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是危险作业的一种,每年因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发生事故的案例很多,而且一发生事故就会导致人员伤亡,后果非常严重。
【实例】
▲2019年2月15日东莞市中堂镇双州纸业制品有限公司在进行污水池清理时,发生中毒事故。导致7死2伤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2019年4月15日济南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在进行地下室冷媒系统管道改造过程中,违规进行动火作业,引燃冷媒增效剂。导致10人死亡12人受伤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2019年6月30日重庆石柱县桥头镇7名村民在修理水池时遇难。
……
究其原因,根本原因是我们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看不到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风险。思想上麻痹大意,行动中的不重视,才酿成一起起悲剧的发生。
No.1首先我们了解下什么叫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体积足够大,人能够完全进入;
2、进出口有限或者受到限制;
3、不是设计为长时间占用空间。
目前,我国相关规定将有限空间分为了以下三类
封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知道关于有限空间的定义及分类,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生产作业场所是否有有限空间进行辨识了。
No.2有限空间作业的有哪些危险特性?
▼作业场所情况复杂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
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有毒气体和蒸汽,在其中作业时存在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
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发生事故后果严重
因为存在较多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时安全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事故导致伤亡。如硫化氢,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人员瞬间死亡;甲烷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严重缺氧导致人员伤亡等。
①在有限空间做清理作业时涉及到以下风险:
②在有限空间做维检修作业时涉及到以下风险:
▼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现场人员不具备应急处置的能力,看到同事发生事故后,盲目施救,最后自己也成为受害者。
No.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需做些什么?
1、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通过培训增强安全意识,熟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风险,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及技能。
2、建立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落实到位。
3、配备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检测仪器。教会相关人员正确佩戴使用。
4、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5、设置安全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在作业期间严禁离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