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2期
(总第八十期)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中期关键年,在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围绕“转型升级、跨越争先”一条主线,实施“高端引领、创新驱动”两大战略,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工业生产稳步推进,消费市场平稳发展,外贸出口逐步回升,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打造“六区一城”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主要指标持续向好
初步核算,2013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3.4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1.2%,2013年以来逐季提升,较前三个季度分别提高2.1、1.5、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25.03亿元,增长13.0%,自1-6月起逐月提高0.2-0.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48亿元,增长11.6%,摆脱年初个位数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75.01亿元,增长14.4%;出口总额299.42亿美元,增长2.1%,从年初负增长正在缓慢恢复。
2013年龙岗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 指标名称 | 计算单位 | 绝对值 | 同比增长(%) | 在全市排名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2143.48 | 11.2 | 总量第三,增速第五 |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 亿元 | 1225.03 | 13.0 | 总量第二,增速第三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475.48 | 11.6 | 总量第五,增速第三 |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亿元 | 575.01 | 14.4 | 总量第一,增速第五 |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130.77 | 8.2 | 总量第二,增速第六 | 
| 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299.42 | 2.1 | 总量第五,增速第六 | 
(二)区域地位逐步凸显
从总量看,在七个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区有4项指标名列前茅,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第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仍为第一。从增速看,我区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比全市平均增速快0.7、3.4、1.0和0.4个百分点。从比重看,各项指标在全市十区中比重不断增加,份额不断扩大,体现了我区区域地位的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全市第一,分别占全市的21.5%和23.0%,较上半年提高了1.4、2.5个百分点。
(三)经济结构日趋优化
一是三产结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02:64.02:35.96,第三产业比重较2012年同期提高0.02个百分点,二三产比例日趋协调;二是投资结构,2013年我区固定资产结构仍以房地产项目为主,但是非房项目降幅收窄、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二者分别占比48.9%和51.1%;三是市场结构,从工业出口交货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销比重达50.4%,我区外向型经济特点已有所弱化,国内市场对工业产品的作用愈加深刻,内需拉动作用增强;四是区域结构,我区各个街道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正逐步缩小,排除特大企业影响,GDP、工业增加值、社零总额等指标各区比重均有所协调发展。
(四)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从GDP来看,2013年我区实现地均生产总值5.53亿元/平方公里,同比提高0.67亿元/平方公里;万元GDP水耗14.98吨,下降14.2%、万元GDP电耗640.55千瓦时,下降9.2%,均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从企业来看,2013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53.1%,是GDP增速的4.7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3.1%,同比上升2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4.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9%,低于总产值增速10.3个百分点。
(五)转型升级深入推进
2013年,我区狠抓汰劣引优,累计淘汰低端企业989家,完成90家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坚持高端引领,共引进项目投资额达716.43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数为56宗,投资额219.14亿元。坚持高端集聚,市3D显示产业园区落户我区,天安数码城三期招商工作圆满完成,26个创新产业园共推出产业用房59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074家。
二、产业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增长快,龙头企业带动强
     2013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731.63亿元,增长13.2%;实现增加值1225.03亿元,增长13.0%,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10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依旧保持着工业大区的地位。
2013年龙岗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

百强企业带动发展。2013年,我区工业百强企业实现总产值2931.05亿元,同比增长14.0%,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5%,拉动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1个百分点。其中,有30%的企业产值在10亿元以上。这100家企业中有9家同时也是深圳市工业百强企业,实现产值2213.00亿元。我区第一大工业企业华为公司继续保持领先,实现产值1800多亿元,增长11.3%,有效带动我区工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2013年龙岗区市百强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速表
| 序号 | 企业名称 | 增长(%) | 拉动百强企业增长(百分比) | 
| 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11.3 | 7.39 | 
| 2 |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61.2 | 1.02 | 
| 3 | 伯恩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 4.1 | 0.08 | 
| 4 | 深圳市神舟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4.3 | 0.08 | 
| 5 | 兄弟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0.6 | -0.01 | 
| 6 | 深圳市康冠技术有限公司 | 17.3 | 0.23 | 
| 7 | 兄弟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4.1 | 0.06 | 
| 8 | 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23.0 | 0.23 | 
| 9 | 意法半导体制造(深圳)有限公司 | 11.1 | 0.09 | 
重点行业贡献率大。2013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始终占据工业行业前三名,合计实现工业产值2990.85亿元,占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0.1%。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仍为我区龙头行业,实现产值2581.96亿元,在区百强企业中占据了37席,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1.7%,重点行业的良好发展稳固了我区工业增长基础。
高新、新兴产业势头强劲。预计2013年我区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9.1%,同比增长13.4%;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6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1.0%,同比增长13.0%。与高新技术密切相关的专利申请量达到12936件,排名全市第三,创新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生产与销售情况良好。2013年,我区监测的16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增长良好,9类产品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增长达3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销售产值3682.94亿元,增长11.2%,产品销售率达98.7%,比2012年同期略低0.5个百分点,生产与销售基本协调发展,企业去库存压力减轻。
(二)建筑业恢复增长
近年来,我区建筑业发展较快,2013年共有建筑业企业74个,同比增加10个;实现产值44.30亿元,增长20.5%,比2012年同期提高20.8个百分点,摆脱2012年各季度负增长态势,但较年初的迅猛增长已有所回落。
注:建筑业统计范围是辖区内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独立核算单位(包括没有工作量的单)。
 2012-2013年龙岗区建筑业总产值与增速图

(三)服务业成长较快
2013年我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70.86亿元,同比增长达10.3%,较2012年提高94.37亿元。其中,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4.52亿元,增长9.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0.4%,其次是批发零售业,总量为163.35亿元,增速最快,达14.3%。2013年我区排名前20的其他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06.66亿元,同比增长34.2%,有19家营业收入超亿元,14家企业实现正增长,其中收入最高的是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深圳)有限公司,超过18亿元;增长最快的是郡通实业有限公司,同比增长4.6倍。
三、社会需求发展特点
(一)居民消费需求稳中有升
2013年,我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48亿元,增长11.6%,自二季度以来逐月攀升,达到2013年最高值。
批零市场旺盛,餐饮逐步回暖。2013年,我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28.85亿元,增长11.7%,占全区社零总额的90.2%;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63.35亿元,占GDP比重的7.6%。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总额中,六大类消费品汽车类涨幅最高,累计同比增长20.8%,其次是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1%,食品饮料烟酒类所占比例最高,达24.4%,石油及制品类仍为负增长态势,下降2.3%。与此同时,餐饮业开始逐步回暖,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6.63亿元,所占比重达9.8%,四季度达到2013年来的最高增长11.1%。
2013年龙岗区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情况表
| 项目名称 | 销售额(万元) | 同比增长(%) | 所占比重(%) | 
|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总额 | 3855004 | 13.0 | - | 
| 食品饮料烟酒类 | 940605 | 7.5 | 24.4 |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127994 | 18.1 | 3.3 | 
| 日用品类 | 72847 | 8.1 | 1.9 | 
| 家电和音响器材类 | 123043 | 3.6 | 3.2 | 
| 石油及制品类 | 472091 | -2.3 | 12.2 | 
| 汽车类 | 513447 | 20.8 | 13.3 | 
文娱类消费增长较快。2013年来,我区文化消费环境不断改善,2013年文博会我区有10个分会场12个园区,占全市分会场总数的23%,包括大芬油画村、宝福李朗珠宝文化产业园、南岭中国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成交总额比上一届同期增长155%。大运中心体育馆则举办了网球赛、篮球赛、音乐节、演唱会、车展等活动,吸引了各地消费者、游客集聚龙岗,居民消费需求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与品味日渐提高。
CPI基本持平,物价保持稳定。2013年,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7%,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涨幅与2012年基本持平。分类别来看,食品类上涨幅度最大,同比上涨5.2%,这主要是由于新鲜食材、在外用膳等价格的拉动,其中在外用膳食品价格受成本增加影响,累计上涨12.3%。其次上涨较快的是居住类,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购房、租房成本均有所增加,累计上涨3.4%。仅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1%。
  
 2013年龙岗区居民消费价格分类别涨跌幅

(二)固定资产投资重回高位
2013年,我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75.01亿元,同比增长14.4%,较2012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回到两位数增长区间。
2013年龙岗区固定资产投资图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缓。2013年,我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281.44亿元,增长30.7%,较2012年同期降低18.3个百分点,较年初的倍数增长已有大幅下滑,所占比重为48.9%,跌破50%大关。其中,完成投资额亿元以上的房地产企业有52个,合计完成投资268.53亿元,数量比2012年增加4个,投资额却减少51.0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增长趋缓是政府严厉调控、城市更新项目周期长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
产业类项目拉动增长。从类别来看,2013年,我区产业类项目共有332个,投资额164.94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28.7%,是拉动投资增长的最大动力。规模较大的产业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与配套建设,如计划投资上百亿元星河雅宝高科创新园,2013年完成投资25.96亿元。产业类中,技改、科技、工业、物流是投资较多的领域。
  
 2013年龙岗区产业类项目投资构成图

各街道完成情况良好。2013年,我区8个街道均顺利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其中投资最多的是龙城街道,共112.82亿元,占总额的19.6%;增长最快的是坪地街道,增长48.7%;超额完成最多的是布吉街道,完成任务的102.1%,各街道均顺利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2013年分街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表
| 街道 | 布吉 | 坪地 | 坂田 | 平湖 | 横岗 | 南湾 | 龙岗 | 龙城 | 合计 | 
| 绝对值(亿元) | 76.03 | 37.19 | 69.71 | 71.71 | 55.95 | 56.94 | 94.66 | 112.82 | 575.01 | 
| 增长率(%) | 11.6 | 48.7 | 42.7 | 6.2 | 5.2 | 35.4 | 5.6 | 4.3 | 14.4 | 
| 完成百分比(%) | 102.1 | 101.9 | 101.8 | 101.7 | 101.7 | 101.7 | 100.7 | 100.7 | 101.4 | 
(三)出口逐步恢复增长
2013年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421.73亿美元,增长4.5%,其中进口总额122.31亿美元,增长10.9%,出口总额299.42亿美元,增长2.1%。年初,我区出口形势为负增长,最低降幅达12.3%,后逐步回升,在1-10月达到正增长,且持续向好,最终增长2.1%。
  
 2013年龙岗区出口总额增长趋势图

2013年,在我区3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7个行业有出口业务,其中出口最多的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13年该行业出口交货值1283.92亿元,增长16.1%;占总产值比重最高的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达99.2%;增长最快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达29.0%。出口下降较多的行业是轻工业,如食品制造业(-70.8%)、纺织业(-47.3%)、化学纤维制造业(-24.4%)。
(四)税收收入增幅回落,财政支出大于收入
税收总收入增幅回落。2013年,我区实现税收收入352.09亿元,同比增长1.7%,较2012年同期降低6.9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所得税降幅较大的影响。企业所得税下降13.8%,个人所得税下降26.8%,与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的营业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6.5%、21.0%、21.3%、26.2%,反映了我区住房销售与租赁市场发展良好。
财政支出大于收入。2013年,我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0.77亿元,增长8.2%,快于税收总收入水平6.5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构成中,除所得税以外的增值税、营业税、区级专享税等税种不仅增长较快,总比重也达到70%以上,因而拉动财政收入的增长。
2013年,我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44.13亿元,增长0.8%,2013年我区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共安全等民生方面,其中城乡社区事务占比达20.1%,比2012年提高4.5个百分点,主要是建设、维护和管理公共基础设施等,教育支出占比达17.3%、公共安全占比达10.3%。
  
 2013年龙岗区财政支出构成图

四、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三产发展慢于二产,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从产业结构看,我区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2013年增加值增长达10.3%,但与我区二产增长11.7%相比仍存在差距,尤其是与二产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2.3%相比,相差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仍在35%左右徘徊,仅比2012年提高0.02个百分点;从内部结构看,目前,我区居民消费仍旧以商品性支出为主,商品批发零售市场较为繁荣,服务性支出虽有所提升,但比例仍不大。这也就影响了第三产业仍为传统服务行业为主,主要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如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1.2%,而满足居民发展需要的公共设施服务、科教文卫、信息咨询等行业发展不够。另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处于低水平阶段,金融业、技术服务、设计创意等行业所占比例较低。
(二)保障房建设进度缓慢
2013年我区共有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达109.14亿元,其中2013年计划投资38.8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2.51亿元,占固定资产总额的比重为3.9%,仅完成计划的58.0%,若按年初下达的任务29亿元计算,则完成任务的77.6%,均低于目标任务。2013年我区财政支出中住房保障支出1.87亿元,同比下降32.2%,比上年减少2.4亿元,降幅扩大15.9个百分点。
(三)企业经营压力大,外迁现象出现苗头
一是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2013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提高6.6%、88.5%,不断挤压企业利润,加上出口需求弱化,企业竞争优势降低,只有寻找经营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搬迁。二是产业空间不断压缩,我区全区新增可建设用地不断减少,部分城市更新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蚕食了不少产业用地,产业发展空间相对不足,部分企业由于生产规模需扩大,而我区产业空间难以满足其要求。三是转型升级清理淘汰低端产业,企业由于不符合相关生产、环保标准,只能进行清退淘汰处理,将低端生产环节迁移至周边或是内地城市。
五、2014年经济形势展望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仍将维持在较低增长水平。世界银行近期上调预期,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3.2%,这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信心。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复苏,就业不断改善,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欧洲各国采取大规模的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整顿措施,显示回暖信号;日本通货紧缩有所改善,出现复苏迹象;新兴经济体仍将保持较好经济增长水平。
从国内环境看,改革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和深化。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增长、调结构与促改革全面统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将重点推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等改革工作,进一步扫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2014年,我区经济发展压力与动力并存。压力在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非一日之功,目前的高耗低效发展模式难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新兴经济增长点培育缓慢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动力则在于特区一体化持续深入,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空间;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与重点片区将带动发展,4G牌照发放使相关支柱行业后劲十足,我区面临发展新机遇。综合来看,2014年,我区经济发展仍将保持稳中提升、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六、对策建议
(一)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夯实转型升级基础
一是巩固特色产业,打造龙岗经济名牌。重点改造提升眼镜、家具、鞋业等传统产业,鼓励与引导传统企业以科技化和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引导传统产品向兼具功能性、艺术性、时尚感的方向发展,引导与扶持传统企业树立自有品牌,提升龙岗区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
二是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二产含金量。按照产业转型升级“1+3”系列文件要求,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华为、比亚迪等大型企业的带动示范,推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关注和培育生命健康、航空航天、军工等未来产业。
三是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高三产比重。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与研发、物流、销售等环节分离,提高各个环节的专业化与精细化程度,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咨询、设计创意等行业。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层次,打造龙岗大道商贸服务走廊,发展现代商贸业,依托大运场馆,发展文化体育、展会展览等产业;以鹤湖新居、园山等景点开展休闲游、民俗游。
(二)加快打造重点片区,形成区域经济新亮点
第一,加快深圳国际低碳城建设进度,打造生态城区。依托国际低碳城,大力引进新能源、生物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等低碳产业,加快对旧工业厂房及老围屋绿色改造,倡导居民采取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实现“产城融合”,低碳发展。
第二,加快推进华为科技城建设,打造智慧城区。推进华为科技城旧工业区改造,保障产业用地;推进交通道路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水平,优化产业环境;引进和集聚相关产业,形成完整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和供应链,加快4G技术应用,提高区域信息化水平。
第三,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园区,打造文化城区。以大芬油画村为平台,促进原创油画产业及配套产业的发展;以宝福-李朗珠宝产业园为中心,发展珠宝设计、加工、鉴定等一系列产业链;以动漫创意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发展动漫设计、教育培训、衍生产品销售等行业。
(三)坚持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加大创新投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加强对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改进与提升,由“引进”到“自主创新”,真正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
其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构建创新平台。加强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实现产研结合,推动深大创新创业中心、中科院深圳现代产业技术创新和育成中心等创新技术平台建设。
再次,优化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一方面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加强服务,确保我区人才队伍稳定;另一方面加强职业教育,以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学院为基地,结合产业需求,培养相关创新人才。
(四)推进保障房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人才吸引力
保障房对改善低收入群体和引进人才居住条件,减轻居民负担起到重要作用,政府部门要加大力度确保项目进度,提升我区民生水平。一是协调各部门工作进度,从规划、审批、设计、施工等一系列环节严格把关,缩短行政周期,减少行政成本,确保保障房项目及时开工入库,及早投入使用;二是多渠道引进资本,不局限于政府投资,加大社会投资比例,激发市场活力,确保资金充足、到位及时;三是创新方式,我区小产权房众多,由于无法出售,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集中购买或租赁的方式,加以改造,用作廉租房、公租房,缓解居住需求。
(五)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激发企业活力
  第一,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管理,建立“宽进严管”的监管模式,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体系,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违反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等违法行业。第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快建设网上行政服务大厅,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推进业务集中办理体系;进一步清理涉企业不合理收费,治理高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第三,推进投融资改革,确保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引导投资进入实体经济,加大社会投融资力度,发展创业投资,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确保企业成长性良好。
  
龙岗区2013年主要经济指标
| 指标名称 | 计算单位 | 2013年 | 比上年增长(%) | 
| 1、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2143.48 | 11.2 | 
|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 | 亿元 | 3731.63 | 13.2 | 
|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 亿元 | 1225.03 | 13.0 | 
|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475.48 | 11.6 | 
| 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亿元 | 575.01 | 14.4 | 
| 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130.77 | 8.2 | 
| 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 亿元 | 144.13 | 0.8 | 
| 8、税收总收入 | 亿元 | 352.09 | 1.7 | 
| 其中:工商税收收入 | 亿元 | 341.73 | 1.2 | 
| 9、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 亿美元 | 6.00 | 3.6 | 
| 10、进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421.73 | 4.5 | 
| 其中:进口总额 | 亿美元 | 122.31 | 10.9 | 
| 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299.42 | 2.1 | 
注:1、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按可比价计算。
2、本文数据均为快报数,不含坪山新区、大鹏新区。
2013年深圳各区主要经济指标
| 项目名称 | 全市 | 罗湖区 | 南山区 | 盐田区 | 福田区 | 宝安区 | 光明 新区 | 龙华 新区 | 龙岗区 | 坪山 新区 | 大鹏 新区 | 龙岗区在十区中排位 | |
| 生产总值(季报) | 绝对值 (亿元) | 14500.23 | 1488.43 | 3206.57 | 408.51 | 2700.30 | 2033.09 | 580.56 | 1309.10 | 2143.48 | 385.12 | 245.07 | 总量第三,增速第五 | 
| 增长率(%) | 10.5 | 9.2 | 12.0 | 10.1 | 10.3 | 11.6 | 15.5 | 4.0 | 11.2 | 13.1 | 3.6 | ||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 绝对值 (亿元) | 5695.00 | 87.37 | 1847.33 | 61.26 | 162.28 | 880.87 | 336.57 | 728.67 | 1225.03 | 228.95 | 136.68 | 总量第二, | 
| 增长率(%) | 9.6 | 8.9 | 12.4 | 8.3 | 7.0 | 11.4 | 17.7 | -1.0 | 13.0 | 14.2 | 0.8 |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绝对值 (亿元) | 4433.59 | 924.38 | 593.79 | 53.31 | 1392.91 | 614.09 | 86.57 | 202.86 | 475.48 | 54.23 | 35.96 | 总量第五, | 
| 增长率(%) | 10.6 | 10.7 | 9.5 | 10.0 | 9.5 | 11.2 | 22.6 | 10.6 | 11.6 | 18.0 | 10.5 | ||
| 固定资产投资额 | 绝对值 (亿元) | 2501.01 | 89.01 | 332.01 | 92.01 | 163.01 | 426.41 | 219.93 | 328.82 | 575.01 | 203.81 | 71.00 | 总量第一, | 
| 增长率(%) | 14.0 | 9.1 | 12.2 | 7.7 | 7.2 | 17.4 | 15.9 | 14.8 | 14.4 | 18.9 | 7.3 | ||
| 外商直接投资 | 绝对值 (亿美元) | 54.68 | 8.61 | 8.79 | 0.25 | 13.74 | 7.91 | 2.88 | 4.21 | 6.00 | 0.92 | 0.06 | 总量第五 | 
| 增长率(%) | 4.6 | - | 19.0 | 2.2 | 4.0 | 18.4 | 4.1 | -16.14 | 3.6 | 0.1 | -71.2 | ||
| 出口总额 | 绝对值 (亿美元) | 3057.18 | 246.13 | 221.10 | 326.79 | 695.90 | 383.86 | 58.85 | 423.89 | 299.42 | 96.10 | 7.64 | 总量第五, | 
| 增长率(%) | 12.7 | 2.2 | 5.1 | -3.6 | 50.2 | 5.6 | 8.5 | -9.9 | 2.1 | 1.2 | -8.2 | ||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绝对值 (亿元) | 1731.26 | 60.08 | 100.10 | 23.35 | 97.03 | 133.61 | 25.94 | 74.10 | 130.77 | 19.19 | 11.51 | 总量第二, | 
| 增长率(%) | 16.8 | 7.3 | 12.4 | 5.2 | 3.6 | 15.1 | 41.5 | 18.2 | 8.2 | 31.7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