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宝龙街道深入探索基层治理路径,该街道的“与您共建・相聚约吧”是其中的典型基层案例。
宝龙街道以“约吧”为总载体,2025年深化“与您共建・相聚约吧” 基层治理品牌,将“约”的内涵从“熟人联结”拓展为“多元共治”。以南约社区为例,该社区通过把议事桌搬到居民家门口、项目一线、夜市街头、“一老一小”身边,构建起“群众点单、多元接单、合力办单”的治理闭环,有效破解了道路通行、环境整治、民生服务等一批“老大难”问题。
“以前合欢路封闭,回家要绕一大圈。道路通车后,护栏装了、路灯亮了,公交还延伸到了小区门口——这些都是‘约吧’议事为我们办成的实事!”家住龙岗区宝龙街道南约社区碧桂园观麓花园的李阿姨,对街道、社区的“与您共建・相聚约吧”充满赞许。
路通心顺,议事会破解“出行堵点”
“高背路积水半年多,工业区货车只能绕道,物流成本不断上涨!”今年3月,菠萝山工业区企业代表在“约吧”议事会上道出难题。这场议事不仅有南约社区工作人员,还邀请了区人大代表、区水务局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共同参与。大家围绕施工图纸展开讨论,现场勘察积水点,最终明确了“4月10日前完成排水系统设计、4月底前完成清淤、8月实现排水箱涵接驳”的施工时间表。
如今的高背路,曾经的“积水潭”已变为平整路面,54家企业物流车辆无需再绕行,8643名居民出行更加顺畅。类似这样“议事解难题”的场景,在南约社区全年共上演70余场。
合欢路通车后,车流量激增带来的安全隐患与公交接驳不便等问题,困扰周边居民。社区党委迅速“约”请街道交安办、城建办、碧桂园物业和5名业主代表,先了解现场,再共商方案。“增设甲型护栏实现人车分流”“M466公交线路从听溪路绕行”“街心公园纳入‘民生大盆菜’项目”,现在的合欢路通行效率提升,街心公园的打造让环境更加优美。


积谷田片区,曾因管网堵塞、路面破损、建筑垃圾堆积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社区未“单打独斗”,而是通过“约”集居民代表、施工单位及南约股份公司召开15场议事会,运用“三个一”工作体系——一支多元联动队伍、一个议事平台、一项闭环台账机制,最终完成2446米排水排污管网改造、3528平方米路面修复,清运建筑垃圾220立方米,推动片区从“脏乱差”迈向“洁净美”。

“以前觉得‘修路、改公交、通管道’是大事,普通居民插不上话;现在‘约吧’把大家聚到一起,我们的建议真的能带来改变。”居民代表王先生感慨道。

环境焕新,开展“二合一”场所整治+"清洁日"活动
“老屋村的‘二合一’场所又堆杂物了,万一发生火灾怎么办?” 今年初,有居民在“约吧”反馈消防安全隐患。社区党委当即“约”合应急办、城管办、网格站和深业环卫,组建“五联共治”整治组,形成“党委联抓定方向、部门联动破难题、网格联巡找隐患、问题联处快整改、成果联保防反弹”的工作闭环。


每周二下午,“清洁日”都会准时在南约社区的城中村、工业区、小区广场开展。党员带头扫卫生,志愿者帮着清杂物,清理环境“小黑点”。全年45场“清洁日”,清理卫生死角119处、清运垃圾43车次;针对“二合一”场所的专项整治,更是排查隐患666处,51处环卫工人“二合一”住所全部整改销号。


“以前老屋村路上堆满废品,雨天积水发臭。现在不仅干净,还添了绿植,住着舒心多了。”汉田老围居民陈叔说。社区还邀请环卫工人担任“环境监督员”,使他们从“清洁者”转变为“管理者”,及时反馈路面垃圾、设施破损等问题,形成治理闭环。
温情满社区,“环卫之家”暖人心
“夏天有空调吹,冬天能热饭,累了可以休息,‘环卫之家’真是我们的暖心窝!”在大浪新村的“环卫之家”爱心驿站,环卫工人张师傅边给手机充电笑着说道。


2025年,南约社区通过“约”合股份公司、爱心企业,在大浪新村打造了全市首个环卫工人专属驿站,不仅提供休息、充电、热饭等服务,还累计减免环卫家庭租金近3万元,落实健康体检、物资捐赠等十大关爱措施。“环卫工人一直默默为社区环境整治做出大贡献,现在通过‘约吧’,我们不仅解决他们的休息问题,也邀请他们参与治理,比如为环境卫生提升建言献策。”社区党委书记张奕雄表示。
孩子们也成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社区搭建“童议童行”子吧,32名“小小志愿者”围绕“高空不抛物”“垃圾分类”等主题开展活动68场。在南景南约新村,“约吧”还组织跳蚤市场、综合义诊、网球公益课等15场活动,吸引2588名居民参与。“我和妈妈一起整理旧玩具在跳蚤市场义卖,并把所得捐给公益事业!”10岁的小志愿者林梓涵说,这样的活动让她感受到“自己也能为社区出力”。


夜市共治,疏堵结合解矛盾
“路边烧烤摊油烟大、噪音响,窗户都不敢开!”今年3月,中海阳光橡树园居民集中投诉周边烧烤店扰民。社区未采取简单“一刀切”,而是“约”集街道执法队、环保所、物业、烧烤店经营者及投诉居民,召开5场议事会,推动“烤炉进店”“加装油烟净化器”“门前划线经营、严禁越线”等整改措施落地。社区还协调物业协助清洗油污路面,实现商户合规经营、居民安心生活。
在联和片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曾是治理难点。社区借鉴2024年“月光荟”疏导点经验,通过“约”活联和片区3000平方米闲置空地,打造新的流动摊贩疏导点,设置93个摊位,并建立“七必检”机制——每日查验证照、卫生、安全等项目。高峰时段,执法队员与志愿者联合值守,确保“50米内无占道”。如今,该区域道路通行效率提升32%,市民投诉量同比下降35%。
治理有长效,从“一阵风”到“常态化”
“以往治理多是‘头痛医头’,如今依托‘约吧’,不仅能解决眼前问题,更能构建长效机制。”南约社区党委书记张奕雄介绍。2025年,社区将“约吧”实践转化为制度成果——针对电动车头盔佩戴率低的问题,建立“街道安监办—社区—股份公司—企业”四级联动机制,171家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头盔规范佩戴率提升至80%以上。
社区党委依托“约吧”基层治理平台,迅速响应、精准施策,汇聚多方力量扎实推进“两热”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与您共建”的治理理念。社区党委通过“约吧”机制,广泛“约”集各居民小组、企业园区、物业单位、深业环卫、专业消杀队伍及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构建起联防联控的坚实防线。围绕环境整治与蚊媒防治核心任务,“约吧”平台高效联动,先后组织开展多轮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截至10月20日,累计通过“约吧”组织专项行动6场、志愿服务活动4场,发动结对单位党员、学生志愿者及社区工作人员共522人次共同参与。整治期间,共清理各类积水1407处,整治重点场所环境卫生黑点119处,清运垃圾杂物43车次。同步依托“约吧”协调消杀资源,开展全域灭蚊消杀10场次,并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发放宣传资料1772份,将防控知识精准传递到户到人,营造了“与您共建幸福南约”的浓厚氛围,切实筑牢了社区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