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改造后。
游泳馆增设无障碍座椅席位。
当体育的激情与城市的活力相拥,一场场震撼人心的赛事,正成为城市发展的高光见证。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十五运会”)与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特奥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盛大启幕,分别于11月9日-21日、12月8日-15日激情上演。作为深圳的体育地标,深圳大运中心经历了一场“蜕变”,全力迎接这两场体育盛会,续写体育荣耀。
全方位升级 铸就重大赛事新高地
深圳大运中心,坐落于龙岗中心城西区,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以其52.05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和29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成为城市东北部的体育明珠。自建成以来,它不仅是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会场,更见证了无数国际国内赛事的巅峰对决,从2020年FINA冠军游泳系列赛到法国超级杯,每一场赛事都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体育印记。
“作为‘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承办城市深圳的重要场馆之一,深圳大运中心场馆已完成改造。将承担游泳、篮球、足球和群众门球项目。”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简称“区文体局”)文体设施规划建设二办负责人夏彦表示,为契合“十五运”高规格要求,深圳大运中心开启全方位改造,该改造工程由区文体局统筹、华润置地代建。
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的LED显示屏改造堪称一大亮点。旧显示屏因使用年限长,分辨率和节能效果欠佳,已无法满足现代赛事需求。经过精心改造,全新的LED显示屏不仅达到国际田联及国际足联的比赛标准,更助力田径场荣获国际田联一级认证。这一认证意味着,在此赛道上诞生的成绩将得到国际认可,此前国内仅有“鸟巢”获此殊荣。如今,该场馆两侧的LED显示屏,一侧实时播放赛事精彩瞬间,另一侧则精准呈现比赛成绩与计时信息,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赛体验。
“针对停车场原先地面空鼓开裂的问题,施工团队进行了重新翻新,并参照商业化风格进行双线设计,不仅更加美观大气,还极大地提高了车辆进出的便捷性。”华润置地城市运营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代建项目负责人王杰表示,施工期间,工作人员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从地面的基层清理,到材料的精确铺设,再到最后的压实处理,每一步都严格遵循高标准规范,保障车辆行驶时的安全与平稳。
此外,深圳大运中心的基础网络也实现了全面升级。全新搭建的WiFi和5G系统,让赛场服务“如虎添翼”。场馆贵宾区和公共区域的装修升级,选用环保且富有艺术感的材料,营造出高端舒适的氛围。重点区域的卫生间更是焕然一新,智能马桶、感应水龙头、恒温淋浴设备一应俱全,空气净化系统让每一次使用都成为舒适体验。
厚植人文关怀精神 构建无障碍赛事空间
“我们对深圳大运中心的场馆无障碍专项进行全面升级,力求保障特殊需求人士能够平等、便捷地参与赛事。我们围绕特殊观众及运动员的具体需求,对观众和运动员流线中的无障碍入场通道、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座椅等进行细致改造,营造全民共享的高品质赛事环境。”夏彦告诉记者。
为满足特殊群体观赛需求,在增设无障碍座椅席位时,改造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模拟分析,充分考虑到场馆的布局、比赛场地的视角以及不同类型残障观众的需求特点。对于轮椅使用者,座椅区域预留了足够宽敞的空间,方便轮椅的停放与进出。
原有的无障碍卫生间存在一些问题,与新国标要求相差甚远。为解决这些问题,改造团队投入了大量精力。他们邀请了专业的无障碍设计专家,对卫生间的空间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将功能房巧妙地转变为独立无障碍卫生间,合理划分区域,设置了宽敞的轮椅回转空间。在设施配备上,严格按照人体工程学标准,选用了高度适宜、操作便捷的坐便器和洗手台,并在周围安装了牢固的安全扶手,方便使用者起身和保持平衡。同时,还对卫生间的照明和通风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卫生的环境。
在停车场区域,无障碍停车位及落客区的增设是一大亮点。这些停车位被设置在距离场馆入口最近且最醒目的位置,方便特殊群体下车后能够以最短的距离进入场馆。同时,在通道沿线和停车位旁,设置了清晰、醒目的引导标识,采用大字体、高对比度的颜色设计,方便进行识别。
王杰表示,“深圳大运中心场馆改造工程已顺利通过省赛事执委会的初步验收,作为深圳市首批获此认可的场馆之一,其升级改造成果赢得了高度赞誉。省赛事执委会对龙岗各赛事场馆的高效推进与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尤其点赞龙岗区赛事场馆的无障碍、信息化专项建设工作,评价其可作为‘标杆’供其他赛区参照。”
深圳大运中心的每一处改造细节,都充分彰显了对体育精神的尊重和对人文关怀的执着坚守。而随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日益临近,这座承载着无数荣耀与期待的体育场馆,正以全新的姿态,张开温暖的怀抱,迎接每一位参与者,准备在体育盛会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人文光芒,续写深圳体育事业的辉煌篇章,成为展示龙岗城区魅力与体育精神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