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本身没有时效,是随着被公证的对象的存在而存在的。 部分种类的涉外公证书所涉及事实的真实性或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具有可变性,如婚姻状况、未受刑事处分、授权委托等,因此,在申办国内领事认证前,申请人需先核对涉外公证书所涉及的内容是否属实有效。 如公证书已失效,需重新办理公证后再申办领事认证。实践中,有如下3种情况:
(1)公证书中未规定的,有效期由公证书的使用部门单方规定,公证处一般不作规定。一般民事类公证如:出生公证、结婚公证、亲属关系公证、学历学位公证、驾驶证公证等就属于这一类。申请人应该注意向公证书的使用部门咨询公证书的有效期。
(2)公证书中被证明的法律行为或文书规定了有效期的,公证书的有效期和其一致。如:一份《委托书》中规定的委托期限为三个月,那么该《委托书》的公证书的有效期限也为三个月。
(3)公证书中被证明的法律行为或文书也没有规定有效期,但是该法律行为或文书存在不确定状态的,公证书的有效期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经公证的合同,合同双方后来协议解除了合同,那么该合同的公证书就归于无效。又如:经公证的房产赠与合同,因为赠与双方没有及时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后来赠与人死亡,无法过户,赠言合同落空,赠与公证书也无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