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深圳大运中心上空,一块显示面积达72.66平方米的巨型LED网状飞天屏在无人机的牵引下徐徐腾空。“回想整个过程,心里满是感动与骄傲。街道主动帮我们链接资源、搭建场景,才有了飞天屏在深圳大运中心升起的惊艳。它不仅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更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这份认可对我们而言意义非凡!”宝龙街道御光新材料公司相关负责人动情地说道。这颗闪耀夜空的“科技之星”,正是宝龙街道党工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宝龙街道党工委一体推进学查改,引导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践行初心使命,以过硬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切实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作风建设的成效,根植于思想的深度。宝龙街道党工委坚持将理论学习摆在首位,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街道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举办专题读书班,围绕作风建设开展集中研讨,着力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指导各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等形式,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习研讨2625次,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学习教育,开展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8场次,覆盖193名干部,推动扣好廉洁从政的“作风扣子”。确保流动党员“不掉队”,在流动党员之家放置学习资料,并通过微信群推送相关内容,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
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服务民生的实际作为上。街道党工委引导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字当头、奋勇争先”的精气神。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支部统筹、党员牵头的模式开展“人人都当安全员”活动,构建常态化隐患排查机制,累计发现并整改隐患758条。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实施“点亮微心愿,温暖民生情”行动,辖区内31家爱心企业党组织认领30名困境儿童微心愿,对92名非户籍困境老人推出精准化、常态化的结对共建帮扶机制。积极推进虚拟社区建设,配合区委、区政府深化“龙岭社区治理模式”。成功上线8个非经营性停车场,缓解周边停车压力。上线58个社区共享活动空间,瑞幸咖啡(龙岗)店长会、深圳市德邦物流有限公司龙岗区宝龙营业部等预约使用。依托虚拟社区平台,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例如龙新社区党委打造“爱心菜园”,通过平台发布种植与义卖活动,将产出的新鲜蔬菜精准配送至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及困难家庭,该做法成功入选《“社区锦囊 民生妙招”深圳基层党建和社会工作典型案例》。这些生动实践,正是宝龙街道党工委以优良作风推动治理创新、服务民生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