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在龙岗火热进行,龙岗这座“赛事之城”正以文明为底色,迎接一场全民参与的文明盛宴。在这里,文明不仅是观众席间的一抹亮色,更是城市精神与人文温度的具象化表达。从秩序井然的观赛现场到残特奥会中无障碍设施的暖心细节,从理性助威的克制到陌生人之间的善意传递,龙岗正用行动诠释:文明是赛事的“附加分”,也是城市精神的“必答题”。
文明观赛:平等与尊重的生动诠释
7月1日,残特奥会深圳赛区首场比赛——自行车赛在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拉开帷幕。首个比赛日,女子3公里个人追逐赛资格赛的赛道上,运动员们如离弦之箭般飞驰,而看台上观众屏气敛息的静默,恰是对竞技精神最庄重的致敬。
这种“安静观赛,适时鼓励”的礼仪,在7月3日的比赛中更显震撼。当广东选手阮建平在开场后突然摔倒时,全场瞬间陷入鸦雀无声的寂静,看台上的观众同时起立,目光中满是担忧却保持着绝对的克制,直到工作人员将她搀扶起来,如雷的掌声才骤然响起,这掌声里饱含着对运动员的心疼与鼓励,更彰显着龙岗观众对“人文关怀”的文明共识。
赛场边的志愿者同样用行动传递文明。当疲惫的运动员靠在栏杆上休息时,志愿者轻手轻脚地为他们撑起遮阳伞,默默伫立一旁,避免过多言语打扰,用无声的守护为运动员营造片刻清凉与宁静。这份温柔的关怀,成为赛场文明最动人的注脚。在这里,尊重运动员的独立性,早已成为每位观众心照不宣的默契。
实践与创新:从约定到行动的文明落地
为保障残特奥会的文明观赛氛围,龙岗区构建了细节满满的“文明示范场景”:部署2台音书政务无障碍系统设备,给运动员提供最直接、最便捷的沟通服务。通过实时连接专业手语老师,实现语音和手语的即时转换,不仅能提高赛事服务效率,更能让运动员感受到尊重与关怀。同时,赛前对2746名志愿者开展专项培训,涵盖手语沟通、轮椅协助等内容。
一位志愿者说:“当我用手语为听障运动员加油时,真正体会到了文明观赛是双向的温暖传递。”
在常态化赛事管理中,龙岗区的举措更是让文明观赛可触可感:在赛事场馆周边设置文明宣传点,发放手册、播放视频,播撒文明种子;组织安保与志愿者维护秩序,引导车辆停放、劝阻不文明行为,筑牢文明防线;全面整治环境,清扫街道、清理小广告,加强商户管理,打造文明空间;设立便民服务点,配备物资,为市民游客提供咨询、协助等贴心服务,传递文明温度……
观众的文明观赛行为同样闪耀着光芒:国际足球比赛中,球迷们遵守场馆规定,不投掷物品,保持良好观赛秩序;热门歌手演唱会散场后,观众主动带走垃圾;在大运体育场篮球比赛中,观众提前有序入场、对号入座,即使客队球员罚球时也保持礼貌;演唱会现场,歌迷自觉调暗手机屏幕、控制荧光棒挥舞幅度。这些场景印证着:无论赛事规格如何,文明观赛的本质始终是对他人的尊重,是“平等与包容”理念的具象化表达。
价值延伸:从赛场到社会的文明流动
残特奥会期间,“安静有序、热情有礼”的龙岗观众群体成为城市文明形象的生动注脚。赛事中一幕幕文明观赛的暖心场景,通过媒体报道、社交平台分享广泛传播,让更多人看到龙岗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成果。
随着赛事的持续推进,龙岗区开展系列文明活动,让文明观赛的光芒从赛场延伸至城市每个角落。7月4日下午,龙岗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在星河COCOPark 举办“文明观赛”主题活动,提升市民观赛礼仪意识,同时扩大赛事的社会影响力。活动通过噪音分贝挑战、全运助威DIY工坊等几个创意关卡,将文明观赛准则转化为趣味体验,吸引众多市民参与挑战。其中,在“共绘文明观赛新画卷”环节,市民共同执笔为大运场景长卷添彩,勾勒出文明观赛的生动图景。龙岗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市民掌握文明观赛‘密码’,展现龙岗文明格调。”
如今,龙岗市民正将赛场上的文明习惯融入生活,公共场所自觉排队、爱护环境已成风尚。龙岗的文明实践不仅为赛事增添了温度,更让城市精神在体育盛会中熠熠生辉。
从残特奥会赛场观众集体起立的无声守护,到日常出行、生活中的点滴文明,龙岗区用千万个文明瞬间证明:当一座城市的文明素养与体育精神同频共振,便能书写出最动人的城市文明篇章。这既是龙岗区向外界递出的“文明名片”,更是千万市民共同托举的精神火炬,照亮着城市文明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