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律法规 > 龙岗区政策文件

名  称:坂田街道2024年未成年人保护重点工作推进方案

发布机构:龙岗区坂田街道办事处

发布日期:2024-11-05

文  号:坂街办〔2024〕33号

坂田街道2024年未成年人保护重点工作推进方案

  根据《龙岗区2024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点》方案,为深入推进全街道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结合街道实际情况,现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培育自爱自强、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的未成年人,防控未成年人危机,化解未成年人危机事件,构筑社会未成年人保护支持系统,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二、工作目标

  坚持未成年人利益优先,充分发挥坂田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引领作用,完善坂田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未成年人服务支持体系,加强“未保”队伍和能力建设,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走深走实。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

  1.健全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作用,定期召开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用实用好新建设的“未保”联动共建中心平台,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个案分级分类标准、个案会商制度等重要工作机制,强化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工作协同、信息沟通、资源整合等闭环联动。

  2.加强宣传引导

  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纳入普法工作重要内容。充分利用“6.1”“11.20”等重要时间节点,利用交通枢纽、文化广场、地标性建筑等场所,以及“报、网、端、微、屏”等全媒体,播放未成年人保护的普法公益广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例的宣传,总结提炼并推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增强全社会未成年人保护意识。

  (二)落实监护责任,强化家庭保护

  1.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着力夯实覆盖区、街道、社区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专家智库、讲师团、指导员和志愿者等队伍作用。做强做优“幸福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交流平台,推动成立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切实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

  积极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巡展等各类家庭文明建设及家教家风宣教活动。培养挖掘人才,壮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在各社区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公益队伍;实施“种子妈妈”培育计划,扎根家庭、社区、学校提供精准及时的家庭教育指导公益服务。联合司法机关对存在监护失位等监护人开展监护考察,并通过个案辅导、团体辅导等形式加强监护人的监护能力。

  形式多样开展新婚辅导和主题婚姻沙龙,提升和谐婚姻家庭关系,正确呵护未成年子女成长。积极探索困境儿童家庭长效帮扶机制,规范开展困境儿童调查评估和监护指导工作。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家庭教育指导等帮扶服务,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

  2.加强家庭监护监督

  依法对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落实家庭教育令制度。

  (三)立足儿童需求,强化学校保护

  1.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开展防治校园欺凌专项行动,对出现学生欺凌舆情、苗头的学校进行重点督导。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防范有组织犯罪侵害校园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反欺凌、交通、防溺水等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扎实做好学校食堂、校外配餐企业、周边食品经营单位、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优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校园周边烟草市场整治及培训机构无照经营行为,严惩向未成年人销售烟(含电子烟)、酒、彩票行为。

  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持续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监测工作,及时更新筛查风险名单,按照“一人一策”动态管理,优化“医-校”个案转介“绿色通道”。加强“医—教—家”联动和信息共享,在学生非在校时段,协调社区心理工作站、舒心驿站、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等为学生及其家庭提供心理服务,并将跟进情况及时反馈学校,形成闭环工作机制。

  3.探索健全青少年健康关爱体系

  探索青少年健康服务新模式,创新开展流动“青少年健康科普馆”、流动青少年保健门诊等服务。突出重点关爱人群,总结服务经验和成效,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实践、危机干预指南等成果,为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关爱。

  (四)动员多方参与,强化社会保护

  1.加强重点领域监管

  加强对未成年人参与的表演活动和在线演出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营业性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执法检查,严查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经营行为。以专项整治和常态化巡查相结合,着力治理密室逃脱、电竞酒店等新业态经营场所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相关行为。

  依职责严厉打击涉未成年人违法行为,依法查处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相关设施设备违法行为。

  2.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培育、孵化未成年人关爱服务类专业社会组织和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资源链接、权益保护、教育矫治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引导公益慈善、社会企业捐赠等支持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积极引导“五老”队伍等志愿团队积极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法治教育、权益保护、关爱帮扶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持续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开展城中村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

  (五)依法履职尽责,强化政府保护

  1.加强未成年人关爱服务能力建设

  加快基层儿童工作队伍赋能,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实务技巧培训,儿童督导员及儿童主任培训率达100%。

  2.加快推进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点实体化运作

  加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整合利用现有阵地资源和服务设施,向未成年人开放或开辟未成年人活动场所,打造街道(社区)未成年人关爱服务站(点),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活动。

  3.加强精准排查和落实强制报告

  持续开展儿童精准排查工作,认真排查安全漏洞和问题困难,掌握街道困境儿童动态信息数据,每季度按时向“未保”领导小组报送困境儿童初筛名单。

  (六)细化防治措施,强化网络保护

  1.强化网络环境治理

  强化“人工巡查+技术监测”,及时发现、预警、处置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和敏感舆情。督促平台动态完善审核策略,及时阻断有害内容传播,切实提升预警拦截能力。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重点做好对属地头部网络平台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的巡查监测。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巡查、联合查处等跨部门联动机制,坚决打击涉未成年人网络违法行为。

  2.深化防治网络沉迷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和未成年学生手机管理。持续优化“未成年人模式”和“防沉迷”系统,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进一步丰富、细化内容供给池,对优质内容进行开源。

  (七)加强法治建设,强化司法保护

  1.完善涉案未成年人帮扶措施

  不断加强一站式保护中心建设,推动档案完善、回访随访、法律宣传、心理疏导等相关长效机制落地。为符合法定条件的未成年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2.严厉打击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

  坚持零容忍、严打击、护弱势、保平安的工作理念,依法从严惩治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拐卖未成年人等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建立未成年人警务专门机构,实现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由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办理。

  3.抓实抓细未成年人社矫对象管理

  以“零犯罪零受害(零涉毒)社区”创建为契机,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社矫对象专项管理服务活动。完善排查走访工作机制,全面掌握未成年人社矫对象的基本现状和思想波动状况,杜绝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 《坂田街道2024年未成年人保护重点工作推进方案》政策解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