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政务动态

龙岗低空经济“御风高飞”

111111.jpg

  星河雅宝停机坪。

2222.jpg

  龙岗低空智能融合测试基地。

  低空经济是以1000米以下空域(部分地区可延伸至3000米)为依托的新型经济形态。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具有万亿级市场潜力,是全球竞逐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深圳是世界“无人机之都”,正在向“低空第一城”全速竞飞。龙岗区是深圳产业强区,将低空经济列入全区“3+4”重点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以“打造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建设示范区”为目标,抢抓低空经济发展先机,推动形成了产业生态集聚、制造水平领先、基础设施完善的低空产业发展格局,为深圳市打造全球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提供坚实支撑。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完成了首次载人飞行。此后100多年,人类翱翔天空的探索不断奔向新的高度。

  如今在龙岗,有一群人又把目光投向了离地1000米的低空:从深圳国际低碳城出发,乘坐东部通航的直升机前往宝安国际机场,空中通行时间只需18分钟;京基智慧科园作为深圳首个高层建筑无人机消防应用示范项目试点,为城市高层建筑消防救援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探路;从横岗四联到龙岗电信信息枢纽,龙岗区首条政企文件无人机航线借助“5G-A+数字化低空平台”,诠释着现代版的“飞鸽传书”……

  龙岗区是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最早开始探索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区域之一,拥有厚实的制造业“家底”和成熟的空域基础设施资源。截至2025年6月,全区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已集聚150余家上下游企业,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人才培训、应用推广等全产业生态链条,一个充满活力的低空经济创新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厚积薄发:先行探索超前布局实现“领飞”

  2014年,从事17年代工生意的高建民敏锐地捕捉到了无人机行业的潜力。由此,高巨创新用“制造反哺创新”的模式,勇闯无人机编队表演领域,并迅速打开了市场。时至今日,这家龙岗区无人机企业的代表占据全球编队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军企业。

  几乎在同一时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余景兵,在龙岗区创办全球鹰(深圳)无人机有限公司,并在大运软件小镇创办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基地”,如今已培养了无人机技能人才2万余名。

  高巨创新与全球鹰两家无人机企业的发展故事,正是龙岗区先行探索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缩影。事实上,龙岗区依托基础优势,较早开始了发展低空经济前瞻性的探索。

  在业界,2024年被认为是“低空经济元年”。而在此之前的2023年,龙岗的“先手棋”已提前在政策端“落子”。

  当年,《龙岗区关于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集聚优质产业资源等方面提出了24条措施。

  2024年初,龙岗区政协将《关于建设低空总部研发与制造集聚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飞谷”的建议》列为2024年一号重点提案,由龙岗区委书记和区政协主席共同领衔督办。

  同年7月,龙岗区发布《创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24—2025年)》,提出全力创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前瞻部署智慧低空;探索设立龙岗区政府低空飞行服务中心,通过应用“低空飞行巡检+AI识别”新技术,为面向政府端的各类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202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其中提出,支持深圳深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完善低空飞行监管规则,探索开展跨境直升机飞行、公益服务等通用航空业务。作为深圳最早探索低空经济的行政区之一,龙岗区再次站在了政策风口上。

  “一系列的政策为龙岗的低空消费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在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低空通航这一赛道。”有观察人士如此评价。

  夯实基础:筑牢低空高飞硬件底座

  相比政策端对于低空经济的坚定支持,龙岗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则有着更早的布局。2019年,深圳无人机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快速增长的背后却显现着一个隐忧。“由于土地资源紧缺,无人机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测试试验环节仍然缺失,导致企业只能到周边城市寻找临时场所进行测试试验。”一家无人机企业负责人回忆。

  当年年初,为解决无人机企业无固定试飞测试场地问题,龙岗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无人机测试场选址工作。2019年11月7日,位于坪地街道的龙岗区无人机测试场启用,成为华南地区首个、全国第5个无人机测试场地。

  2024年3月,龙岗区无人机测试场升级改造成为龙岗低空智能融合测试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6.1万平方米,空域面积约12.56平方公里、空域高度真高200米,拥有全市无人机测试场条件最优空域,规划打造“国家民用无人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低空适航审定中心”两个国家级中心,实现测试、认证“一场通办”,为企业提供从测试到产品应用的全流程服务。目前,该基地已开展二期建设规划,推动低空产业链、创新链加速汇聚。

  除了测试基地,园区载体空间也是低空经济企业、研究院所“安家发展”的基础。为此,近年来,龙岗打造了主题丰富、特色鲜明的低空产业园区,包括坂田星河WORLD产业园、吉华FPV无人机科创产业园、南湾深铁轨道交通科技园、园山阿波罗低空经济产业园、坪地大运无人机产业园等。

  以星河WORLD产业园区为例,这里不仅是低空航线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更是深圳重点打造的四个低空飞行试验区之一。在这里,已实现了低空智能融合飞行雏形:120米以下的空域,国内首条产业园内的无人机外卖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营;120米至300米空域,顺丰控股的丰翼科技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顺利起航;300米至1000米空域,东部通航常态化运营低空直升机载人航线。在2024年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低空经济与产业集群峰会上,该园区获评“全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园”。

  场景革命:“低空+”飞入城市日常生活

  2025年6月25日,丰翼科技与深圳海吉星围绕“无人机+农产品批发市场”场景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深圳海吉星专属低空航线开通,并与丰翼低空物流网络互联互通。2025年4月30日,全国首条政企文件无人机航线在龙岗区启航。该航线以“5G-A+数字化低空平台+无人机”的创新组合,让传统政企文件传递更加高效便捷。

  以上是“低空+物流”创新场景在龙岗落地的最新案例。目前,龙岗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包括低空运输类、航空消费类、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等四大类,涵盖了无人机即时配送、无人机物流、直升机载人等行业应用。

  2021年,龙岗区推动星河WORLD园区与美团无人机合作,开通了国内首条产业园内的无人机配送常态化运营航线。时至今日,产业园内已遍布无人机身影,平均配送时长十余分钟,“低空+即时配送”场景方案的落地,成为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示范案例之一。

  目前,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以几何速度迭代创新,一幅幅“低空+”图景在龙岗落地生根:

  在“低空+直升机载人”领域,东部通航在龙岗已开设13个常态化起降点,形成20分钟内通达深圳全域、1小时内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区域的低空空中交通走廊。

  在“低空+医疗”方面,2024年8月,全国首个“体检车+无人机运输”项目在龙岗中心医院落地,一车即可完成CT、B超、牙科、抽血等服务,通过无人机让样本快速送至检验室,实现居民体检结果家门口“秒出”。

  在“低空+高层建筑无人机消防”方面,2024年6月,龙岗区率先启动深圳首个高层建筑无人机消防应用示范项目试点,打造城市高层建筑消防救援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

  龙岗区还积极构建起“低空+巡查巡检”的丰富场景。深圳百川轨道交通智能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与深圳地铁合作搭建的智能飞行列检工作站系统,相较传统作业方式,提高运维效率40%;龙岗生态环境部门部署31套无人机智能机场,实现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巡查;龙岗区应急管理局利用无人机实现388.2平方公里24小时应急值守,构建起快速响应“5分钟时效圈”;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输配线路首次无人机机巢联合自动巡检任务在龙岗区坪地街道开展,运维人员“足不出户”即可遥控无人机完成输配设备巡检工作;特区建工在全国首个眼镜产业“工业上楼”智能建造项目中采用无人机现场实景建模、进度管理、安全巡查、质量管理。

  “低空+文旅”对于龙岗人来说并不陌生。近年来,因无人机编队表演而名扬四海的龙岗名企高巨创新,便屡屡在深圳大运中心上演了明星演唱会与无人机表演交相辉映的“高燃时刻”。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高巨创新的无人机编队表演远赴塞纳河畔点亮夜空。

  好产业不缺好场景,好场景不缺好舞台。伴随低空新业态“落地”,应用新场景的“起飞”,如今无人机服务各行各业的创新应用场景在龙岗持续刷新想象。

  技术创新:构建低空飞行的“数字高速公路”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飞行器数量呈量级增长,企业“各自为政”的问题随之显现。因此,在低空空域规划路网和交通规则,必须将空域的时间和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分配,最大化低空空域的利用效率。

  基于此,为低空经济发展打造一条畅通的“数字高速公路”显得尤为必要。2023年11月,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正式落户龙岗,助力龙岗区在低空数字智能化发展更进一步。

  时隔一年,在2024IDEA大会上,全国首个开放的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系统)——OpenSILAS 1.0(Alpha版)横空出世,其主要研发者正是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龙岗低空智能融合测试基地也成为了SILAS系统在国内的首个试点应用地。

  在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达成合作后,2023年11月29日,龙岗区与高德软件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携手推动龙岗乃至深圳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德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依托高德在互联网和大数据领域的领先技术和服务能力,以及龙岗区在产业生态、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龙岗将打造“空中高德”示范基地,并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深圳低空经济的领军平台企业。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正潜心研究开发OpenSILAS 2.0版本,届时将实现智能化轨迹规划等更多功能,“未来,SILAS系统把航路设计好、空中交规设计好,那时的飞行器也更加智能,能自主地根据规则飞行并自主避障,实现空中交通的‘机路协同’。”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执行院长李世鹏说。

  观察眼:“首”字密码:龙岗“低空领航”

  2025年4月,深圳龙岗的天空划过一道创新轨迹——全国首条政企文件无人机航线正式启航,以“5G-A+数字平台+无人机”的现代版“飞鸽传书”,为城市效率注入新速度。仅隔一月,全国首款适航审定无人直升机系统TD550D在此获得认证。回溯近年足迹,从全球首条eVTOL跨城跨湾航线到全国首个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龙岗低空经济的成绩单上,“全球首个”“全国首飞”的印记频频闪现。

  密集的“首”字背后,是龙岗低空经济蓄势已久的系统化崛起。它已非产业单点突破,而是一场覆盖全生态的“领飞”革命:早在“低空经济元年”的喧嚣之前,龙岗区的产业之手已悄然布局。2019年,当无人机企业苦于“无场可试”时,龙岗区果断启用华南首个专业无人机测试场,为低空产业补上关键一环。这一硬件先行的决策,悄然种下了今日繁盛的种子。

  真正的制度引擎在2023年轰鸣启动。《龙岗区关于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24条政策精准覆盖技术攻关、产业集聚、场景创新与要素保障,成为产业跃升的“政策强心剂”。

  聚集龙岗,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座城区对于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和发展决心与合力。2024年区政协的“一号提案”,更将低空经济推至区域战略核心,凝聚起上下同欲的共识。当政策红利层层释放时,龙岗已悄然构建起一套从顶层设计到精准滴灌的立体支撑体系。

  政策生根,终要结出场景之果。在龙岗,“低空+”正以惊人的创造力渗透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低空+交通” 编织效率之网、“低空+应急” 守护城市安全、“低空+民生” 提速幸福感知。

  这些场景非孤立存在,丰富多元的场景如雁阵齐飞,不仅验证技术,更培育市场,为低空经济提供生生不息的现实驱动力。

  当低空飞行器如繁星涌现,“空中堵车”隐忧浮现。龙岗区用“先见”走出破局之道,打造统一、智能的“数字高速公路”。引入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设立低空经济分院,是龙岗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关键落子;“空中高德”的蓝图更将数字地图升维。

  从莱特兄弟离地3米的历史性一跃,到如今龙岗千米低空的百业腾飞,龙岗这座以“制造业当家”的城区用实践和探索证明,低空经济在这里的高飞绝非偶然:以前瞻性政策为引领,以丰富场景为试验田,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构建起“政策-基建-场景-技术”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将“首”字从偶然成就转化为必然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