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
最新一期“小龙说政事”开讲啦
俗话说得好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深圳作为一个福利在线的城市
对老人家的优待从来都不少
免费公交、免费游园
当然,还有老年津贴
那么津贴该如何申请?
补贴标准如何规定?
为了让大家实现“政策秒懂”
帮助大家更精准、更全面
更便利地了解政策红利
现在一起来看吧~
深圳户籍的爷爷奶奶们
只要年满70周岁
即可按月领取高龄津贴
申领金额也会随年龄“升级”
补贴标准
70—79周岁:每人每月200元
80—89周岁:每人每月300元
90—99周岁:每人每月500元
10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1000元
申领方式
1.无感申办
已办理颐年卡的长者,年满70周岁前2个月将会收到短信,回复“同意”即完成申请,无需跑腿。
2.线上自助
打开“i深圳”APP,搜索“发放高龄老人补(津)贴”,提交资料完成申办,5分钟搞定!
3.线下办理
携带身份证、户口本、颐年卡到社区工作站办理(子女可代办),或电话预约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办理。
认证时间:每年5月、11月
(其他时间可补认证)
“数据比对自动认证+老年人自主认证”
两种方式
① 情况一:已自动完成认证
② 情况二:需进行自主认证
操作方式一:在“i深圳”APP首页搜索框中,搜索“高龄老人津贴资格认证”,即可找到认证页面入口。
1.如果登录的是享受高龄老人津贴人员的账号,直接点击“资格认证”,再点击“开始认证”进行刷脸核验。
2.您也可以用自己的账号为家人认证,点击“为其他人认证”,添加家人信息再点击“确认”,进入刷脸核验页面。
3.根据提示完成刷脸核验认证后,会收到“认证成功”的提示,认证就完成啦。
操作方式二:打开“广东政务服务网”,搜索“高龄老人津贴资格认证”,进入认证页面。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操作指引
*特别提醒:行动不便者,可联系社区上门办理或电话认证。
1.谁可以领取高龄津贴?
答:深圳户籍、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均可领取。
2.津贴发放标准是什么?年龄分档如何计算?
答:按年龄分档发放:
70—79周岁:200元/月
80—89周岁:300元/月
90—99周岁:500元/月
100周岁及以上:1000元/月
3.无感申办如何操作?
答:已办理颐年卡的老人,70岁生日前2个月会收到短信,回复同意即可自动申办。
4.申请晚了会补发之前的津贴吗?
答:不补发。未及时申请的月份津贴不予追溯。
5.无感申办的短信最晚何时回复有效?
答:必须在满70周岁当月之前回复同意。逾期需通过其他方式申请。
6.换手机号后如何接收无感申办短信?
答:需在15天内带身份证和新手机号,到颐年卡发卡银行更新信息。
7.资格认证是否便捷?如何操作?
答:可通过以下方式认证:①线上:登录“i深圳”APP→搜索“高龄津贴资格认证”→刷脸完成(几秒钟搞定)。②线下:社区工作站现场办理或预约上门服务。
8.资格认证只能在5月、11月进行吗?
答:全年可随时认证!但5月、11月是规定时段,错过需及时补认证。
9.忘记认证会停发津贴吗?如何恢复?
答:当月未认证,次月暂停发放。补认证通过后,当月恢复发放,停发月份津贴全额补发。
10.5月或11月通过非无感申办申请,还需认证吗?
答:5月申请成功,免当月认证,仍需参加11月认证。11月申请成功,免当月认证,次年需参加5月、11月认证。
11.5月未认证但11月补认证后,还需再认证吗?
答:不需要。补认证后视为完成当年度认证。
12.跨年度补充认证与正常认证时间重合怎么办?
答:只需认证1次。例如:2021年11月未认证,2022年5月补认证后,无需再参加2022年5月认证,但需参加2022年11月认证。
13.年龄增长或深圳市内搬家,津贴会自动调整吗?
答:年龄增长:津贴自动升级(例:79岁→80岁,200元→300元/月),无需操作。深圳市内迁户口:系统自动切换发放区域,无需重新申请。
14.迁出深圳或长期离深,津贴会停发吗?
答:迁出深圳即停发(次月起停),重新迁回可再次申请;短期离深不影响发放。
15.老人去世后如何停发津贴?家属需做什么?
答:津贴次月自动停发。家属义务:30日内到户籍所在社区工作站申报。
温馨提示
家中若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
一定要及时认证~
也请子女们及时协助父女认证
让这份“福利”稳稳到手!
另外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
为了给广大市民
提供准确、及时、权威的政务信息
解读政策动向
分析社会热点
探讨民生问题
龙岗区创新推出
“小龙说政事”系列活动
龙岗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牵头组织龙岗区民政局
共青团龙岗区委员会
龙岗区科技创新局
联合龙岗区融媒集团
分别从养老、住房、企业扶持三个方面
开展政策解读直播系列活动
通过情景短剧、局长带头解读
专家权威解读、政民交流问答等
形式融合解读
打造多角度全方位协同发声矩阵
营造政策解读传播新生态
在政策宣传上
创新采取“1+n”(门户网站+新媒体)宣传模式
通过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微博等多个平台
进行立体宣传
实现惠企政策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
让大家都能
“找得到”“看得懂”“马上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