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春风浸润街巷,平安画卷徐徐铺展。近年来,龙岗街道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牵引,聚焦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系统化、精细化,持续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在一线实践中,一批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落地运行,一个个暖心调解的故事不断发生。本专栏将陆续推出系列实践案例与人物故事,记录治理脚步,传递平安温度。
从军营到地方,从区级机关到基层街道,深圳龙岗街道平安法治办(综治)常务副主任张磊将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与细致入微的群众工作深度融合。他常说:“平安建设,既要啃得下硬骨头,也要绣得出细功夫。”在他的带领下,街道综治中心不仅成为化解矛盾的“终点站”,更升级为主动防控风险的“前沿哨所”。

张磊参与龙岗街道2025年国际禁毒日禁毒知识竞赛活动
攻坚克难:化解纠纷的“主心骨”
“矛盾不能躲,越是棘手越要冲到一线。”他始终将“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作为行动准则,一旦出现疑难复杂矛盾纠纷,他必是那个冲在最前、守到最后的人。
历时三年的某百货商店清租纠纷是一直硌在张磊心头的“顽石”。在前期多次协商沟通下,百货商店方并无降低诉求、解决纠纷的意愿。面对僵局,张磊始终没有放弃努力,持续寻找化解矛盾的突破口。

张磊专题研究矛盾纠纷事件
他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实地调查与评估。在客观评估总额的基础上,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相关规定,明晰各方权利义务,有效引导当事人回归理性预期。考虑到该租赁纠纷涉及人数众多、地域分散、内部诉求不一等复杂情况,张磊主动带领工作组奔赴外省,联合当地政府与股东代表进行面对面沟通,从情、理、法多个维度耐心疏导、逐一回应,最终成功说服主要当事人随同工作组返回深圳,就赔偿金额展开实质性磋商。经过连续6小时多轮密集协商,纠纷双方最终就清租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并现场签订协议。至此,这起涉法涉诉的三年积案,在跨省合作、区街联动、多部门协同的合力攻坚下,得以高效妥善化解。
深耕细作:综治中心的“大管家”
张磊认为,平安建设不能只当“救火队员”,更要构建一套“防火体系”。而街道综治中心,就是这套体系的核心引擎。

张磊参与龙岗街道“一家人”多元化联合调解平台2025年总结活动
面对辖区因行政区划调整、土地政策变迁所形成的复杂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城市更新、房地产、劳动关系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频发的现实挑战,他将系统思维贯穿街道综治中心规划建设工作,将“引导受理、多元化解、指挥调度”三大功能区有机串联,构建起“五室一厅+N”的立体服务矩阵。在群众接待大厅整合设置综合受理、法律咨询、劳动调解、城市建设、土地整备等多类服务窗口,做到群众诉求“一窗受理、一站通办”。既设有标准规范的常规调解室,也配备氛围温馨的情感调解室;整合三个劳动仲裁庭提升纠纷处置能力,联动法院驻点工作站实现司法确认高效衔接;并专设纪委日常监督谈话室及用于群防群治力量培育的多功能活动室。通过各类功能模块的有机协同,构建起衔接顺畅、闭环管理的全链条化解体系,为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提供了有力的实体支撑。

张磊对重点场所开展联合夜查行动
在运行机制方面,他牵头建立“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处置、中心全程督办”的闭环流程,推行“常驻、轮驻、随驻”相结合的模式,有效整合综治、信访、司法、劳动、公安等多方力量,确保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都能在中心内得到对口引导和快速响应。2025年,街道综治中心累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宗,切实提升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效能和温度。
刚柔并济: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穿军装时保家卫国,现在要为百姓守好家门。”在他看来,一切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真正为百姓破解难题。
辖区某玩具公司停产结业,引发群体性劳资纠纷,涉及员工近200人。面对这一事件,他果断协调推动成立区街联合专班、现场指挥部,迅速开展前瞻性布防,强化与多个部门协作联动、信息共享,对企业及负责人依法依规采取相应措施,督促落实主体责任。

张磊走访重点企业排查安全隐患
同时,他时刻牢记帮员工追回“血汗钱”,协调税务部门为涉事企业办理出口退税,保障员工工资于结业后3日内顺利发放。联动劳动、社保、司法等部门驻厂办公,为员工提供法律援助,邀请周边企业开展现场招聘,帮助员工再就业。面对焦虑不安的员工,他化身“倾听者”,耐心解释进展、安抚情绪,引导往法律维权途径靠拢,并协调员工伙食不断供、宿舍水电不停。这些实实在在的保障赢得了员工对政府的信任,成为快速妥善化解纠纷的关键。
基层平安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张磊默默耕耘,以攻坚克难的魄力直面风险,以深耕细作的匠心夯实基础,以刚柔并济的智慧温暖人心,在平凡的岗位上织就了一幅平安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