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岗区布吉罗岗片区的城市褶皱间,一座现代化综合医院揭开面纱!近日,由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署负责建设,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址重建工程(罗岗)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大布吉片区又新增一所公立医院!
作为深圳市重点民生工程及龙岗区“打造深圳东部医疗中心”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址重建工程(罗岗)是以深圳市首个区级医院建设标准打造的大型综合医院,在建设用地面积2.19万平方米的“紧凑地块”上,匠心打造出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的“垂直医疗城”,包含住院楼、行政科研楼及门诊医技用房等功能区域。投入使用后,将新增医疗床位500张,新院以现代化设计理念、智能化建设技术和高效能服务体系为核心,以“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填补布吉片区优质医疗资源缺口,为辖区50万户居民?构建“家门口的中高品质医疗圈”。
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将实行"一院两区"运营模式,其中龙岭院区将继续发挥现有医疗服务功能,而罗岗院区则致力于发展高精尖医疗技术,打造医疗新高地。龙岗区建筑工务署在建设过程中主动攻克各类施工难点,以创建"国优"的高品质工程为标准,全力打造精品工程,为医院发展蓝图的实现提供了坚实支撑。
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罗岗院区效果图
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址重建工程(罗岗)一改传统医院布局模式,开创性地采用“双首层+医疗街”立体布局:巧妙利用北高南低15米的地势,北侧高地直接作为急诊急救首层,救护车可直达二层急诊大厅;南侧低地则通过建造10米层高的架空平台,将普通门诊入口提升至二层标高,无缝衔接地铁出口与公交站台。贯穿南北的50米“医疗街”串联起门诊、医技、住院三大区域,以12部扶梯和8部专用电梯构建高效便捷的垂直交通体系,“横向串联、纵向直达”的三维交通网络将门诊-医技-住院核心功能区的转换距离压缩至50米半径,就医群众从地铁站步行3分钟可抵达各科室。尤为突出的是,急诊大厅与影像检查区紧密相邻,抢救、手术、重症监护等关键区域通过高效动线串联,形成集约高效的危急重症救治体系,使危急患者从入院到关键检查最快仅需2分钟。这一将地势利用、交通接驳、功能串联深度融合的精心设计,将"时间即生命"的理念融入就医路径,生动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疗建设理念,充分体现了龙岗区建筑工务署在完善公共医疗配套设施方面的创新思维和专业追求。
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罗岗院区即将投用
要在仅有2.19万平方米的极限用地上建成12.6万平方米医疗综合体建筑,可谓是面临多重挑战,面对“地下区域硬岩层影响施工效率、机电管线密集布置要求高度精准、行政楼错层悬挑结构与门诊大堂30米超高净空区域需同步满足结构安全与施工质量双重要求”等技术壁垒,龙岗区建筑工务署会同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等参建单位通力协作,项目团队广泛应用创新技术,通过科技赋能破局突围:自主研发"横竖双向支撑功能的内支撑梁转换支墩结构"技术,通过在底板中部设置支墩的方式减少50%支撑梁数量,极大扩展了地下室作业空间;通过BIM技术衔接医院全生命周期建设,组建由医院方、设计院、施工方构成的联合技术攻坚BIM小组,针对性开展各区域净高需求分析深化、屋面设备设施检修和消防疏散二次规划、大型医用设备运输路径预留等工作,为后期运维奠定基础;开发三维VR模拟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分析重点区域医患使用需求,优化医患动线设计,实现功能性与舒适性的有机统一。项目BIM技术应用成果荣获了第四届“新基建杯”一等奖、第三届“智建杯”银奖、第五届“优路杯”优秀奖等多项荣誉。在施工管理方面,龙岗区建筑工务署严格执行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进项目规范化、标准化、工具化、信息化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安全,项目荣获“2023年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2023年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标准化工地”、“2022年度下半年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奖”等多项荣誉及奖项。
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罗岗院区内景
这座医疗综合体的崛起不是终点,而是龙岗区打造“民生幸福标杆”的新起点!未来工务署将继续协同院方优化服务,推动“病有良医”目标落地,为辖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健康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