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服务 > 社保医保 > 社会福利 > 儿童福利

用爱点亮生命的特殊“妈妈”

  5月14日是5月的第二个周日,也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这一天,很多子女都向妈妈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和礼物。但也有一群特殊的“妈妈”,她们照顾着一群没有血缘关系的孤残儿童,却付出了比亲生孩子更多的爱。值此母亲节之际,记者带您一起走进龙岗区社会福利中心,听听她们的故事……

  护理员:洪“妈妈”爱孩子们,也感受到来自孩子们的爱。一大早就开始以熟练的动作给孩子们喂奶、喂饭、穿衣、洗漱、换尿裤……区社会福利中心的护理班长洪兰告诉记者,这是她扎根社会福利中心17年的护理员的日常。无论昼夜寒暑,她每日“穿梭”在孩子们中间。在她的心中,护理员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妈妈”的责任。洪兰回忆起来到社会福利中心收治的第一个儿童,“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出生便遭丢弃,一发病全身发紫,当时由她和同事轮流陪同,哭闹时便将他抱进怀里,这是我毕业后首次扮演‘妈妈’的角色”。脑瘫、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21三体综合征……福利中心的不少儿童都患有重疾,生活不能自理,需要24小时看护,照顾好他们需要付出比普通母亲更多的努力。但她表示,再苦再累都不怕,最怕的还是孩子生病,看着他们遭罪,心里难受。孩子收拾妥帖后,洪兰带着一群孩子们走进了娱乐场,此时“阿姨”“妈妈”的呼喊声此起彼伏,总有小朋友冲上去拉着她的手。洪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彼此都露出心满意足的表情。洪兰关爱孩子,孩子也用独特的方式回报她。“园园(化名)是个脑瘫娃,一见到我就用脚勾住我不愿放开,安安(化名)是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生病时自然会唤到我‘妈妈’,我不在孩子通过视频唤‘妈妈,快回来’……那一刻,我的内心都被融化了。”如今,洪兰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虽然错过很多照顾亲生孩子的机会,但是她表示,“只要孩子们健康成长,一切付出都值得。”

  特教老师:吴“妈妈”,让每个生命都闪光。“孩子们,先拿出纸,准备画画啰。”在区社会福利中心的义务教育区,孩子们可以接受到特殊教育。“拿起笔、贴个纸、操作玩具、互相交流……患病儿童的学习能力较弱,对于正常动作,他们都非常艰难。”吴老师告诉记者,孩子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足以让她感到惊喜、欣慰。

  “孩子们性格不同、喜好不一,我们要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开发他们的潜能。我们会根据个人情况为他们量身订做学习计划,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其次创设丰富、健康的学习环境……每个孩子都值得去呵护,每一项潜能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开发。”

  一直以来,区社会福利中心高度重视孤残儿童的全面发展。从2004年的第一批特教老师上岗,到2021年2月区特校福利中心分教点的设立,17年的不断探索,中心教育从单一到多元,从独立到系统,成功构建“启蒙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四级全链条教育体系。同时,立足孤残儿童潜能,开发的绘画、手工、舞蹈、乐器演奏等多元兴趣课程,引进的英语、特需青少年体育、沙盘心理治疗等优质教育项目。

  收养安置:王“妈妈”,给孤残儿童“落脚点”。“被领养的孩子要定期回访,成年的娃要有个‘落脚点’……”在区社会福利中心收养安置部,记者看到王部长忙碌的身影。为保障社会福利机构成年孤儿合法权益,鼓励成年孤儿自立自强、回归和融入社会,自2022年1月起,该中心对成年孤儿进行社会化安置并申请发放社会化安置过渡期内相关费用及为其申请安居房。“目前已安置的6名青年有的做会计、有的做汽车美容等等,都在自己中意的岗位上为社会贡献力量。”王部长如是说。王部长表示,为折翼的天使重塑翅膀,帮助他们自信、自立、自强,帮助他们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成人成才成家,这就是这份职业的价值和意义。截至目前,该中心累计安置孤残儿童1156名,送养儿童547名,实现社会化安置12人,代养困境儿童29人。

  在龙岗区社会福利中心这个有爱的大家庭里,有275名“福娃”和163名“特殊妈妈”。她们全天候做好孤残儿童养、医、康、教、置等服务工作,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谐友爱的家;她们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以慈母般大爱,让福利中心275名孩子得以善育、优教、良医、众扶,用温柔而坚韧的巾帼力量为孤残儿童撑起一片蓝天。为此,该中心获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的“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在荣誉的背后,是特殊“妈妈”的坚守和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