对执法工作认可度的“最后一公里”。当前基层执法面临更多考验,对执法水平要求更高。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队承担的工作涉及范围广、适用的法律法规较多,执法任务日益复杂且大多工作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执法人员需要不断提升对一些新生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提高法治思维,切实做好群众工作,获得群众对执法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仍需切实打通堵点,理清执法思路,提升整体执法水平。
六、下一步计划
(一)进一步发挥依法治街委员会的统筹领导作用。全面部署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紧跟考核要求,系统梳理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工作指标评估标准,按考核要求调整步伐将逐项工作落实,逐项对接相应部门。对于已经培育起来的工作成果要继续推进,如继续发挥平湖法治文艺轻骑兵(上木古社区非遗皮影戏法治宣讲队)队伍的重要宣传作用,继续坚持普法创新的效果导向,实现普法方式和群众兴趣的“同频同步”,同时对一些难点、薄弱点和堵点要下功夫、做实功、见实效。
(二)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增强执法人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筑牢法治思维,严格依法办案,强化执法人员执法规范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提高执法人员业务水平,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场景式学习、专题讲座等途径不断增强执法专业能力;构建执法能力提升长效机制,常态化推进执法培训,注重新任执法员执法习惯养成,从严要求,尤其是程序性考评细节,重视行政诉讼调解力度,抓业务管调解,两手抓两手硬,善做群众工作,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