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2月1日在卫健委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 做好儿童防控,一定要减少外出,家长要有效看护。她同时回答了孩子发热、如何做好疫苗接种、慢性病复诊等公众关心的问题。
减少外出做好细节防控
王荃首先强调,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要减少外出,特别是要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和不通风的空间,孩子尤其如此。如果孩子要外出,一定要去空旷、通风、人少的区间活动。家长要做到有效的看护,不要让孩子随意去摸去碰。带小宝宝外出时,可以带一些含有酒精类的一次性手消消毒液给宝宝进行消毒,回家以后一定要及时更换衣物勤洗手。
对于儿童佩戴口罩,王荃提醒家长,一定要买儿童专用的一次性口罩,不要用大人的口罩代替。
王荃提到看护人要戴好口罩,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呼气。如果咳嗽和打喷嚏,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臂捂住口鼻,然后再去清洗手臂。给宝宝的衣着应该适中,既不要捂热也不能着凉。
王荃强调,不要跟孩子共用餐具,给孩子喂食,不要用嘴吹食物,也不要用嘴尝试食物再喂给孩子。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一定不要忘了定期消毒。一定要尽量减少孩子出门,尤其是公共场所和密闭的空间。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人保持至少在1米以上的距离。和孩子玩耍和抱孩子之前一定要保持手卫生。回家时应该把外面穿的衣物换掉,洗手后再抱孩子。孩子喜欢拿家长的手机和钥匙玩,要注意进行清洁消毒。家里一般每天要定期通风2-3次,每次大概20-30分钟,通风时把孩子移出通风的房间。如果家长有呼吸道的感染,要做好适当的居家隔离。
如何区分流感、普通感冒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对于如何区分是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王荃介绍,首先致病源不一样。流感其实是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于流感病毒所导致的。对于普通感冒,其实是全年四季都可以发生的疾病,不是传染病,而是常见疾病,主要是由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传染病,而且是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的,目前确定为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其次,这三种疾病的发病时间是不一致的,感冒全年均发,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流感虽然也是全年都可以发病,但是高发季节主要是冬春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在2019年底冬季新近发病的疾病。
三是,三者的症状不一样,感冒通常会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可能会有发烧,但是这种发烧一般是低中度发烧,几天便可自愈。感冒很少会有全身肌肉疼痛或者乏力的全身症状。流感有非常明显的发烧,常常是高热,热程持续相对较长,大概在一周左右才能自愈。流感最主要的是常常伴有全身症状,包括全身肌肉疼痛、乏力、头痛的情况。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因为现在儿童病例数量有限,目前已经确诊的病例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可以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四是三者的严重程度和易感人群不一样。感冒全年龄段的人群都易感,没有并发症,严重程度也非常低,几乎没有什么致死病例。流感虽然是全人群易感,但有一些危重症流感是有高危人群的。而且流感可以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并发症,流感可以致死,致死的主因就是严重的并发症。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是人群普遍易感,目前看,婴幼儿和儿童也是可以发病的,但是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病的病人更为严重,也可以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