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湾区建灯塔》《旋舞小丑奇幻秀》《大胃王电池回收机器人》《湾区理想家园模型》……日前,来自深圳、东莞、香港、澳门10多所学校的师生代表在深圳市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济济一堂,他们带来了16个STEAM项目,参加粤港澳大湾区STEAM教育(跨学科学习)青少年交流活动。
精彩展示
呈现STEAM教育成果
麓城外国语小学的同学们带来《我为湾区建灯塔》和《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两个项目。前者从海洋文化切入,融合多学科知识,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工程思维。后者运用创新比例尺技术,将平面图转化为立体模型,体现了出色的跨学科实践能力。
澳门劳校中学附属小学展示的两个灯塔项目《妈祖塔》《世界叠叠乐》,分别从不同艺术理念出发,打造出兼具实用性与美观度的创意作品。该校张竣稀同学带来的“旋舞小丑奇幻秀”,通过立体艺术装置探索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实现平衡之美的同时,充分展现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香港扶幼会则仁中心学校带来《梦想中的智慧农场》《人工智能识别香港景点》《数码艺术与智能城市》三个项目。学生的大胆创意和人工智能结合,让观众看到跨学科学习的更多可能。
食物存放后,忘记了保质期怎么办?尤其对于视障人士,更是困难重重。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的梁树超同学带来《保质慧眼》项目,该项目通过YOLO+OCR技术识别食品保质期,借助触觉、听觉、视觉等手段,结合多模态交互,有效提升了生活便利性与安全性。
搭建平台
推动大湾区青少年教育协作
同学们的充分准备和自信展示,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跨学科研究与思考的盛宴。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科技教研员宋海漫、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童思雨等评委对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项目进行专业点评。宋海漫表示,站在台上的是学生,背后是老师——从展示的项目成果来看,老师们的观念已经改变了,课程设计也跟着改变,学生的创新创意因此得以很好地落地。童思雨精准地指出初中组项目中的选题价值和各自的独特亮点,并表示,同学们的创新潜力无限,粤港澳三地教育在交流当中会赋予彼此更大的教育能量。
据悉,本次活动由龙岗区教育局、龙岗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承办。深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凌文在讲话中强调,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高度重视教育协同与青少年跨区域交流,未来将持续搭建开放平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教育协作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助力培养具备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