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龙岗要闻 > 街道动态

无人机“天眼”剿蚊!龙岗街道筑牢“空中+地面”立体防蚊线

  当前正值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季节,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期。为提升防控精准度和效率,龙岗区龙岗街道创新引入无人机监测技术,变“人防”为“技防”,打造“空中巡查+地面处置”联动机制,织密立体化防控网络,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高空巡查破“死角”,无人机精准锁定孳生地

  在城中村和老旧小区,居民楼屋顶常有居民种菜、养花,花盆托盘、废弃水桶、闲置容器等容易积水,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由于部分楼顶无法进入或存在安全隐患,传统人工巡查往往“上不去、看不见、查不全”,防控存在盲区。

1.png

  针对这一难题,龙岗街道探索运用无人机开展高空巡飞,对辖区城中村、住宅小区、建筑工地、公园绿地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拍摄,快速识别楼顶积水、绿化带积水、废弃容器等蚊虫孳生隐患。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可实时回传影像,工作人员通过研判分析,精准锁定疑似点位,第一时间通知社区上门清理。

2.png

  “以往一支五人消杀队排查一个城中村的楼顶积水,至少需要半天,很多地方还进不去。”龙岗街道爱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两个人用无人机一小时左右就能完成整个村的排查,效率大幅提升。”一旦发生疫情,该技术更能快速锁定所有潜在孳生地,为疫情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3.png

  多措并举织密防控网,推动治理常态化
  无人机的“空中巡查”并非孤立动作,而是与街道整体防控工作紧密结合,形成科技支撑、责任落实、环境整治、群众参与的协同机制。

  在责任落实上,街道党工委召开专项会议统筹部署,印发《防蚊灭蚊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压紧压实防控责任。组织街道、社区力量对城中村及周边区域开展地毯式摸排,城管、环卫等部门对绿化带、背街小巷等卫生死角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疏通排水设施,及时清理积水容器,力争实现重点区域“零积水”。

4.png

  在环境整治上,街道在7个社区全面开展市容环境提升攻坚行动,累计出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1445人次,开展攻坚行动45次,解决卫生死角、积水点位等环境问题5000余处。同时,组织专业消杀队伍累计出动520人次,使用消杀车辆128台次、器械260台次,投放灭蚊药物1005公斤,对城中村、公园、道路绿化带等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并同步开展灭鼠工作,清理鼠洞268处,投放灭鼠药物277公斤。

5.png

  在宣传动员上,街道构建多渠道宣传矩阵,创新运用AI技术制作防蚊灭蚊科普音视频,在辖区9处户外电子屏及所有城中村、小区出入口高频次、全覆盖循环播放;通过街道公众号发布推文10余篇,积极发动物业、居委会等在微信群广泛转发。同时,动态更新外籍侨民及重点行业从业人员“白名单”台账,实现精准宣传、精准监测,切实提升居民防蚊意识。

  “我们的目标是把工作做在前头,把隐患消除在萌芽。”龙岗街道爱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防控关键在源头治理,核心在常态坚持。街道将用好科技手段,发动社区力量,引导居民参与,持续清理积水、整治环境,努力为辖区居民营造一个干净、安全的生活空间。

  从无人机升空巡查,到社区人员上门清理,再到居民自觉翻盆倒罐——防蚊灭蚊正成为龙岗街道一项看得见、落得实、可持续的日常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