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 龙岗第一课 > 新闻报道

“龙岗第一课”为龙岗共建共治共享探新路

  

  “龙岗第一课”系列活动进校园。

  

  义工积极参与推广“龙岗第一课”。

  

  “龙岗第一课”培训深入龙岗区人民医院。

  

  工作人员现场教学正确佩戴安全帽。

  

  “龙岗第一课”工作启动以来,骑电单车佩戴安全帽的市民越来越多。

  10月23日,龙岗区2019年前三季度安全生产形势结果出炉。今年1月-9月,全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同比下降6.54%,未出现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自然灾害事故。这其中,“龙岗第一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龙岗第一课”培训工作于今年1月15日正式启动,经过各方努力,已经有242.7万人培训并获得电子证书,市民满意度达到了99.51%,市民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普遍提高。7月31日,“龙岗第一课”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形成了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龙岗区正加大对零散务工人员、自由职业者、出租屋租赁者等重点人群的培训,做到精准覆盖。另外,培训内容正从安全知识、文明素养,扩展到职业道德、诚信建设、职业技能等,逐步构成“1+4+N”的课程体系。多个部门联合在内容制作、机制设立、监督管理等方面发力,助力全区文明和安全指数的提高。

  龙岗区委书记张勇表示,“龙岗第一课”的培训工作是今年龙岗区重要的民生实事之一,必须持续深入开展下去,以“铁杵磨成针”的精神做好群众安全教育培训,让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多项升级,平台正朝2.0版本迈进

  打开微信,搜索“龙岗第一课学习平台”,点击关注后,自助注册,进入后选择感兴趣的视频课件,在线学习,通过考核后,就能获得相关培训证书,真正实现“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今年7月31日,“龙岗第一课”学习平台正式上线,由此,龙岗区形成了线上+线下培训齐头并进新局面,市民可利用网络平台,在线观看和下载视频课程。

  陈印庆是一名来自福建的建筑工人,他告诉记者,几个月前,施工方已经分批组织工人集中学习了“龙岗第一课”,他对视频里的很多案例触动很大,“本来我们就属于高危工作,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不能有半点马虎。”没过多久,陈印庆从社区工作人员口中得知,“龙岗第一课”的课程更新了,还可以在网上学习,就积极参与,并通过了“龙岗第一课”建筑工程篇的培训,对施工机械、施工用电、安全防护以及噪音等建筑行业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据龙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内容方面,正逐步形成“1+4+N”体系。据悉,“1”个播放时长55分钟的通识课程,内容包含日常安全、灾难应急、反诈骗、禁毒、文明礼仪、共建共治共享等;“4”针对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的工业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和房屋租赁行业(即将上线),开发“4”个播放时长15分钟的专业课程。市民根据自身所在或相近行业的特征,学习通识课程和1个专业课程,完成“1+1”培训。除“1+4”模块外,后期课程逐渐覆盖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健康、诚信体系、城市百科等“N”类知识,开发“N”个短视频课程。课程相互独立,市民各取所需,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网络平台上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龙岗区还借鉴“学习强国”的做法,将有关道德伦理、文明礼仪、和谐家园、职业素养等优质视频资源放置在“龙岗第一课”学习平台上,也集纳了“龙岗工匠”“双创先锋”等龙岗本土优秀人物的事迹,使之成为“正能量集合体”。同时,该平台还定期发布全区安全生产、各类安全事故分析、安全知识等信息。另外,探索实行积分制,拟实行“优惠电影”“赠送流量”等积分奖励。

  此外,龙岗区住建、应急、建筑工务、交警等部门正积极行动,尝试制定相应的执法监督或管理细则,用制度进一步规范培训的运作。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自1月15日正式启动以来,“龙岗第一课”正受到越来越多龙岗市民的欢迎和认可。截至10月17日,全区通过“龙岗第一课”培训取得证书的市民人数达242.7万,通过公众号“龙岗第一课学习平台”取得“龙岗第一课”各类培训证书的市民达54.3万人次(含通用知识、工业企业、交通安全、建筑工程4个证书),市民培训总体满意率99.51%,已经提前并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

  能够取得如此成效,其创新采用标准化的视频课程设置功不可没。“我们从身边的交通、生产、生活、自然灾害等方面案例入手,以情景演绎的手法,制作直观、生动的‘电影版’视频式课程。课程场景贴近市民生活起居,内容通俗易懂,说教意味少,实用价值高,保证了培训标准统一。”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自培训开始以来,区属各单位、街道办及下属部门、社区工作站均组织公职人员和党员“率先学”。同时,全区各类企业深刻认识到“龙岗第一课”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性,纷纷积极参与,甚至主动参与,很多社区不得不“预约授课”,满负荷轮放视频和“送教上门”,呈现出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的良好局面。

  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在职员工超过6000人,2018年营业收入约130亿元,位居龙岗前列。公司人力资源中心经理彭显嫦表示,在得知“龙岗第一课”全面铺开后,立即配合街道、社区,组织在职员工学习,还把“龙岗第一课”作为新入职员工的“必修课”。“‘龙岗第一课’采用直观、生动‘电影式’视频教学的方式,还有大量活生生的案例,针对性很强,对员工也有很大的触动性。经过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彭显嫦说。

  除了兆驰,龙岗区的很多企业也积极参与。在宝龙街道,比亚迪公司在所有食堂滚动播放“龙岗第一课”视频,新进员工先培训再上岗,4.2万名员工参训率达98%;方正微电子公司主动联系街道,快速组织全厂员工观看视频课程。在吉华街道,鸿利达模具公司在参训后,将中山分厂100多名员工分批召集到龙岗培训,学习“龙岗第一课”。在坪地街道,冠旭电子一次性组织1000多人到深圳国际低碳城学习“龙岗第一课”,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协同作战促“龙岗第一课” 向纵深化推进

  10月18日7时30分,龙岗区天成学校门口人来人往,秩序井然。人群中,上小学四年级的娄依晨坐在电动车上,头上戴着安全帽,下车后,自觉排队进入校园。“学校组织学习了‘龙岗第一课’,孩子一回家就拉着我一起学。”宋黎是娄依晨的妈妈,在她眼里,女儿现在已经成了家里的安全“监督员”,每次出门就检查电源、煤气,慢慢地,一家人安全意识都提高了。

  “我们要求辖区内学校对所有在校学生都进行培训,新生入学后,必须接受‘龙岗第一课’的培训,还鼓励学校根据各自情况开展‘龙岗第一课’相关课外体验活动,并大力倡导通过‘小手拉大手’将‘龙岗第一课’送到家长身边,达到‘一个小孩影响一个家庭’的目的。”龙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这是龙岗区多方联合参与推进“龙岗第一课”培训的生动写照。

  据悉,自“龙岗第一课”学习启动以来,龙岗区上下统一认识,树牢“一盘棋”思想。一方面,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张勇“挂帅”组长,成员单位包括16个区直部门和11个街道办。同时,区委政法委把“龙岗第一课”纳入扫黑除恶“边扫边建十大专项行动”,应急、公安、交警等部门协助制作培训课程。各部门、街道以及社区基层建立政务微信工作群、学员学习微信群、QQ群,保障信息畅通。另外,龙岗区还建立区层级协调机制,每周发布各街道培训进度情况,激发工作合力,促使各部门和街道进行有效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选动作”。

  作为率先启动“龙岗第一课”培训工作的龙岗街道,在标准化视频的基础上,率先成立400多人的“龙岗第一课”文化志愿者+辅导员的培训队伍、率先拍摄“龙岗第一课”十大主题微视频、率先开展“龙岗第一课”综合安全教育体验活动。在培训完成率最高的南湾街道,组建的义工突击队常常“送课上门”,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学习“龙岗第一课”,还将发生在辖区内的火灾警示片纳入培训内容,用身边的惨痛教训警醒群众。坂田街道则“玩”起了高科技,运用最前沿的VR技术,将包括防诈骗、防消防火灾、防交通事故等在内的“五防”教育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地呈现,让参与者体验真实场景,从而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重点对象尚未做到全覆盖

  为了保障学习效果,龙岗区开发了“龙岗第一课”微信小程序及配套二维码,进行签到、播放视频式课程和签退。根据课程内容,建立考核题库,学员签退时,随机抽取题库题目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发放电子证书。培训全程留痕、效果可控,确保培训“不装样子、不走过场”。

  但值得注意的是,龙岗现有常住人口490万,即便“龙岗第一课”已经完成了全年培训206万人的目标,也只覆盖不到一半龙岗人。考虑人口流动因素,需进行培训的人员可能翻倍增长。“各部门和街道要把‘龙岗第一课’持续深入抓下去,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并在实践中构建好共建共治共享常态化机制。”今年4月16日,张勇在全区二季度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及防灾减灾工作会议上对“龙岗第一课”相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另一个现实是培训对象的转变。以往,培训的重点是通过学校、企业以及社区等宣传和发动,用的往往是“大兵团”作战的形式,易于组织,培训效果好,但龙岗工业企业众多,电动车数量和流动人口攀升,目前,针对“三小”场所、小微企业以及外卖小哥,电动车主、环卫工人、占道施工人员等重点对象,尚未做到完全覆盖,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如5月8日,布吉街道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当事人为新入职的水务雨污分流工程人员。后经了解,其公司未组织新进员工进行“龙岗第一课”的培训。事故发生后,布吉街道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再次组织该公司全体员工参加培训。

  “经过不断实践,我们正不断调整工作重心,做到精细化覆盖。”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前,龙岗区“龙岗第一课”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对重点人群培训的通知》,切实加大对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泥头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零散务工人员等及其所属企业的培训力度。该通知除了要求各街道、社区在加大摸排和培训力度外,还提及了培训相关监督制约机制的出台和落实,其中包括对未参加“龙岗第一课”培训的高危岗位和特殊工种员工,区住房和建设局要落实相关督促、制约或惩治措施;对不佩戴头盔等各类交通违法违规人员,龙岗交警大队要研究制定必要督促措施,并在交通执法、管理和检查时针对性告知、提示或体现,相关举措应具有强制性和可操作性。

  记者手记 把“龙岗第一课” 打造成龙岗的“第一课”

  众所周知,安全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前提。自实施以来,“龙岗第一课”就是引导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更加安全、行为举止更加文明、人文素养更为提高的教育工具和教育手段,看似“小”,其实“大”。

  根据工作安排,龙岗区已经完成了今年“龙岗第一课”的培训任务。一方面,体现了龙岗区上下一心,各部门、街道积极作为,通过“龙岗第一课”,在越来越多市民的心里种下了安全的种子。另一方面,体现了广大市民对“龙岗第一课”的参与度和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但成绩只属于过去,正如龙岗区委书记张勇所说,推进“龙岗第一课”工作,不能只看目前几个月安全事故方面的数据,而是要立足长远,将其打造成为龙岗的品牌,更要站在基层治理的高度常态化推进,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安全,还要拓展到道德和素质等各方面、各领域,还要有完善制度支撑,从而全方位提升全区居民素质。

  长远来看,“龙岗第一课”还应该体现龙岗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要让每个来龙岗的人因“龙岗第一课”而增添对龙岗的了解,对龙岗的喜爱,要让“龙岗第一课”刻上龙岗印鉴,呈现龙岗城区脉络,真正成为龙岗的“第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