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龙岗第一课 > 新闻报道

龙岗隆重表彰10名双创先锋 新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获授牌

  

  9月24日下午,龙岗区2019年“双创·龙翔工程”系列活动在启迪协信科技园成功举行,隆重表彰孙小军等10名第六届创新创业先锋人物,授牌新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开启龙岗区创新创业工作新局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活动主办方特意安排走T台的方式,增强仪式感,向全区广大创新创业者致敬。现场还推出“双创”先锋故事分享,举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授牌仪式,颁发导师代表证书。

  今年6月,龙岗区人力资源局经过数个月的宣传发动、调研评选,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最终评出孙小军、吴天准、程程、曾义、章胜华、王建辰、何佳清、张翀、沈龙泉、曾西平10名龙岗第六届创新创业先锋人物,他们将获得5万元奖励和相关政策扶持。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巡视员许少英表示,龙岗作为产业大区和人口大区,创新创业工作者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大胆改革创新,开始探索建设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扎实落实“龙翔工程”升级版政策,以领先全市的创业扶持补贴力度,为创业者“发了红包”“送来礼包”。

  据介绍,今年的活动相比往年,参与人数更多,涉及领域更广,科技含量更高,也更具开放性,首次将港澳居民纳入参评对象,并有香港代表成功当选。今年评选出的10名“双创”先锋人物,绝大部分拥有博士学位和数项个人发明专利,在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带动就业、依法纳税及社会公益等方面作出过有力贡献,是龙岗区创新创业的带头人和楷模。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2年,龙岗便全面启动创新创业“龙翔工程”,推动创业者从生存传统型创业向创新发展型创业转变。从2014年开始,龙岗区开始连续评选创新创业先锋人物,通过奖励+政策扶持广大创业者,助推创新发展。2017年4月,龙岗又再接再厉推出龙翔工程升级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创业带动就业“龙翔工程”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创新活力,使创业者享受到更多政策实惠。

  目前“龙翔工程”已指导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超过1000名,通过创业带动了一大批劳动者就业,并先后从中评出六届创新创业先锋人物共58人。他们中有青春洋溢的90后,也有年近半百的创业达人,有互联网、人工智能项目,也有居家养老、文化教育等项目。这些先锋人物后续发展良好,充分发挥了榜样引领和带动创业作用。如龙岗区第五届“双创”先锋人物王鑫,是一位92年的小伙,建立了大学生高校购物平台,首次创业获得人生第一个百万;到教育公司担任销售,帮助公司从没有营收到月营收300万,并成功拿到6000万美金的融资;现在,王鑫一手创办的留学教育项目运营稳定。

  此外,龙岗区近年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方面也非常积极主动,鼓励和扶持居民就近创业。大运软件小镇、硅谷动力两家园区荣获“广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有13家园区被认定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省级、市级创业孵化基地数量都居全市之首。同时每年开展区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及指导工作,今年百瑞达工坊等8家产业园区新认定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共有区级基地26家,在全市创业基地建设方面树立了表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龙岗区人力资源局还组建了60名创业导师队伍,创业服务内涵得到延伸和深化。

  案例:

  孙小军:自主研发智能假肢让残疾人“自由移动”

  如本次评选综合成绩最高的10号选手孙小军是深圳市健行仿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他的产品是提高残疾人移动能力的智能假肢。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他说自己是假肢的使用者,在9岁时截肢,过了15年拄拐生活,一直因为家庭条件没有办法用假肢,2011年才第一次使用假肢,工作后出差发现假肢有很多问题,满足不了移动需求并且价格非常昂贵。“我自己是一名工程师,可以设计更好的假肢,现在我以假肢用户、开发者和创业者三种身份决心改变这个行业。”

  他介绍,目前有一款产品可以解决上下楼梯的问题,但是价格非常昂贵,超10万美金;而且非常笨重,达3.3千克,电池一旦耗尽无法走路。孙小军就想,要让动力式智能假肢商业化实用化,必须设计出任何时候都能使用的动力式假肢。为此他研发出一项核心技术,就是模拟人体肌肉结构的全新机构,基于仿生学的控制,实现跟人体相近的步态,将传感器数据进行机器学习,让假肢更加智能化,通过能量收集提高假肢的效率,减少电池的使用,当电池一旦耗尽可以换成被动模式,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

  “我们希望通过外形设计和功能完美结合,来改变假肢的形象,让假肢像眼镜一样成为用户的一种个性和时尚。”

相关附件:

  • U020191125593240615282.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