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龙岗区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主要成就和2005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五”期末,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分别相当于“九五”期末的2.3倍、2.7倍,占全市的比重分别由11.2%、14.7%提高到18.9%、24.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8.7%上升到46.3%。国地两税总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相当于“九五”期末的4倍。实现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38亿元,增长129.3%。

  城市化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区镇、村顺利完成“镇改街”、“村改居”,12.3万村民一次性完成“农转非”,符合参保条件的原村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改制为股份合作公司,城市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实施两次行政机构改革和三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审批事项减少近400项。完成区属企业改制10家,街属企业改制26家。引入35亿元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引进13家世界500强企业来龙岗投资。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2.6亿美元,外贸出口513.7亿美元,分别是“九五”期间的2倍和2.6倍。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迈上新台阶。规划工作不断加强,策划推动了地铁3号线、精细化工基地、大鹏半岛区域开发、奥体新城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完成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00多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851亿元,是“九五”期间的4.7倍。大力实施“净畅宁”工程和“梳理行动”,全面清查违法建筑,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在全市率先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建一批学校,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区。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公众高尔夫球场投入使用。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基层文化蓬勃发展。大芬油画村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品牌,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鹏所城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建医院15家,社康服务中心47家。有效抗击了“非典”和禽流感疫情。科技三项经费累计投入1.57亿元,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完成“四五”普法任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了社会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区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5万、26万和149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8元,年均增长8.2%。

  在过去五年的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

  第一,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龙岗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必须更有效地突破资源紧缺、基础设施滞后等方面的紧约束、硬约束,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必须更好地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坚决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必须更好地发挥龙岗的后发优势,尽快实现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必须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和城市管理领域的改革。更为关键的是,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推进行政管理领域的改革,以扎实务实的改革创新成效,突破制约龙岗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构建促进龙岗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保障,向改革创新要思路、要动力。

  第三,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建设。基层基础是我们执政的根基,是政府工作的落脚点。必须把基层基础工作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切实把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夯实发展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基层班子和队伍建设,高度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充分调动和发挥好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四,必须高度关注民计民生。必须全心全意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心全意解决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外来劳动者的实际困难,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第五,必须牢牢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一个负责任、有权威、执行力强的政府。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必须忠实地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切实树立起法律权威,依靠法律手段发展经济、管理社会、维护稳定、实现正义。

  第六,必须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由于历史的原因,龙岗的发展相对滞后。但建区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事在人为,只要在思想观念上不甘落后,在工作推进上不甘落后,特别是在精神状态上不甘落后,励精图治,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门心思谋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超越自我,就一定能够不断缩小与先发地区的差距。

  2005年,我们顺利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十五”计划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0.3亿元(含经济普查调整增加的180亿元),同比增长18.5%;工业增加值591.2亿元,增长2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5.2亿元,增长3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3亿元,增长14.8%;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38.3亿元,增长18.6%(可比口径);实际直接利用外资3.7亿美元,增长32.1%;外贸出口总额138.3亿美元,增长17.0%;万元GDP电耗、水耗分别下降3.7%、12.7%。

  (一)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和结构调整,经济质量进一步提高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组团赴欧美开展投资环境和项目推介。全年引进项目846宗,投资总额160.8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超亿元项目33宗,高新技术项目76宗。引进第三产业投资63.8亿元。企业增资扩股75.9亿元。评估工业用地项目53宗,核减用地222.8万平方米。成功拍卖宝龙工业城2宗用地,开创全省工业用地挂牌拍卖先例。

  园区建设有力推进。举办产业发展论坛,明确了我区产业定位和新生-高桥、碧岭-沙坣、金沙-沙田三大工业园区功能定位。正式启动家具、现代家电、新型自行车集聚基地建设。宝龙、坂雪岗等园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积极搭建产学研互通平台。留学生创业园通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28家企业成功孵化出园。龙岗天安数码城正式动工。全社会投入科技研发资金31亿元。申请专利6156项,居全市六区之首。华为程控交换机被评为世界品牌,中华油漆、联创电风扇被评为中国名牌。

  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一期全面开业。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吉之岛等大型商场相继开业。大鹏半岛入选国家地质公园,并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国最优美的八大海岸之一。鹏茜矿、凤凰山入选国家矿山公园。华丽城、丽湾两家高星级酒店正式营业。全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旅游收入29.2亿元,增长21.7%。房地产交易额120.7亿元,增长22.8%。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大芬油画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2.7亿元。积极策划深圳金融后勤服务中心、保税物流中心。

  企业服务进一步强化。全力解决华为、新天下等大型企业后续发展用地和周边环境整治等问题。举办“金秋龙岗”金融座谈会,帮助企业疏通融资渠道。协助用人单位引进各类人才2251名。促成中集东部分厂等一批企业属地纳税。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及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二)全力推进各项阶段性中心工作,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

  城市化转地成绩显著。提前并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转地任务。积极争取市里适度调整转地补偿标准和转地范围,共转地102平方公里,已发放转地补偿款46.8亿元,为各社区划定非农建设用地394.3万平方米。

  违法建筑得到有效遏制。拆除永久性违法建筑795栋,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批准工业类和公共配套类停建违法建筑复工申请173宗515栋,建筑面积179.8万平方米。加大“两规”处理力度,处理率75.7%,发证1万多宗。

  “清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户7274户,取缔“十类”场所3138家,疏导发照36133户,无证无照经营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有力推进。全面落实市人大关于食品安全议案的办理工作。大力整顿工业区食堂。开展查处苏丹红等7项整治行动。认证无公害蔬菜基地28个。

  (三)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轨道交通和路网建设加快。全力争取地铁3号线由市政府主导投资。地铁3号线和深惠路改造工程动工建设。清平高速一期工程及特区内连接段、清风大道建成通车。打通如意南路等3条“断头路”。盐排高速、横坪、龙沙、沙荷路建设加快。

  水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市区两级投入13亿元,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南澳应急引水和大鹏半岛引水支线应急工程建成使用。大鹏、坑梓水厂扩建工程和獭湖水厂工程完工,年供水总量达3.68亿立方米。45个群众饮用卫生标准水普及工程全面完工。龙中等5座变电站建成运营,山厦等3个变电站主体工程完工,年供电能力达1037.5万千伏安。促成龙岗供电局成立,初步理顺了电力管理体制,预计每年可增加税收1亿元。完成东部电厂电力出线、LNG项目征地拆迁任务。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财政投入环保建设资金1.14亿元。认真办理人大1号议案,30座垃圾转运站动工建设,平湖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可供全区连续使用50年以上的大型垃圾填埋场选址初步确定。横岭污水处理厂基本完工。完成龙岗河、坪山河、龙淡河5公里整治工程。淘汰高耗能、重污染企业22家。我区治污保洁工作通过市政府验收。

  旧城旧村改造不断推进。完成旧改专项规划17个、整体改造项目3个,龙岗街道第二工业区通过旧改引入天虹等一批知名商贸企业,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综合整治试点项目6个,完成居民统建试点项目2个。

  政府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政府城域网光纤系统、应急指挥视频系统等信息工程,基本实现市、区、街内外网络平台互联互通。

  (四)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社会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治安保持稳定。全年公检法司系统共投入7.3亿元,增长20%,占一般预算支出14%,其中科技强警投入5189万元。加强出租屋管理,新建院区式小区101个,全区673个院区式小区有237个实现“零发案”。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区刑事发案数下降6.2%。破案率提高7.1个百分点。龙岗公安分局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大接访”先进单位。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对危化品、危险边坡、水库、建筑工地等进行全面排查,对270处重大危险源实施分级管理,及时消除一大批安全隐患。投入1074万元,整治交通事故多发点75个。投入1600万元新建红绿灯、隔离栏等一批交通设施。有效处置了葵涌犁壁石水库重大险情。安全生产事故死伤人数下降24.9%。

  群体性事件得到有效处置。制定实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83个专项预案。平湖应急管理经验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处置30人以上劳资纠纷案件388宗。为劳务工追讨欠薪1.17亿元,动用欠薪保障基金3800万元和应急基金800万元垫付工人工资。全力配合市里妥善处置“天民事件”。

  社区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制定实施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开展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调研。积极推进56个固本强基项目规划建设,市、区安排配套资金6550万元。完成30个社区“星光老年计划”项目。横岗街道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龙城街道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道;南岭社区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六约社区调委会被评为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委员会。

  城管工作得到加强。打击黑诊所、黑网吧等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坪山、坑梓、大鹏、坪地、龙岗街道完成环卫体制改革。中心城新增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96.5%。

  计划生育和武装工作取得新成绩。计生工作综合改革、封闭住宅区计生管理与服务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圆满完成年度计生指标任务,顺利通过省抽查考核。武装工作上了新台阶,区人武部被省评为先进武装部。

  (五)坚持以人为本,一批事关民计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发展。通过新办和改造公办学校,新增学位3800个。38所原村办小学转归政府管理。民办学校财务监管得到加强。新增医院、社康服务中心、诊所37家,床位360张。龙岗中心医院“腕手绞形器”技术荣获“第五届国家专利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文化体育事业亮点纷呈。区文化中心正式启用。首届龙岗区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大鹏所城首期保护工程动工建设。送电影、送书、送法律知识到工厂、社区活动广受欢迎。我区荣获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集体。龙岗街道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有效。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1919个。131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1人以上就业。3172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为719名“农转居”和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免费提供技能培训。推广横岗街道和南岭社区居民自主创业经验,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1.62%。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78家社康中心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开展劳务工合作医疗试点,共有51万人参加合作医疗。

  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区两级安排同富裕资金5417万元,其中2900万元用于帮助欠发达社区解决缴交养老和医疗保险困难问题。区财政投入5000万元用于扶贫奔康项目建设。安排5000万元为原村民一次性补交养老保险金。支持东部三街道开发13个“短、平、快”项目。人均年集体分配在2000元以下的居民小组比上年减少35个,坪地街道全面脱贫。

  关爱行动深入开展。组织关爱劳务工专题调研,着力解决劳务工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安排504万元用于72户特困户扶贫安居房建设补助。积极解决贫困户子女就读、就业问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82宗。区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六)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对20多个行政机构进行职能调整、合并或下放,行政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得到强化。成立体制改革办公室,对全区改革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协调推进。

  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举办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向社会推出污水处理等项目11个,涉及金额36亿元,其中3个已签约,5个达成投资意向,社会资本对龙岗的投资信心大大增强。

  财政体制改革进展顺利。配合市里开展新一轮市区财政体制改革,极力争取市里加大对我区的财政支持,初步确定城市主干道、截污干管、垃圾与污水设施及新建高中等重大基础设施由市里统一规划建设,出口退税负担由市里统筹安排。深入开展区街财政体制改革调研工作。

  企事业改革取得新突破。大力整合供水资源,以市场化手段和股份制方式组建区供水集团。成立社区股份合作公司315家。整合区广播电视台和各街道电视站,组建区广播电视中心。

  (七)规范运作,问责治庸,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全面实施“责任风暴”和“治庸计划”,建立健全责任倒查、部门主办等制度。撤销238个议事协调机构、临时机构及150多项评比表彰事项。完成“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和18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认真落实行政许可法,坚持依法行政,以委托执法形式强化街道办事处的管理权和执法权。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力度,查处失职案件3宗、转地案件7宗、违法抢建案件9宗,完成审计项目63个,查出违规违纪金额5.83亿元。

  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9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分别为54.7%、45.3%;两项议案按计划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办理政协提案193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分别为66.8%、33.2%。在深圳侨报开办龙岗民声专栏,完善龙岗政府在线网站,多渠道公开政务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去年,我区机关事务、档案、保密、侨务、台务、民族宗教、残联、老龄、工青妇等部门,驻龙岗的海关、国家安全、检验检疫、邮政、电信、盐务、烟草、新闻等单位,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区领导班子带领全区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和建设者,向为龙岗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老前辈、老领导、老同志,向驻我区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区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十一五”时期目标任务和2006年工作安排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龙岗效益龙岗和现代化新城区的战略机遇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创新型国际化城市的目标,积极推进特区内外一体化,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向特区外和后发展地区倾斜。国内外的新形势,为我区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我区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城市化改制和转地之后,乡镇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变;在资源紧约束条件下,传统粗放模式向集约化模式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口总量过大、增速过快,水电供应紧张,交通拥堵严重,社会治安和环境压力较大,群体性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频发,社区基础设施薄弱,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及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等。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必须敢于正视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区委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对未来五年发展做了总体部署。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城市化与现代化目标的“双赶超”和特区内外、龙岗区域内“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龙岗在全市总体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把我区打造成为深圳市新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之一,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根据区委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定位,未来五年,在产业发展上,要把龙岗打造成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文化会展基地和生态旅游中心;在城市功能上,要把龙岗打造成为深圳新的城市拓展区和城市中心区之一。重点建设中心城综合服务片区、东部大工业片区、中西部物流片区、坂雪岗高新技术产业片区、东部生态旅游片区、葵涌坝光精细化工片区。

  “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工业增加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万元GDP水耗年均下降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年均下降0.5%。

  在新机遇、新挑战和更高目标、更高要求面前,我们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改革、发展与稳定,外源发展与内源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要重点解决基层基础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城市建设管理,改革与自主创新,和谐社会建设,民主与法治,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行政执行力建设等八个方面的问题。

  五年之计看开局。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各项工作都要实现开门红。根据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市政府四届二次全会和区委三届十一次全会的部署,2006年区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抓产业提效益,抓基层打基础,抓设施优环境,抓改革强动力,抓管理保稳定,抓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GDP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00亿元,增长18%;工业增加值720亿元,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6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亿元,增长18%,预算内地方财政收入35.2亿元,增长12%(新一轮市区财政体制口径);外商直接投资4.1亿美元,增长12%;外贸出口总额155亿美元,增长12%。

  围绕以上目标和要求,今年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公共研发平台和行业服务平台。推进留学生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完成龙岗天安数码城一期工程。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海外留学人员等高层次人才来龙岗创业,帮助解决入户、住房和子女入学等问题。加大“质量兴区”工作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依托重点园区和产业集聚基地开展主题产业招商。推行抓住龙头项目、引来配套企业、深化产业链条的招商新模式。加强项目立项评估工作,加大对产业链缺失项目、三产项目和新兴工业项目,以及大型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的招商力度。加强重大项目的洽谈引进和跟踪服务,全力支持华为、中集、比亚迪、新天下等大型企业的扩建项目和STM后工序项目建设。引导加工贸易向深加工、精加工、高科技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各街道和社区要服从服务于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做到全区一盘棋。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整合步伐。采取多种模式,加快三大工业园区的开发。积极推动精细化工基地、东部海洋生物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加快家具、自行车、家电、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推进优势工业集群发展,大力引进生物医药等新兴高科技产业。开展全区200多个中小工业园区状况的调研,做好园区整合的前期工作。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开展深圳市金融后勤服务中心的规划建设。加快平湖物流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及周边环境整治,抓好引进项目的落实,推动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培育市场。继续跟进保税物流中心项目。在横岗规划盐田港物流后方服务基地。结合地铁3号线和深惠路改造工程,做好城市功能布局。推动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鹏茜和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园山公园、LNG冰雪世界等项目的开发。推动下沙片区、百亭园的规划建设。制定扶持酒店业发展的政策。力促碧湖皇冠假日酒店、百合酒店年内开业。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和滨海观光旅游。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用好用活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快大芬美术馆建设和大芬油画村旧改步伐,做好第二届文博会大芬油画村分会场的相关工作。抓好大鹏所城的保护性开发,整合鹤湖新居等客家围屋资源,打造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亮点。积极争取建立大鹏半岛文化产业集聚基地,配合市里跟进南澳新大影城的引进工作。支持区广播电视中心与市广播电视电影集团的合作。大力发展印刷、影视传媒、动漫、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做好深圳高交会馆搬迁建设工作,推动会展业发展。继续推进公共文体设施产业化运营,推动大型文体活动的市场化运作。

  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完善碧岭农科园配套设施,力争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创新产业基地。继续开展杂交水稻、转基因棉、转基因花卉等特色项目的开发。整合区内其他农业园区,打造高科技农业和都市特色农业,积极发展海洋渔业。

  大力扶持民营经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政府现有资助资金,改进投放方式,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开发产品,创立品牌,拓展市场,扩大规模,做大做强。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节约型政府,推动全社会节能、节水、节电。建立产业退出机制,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引进开发成熟的循环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培育一批资源节约型企业。开展雨洪利用、中水回用、太阳能利用等方面的试点工作。

  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非法传销等商业欺诈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引导。抓好税收征管与服务,加大税法宣传力度,促进企业依法纳税。继续推动生产或经营地在我区的企业属地纳税。

  (二)全面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理顺区、街、社区管理体制。按照“重心下移、权责统一、费随事转”的原则,调整和划分区、街、社区的管理权限和职能,将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开支列入财政预算,保障社区工作经费。城管、劳动、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执法力量向基层倾斜,建立街道联合执法协同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建立健全社区工作机构。区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要加强指导,各街道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抓好社区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社区综合体制改革,上半年各街道要开展设立社区工作站试点,力争年内基本完成组建工作。做好大社区分设的相关工作。加强社区班子建设,保持社区干部队伍的基本稳定,将政治上靠得住、基层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安排到社区工作站任职。认真解决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

  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完善社区工作机制,确保人口、计生、治安、人民调解、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租屋管理等基础工作的落实。推进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五五”普法和“五进社区”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支持社区建立志愿者队伍。积极探索社区物业管理新模式。落实区街领导和机关部门包点联系基层制度,将社区建设成效纳入部门、街道年度工作考核范畴。

  加大社区投入。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固本强基项目统一规划、统筹解决。年内安排财政资金4亿元,集中建设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对经济欠发达社区适当倾斜。力争3-5年内全面改善社区的硬件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新开发小区必须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引导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制定实施扶持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集体经济转型模式,盘活呆滞资产,规范财务管理,创建投资平台,指导社区用好转地补偿资金,鼓励参与旧城改造、物业管理、实业投资。全面培训社区管理人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推进同富裕和扶贫奔康工程。推动东部地区生态补偿政策的落实。加大对东部街道基础设施的投入。年内安排5000万元用于扶贫奔康工程,重点在欠发达居民小组安排项目,完成项目30个。开展对同富裕和扶贫奔康工程的绩效评估,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

  (三)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完善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体系、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城市建设规划与“十一五”总体规划的衔接。抓紧做好我区3-5年城市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规划编制和年度实施计划。加快12个重点片区法定图则编制工作。积极配合市里做好奥体新城的规划建设。积极发挥区规划委员会的作用。

  推进轨道交通和路网建设。年内市、区安排43亿元用于路网建设。加快地铁3号线建设和深惠路改造。平吉大道等17条道路要全线贯通。横坪路、沙荷路要完成年度建设计划。做好龙坪路、平大公路等8条道路前期工作。打通吉祥南路等20条断头路,完善路网微循环。配合做好杭福深铁路规划建设的相关工作。

  建设一批水电气设施。加快建设径心水库扩建工程,动工兴建清林径水库引水调蓄工程。完成平湖苗坑水厂和52个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建设。配合市里推进大鹏半岛引水支线、坝光引水支线、东涌水库工程建设。加快福华德电厂、钰湖电厂二期、东部电厂一期建设,广东LNG接收站和输气干线工程、22万伏新南变电站年内投入运营。完成天然气转换利用工作,实现与特区内同步使用天然气。

  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市、区计划投入1.96亿元。加大龙岗河、坪山河、布吉河治理力度。确保横岭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推进布吉草埔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坪山上洋二期、平湖水贝等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动工兴建坪山河截污干管工程。做好37座垃圾中转站的规划建设。积极配合市里建设大型垃圾填埋场,争取“十一五”期间实现全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确保平湖垃圾发电厂二期工程6月点火。加快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理基地。

  高标准推进旧城旧村改造。完善旧改模式和政策,着力研究解决旧改中的问题。加强旧改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把关,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确保公共配套设施到位,促进产业发展。完成横岗志健广场等3个旧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横岗大厦片区等旧改项目。开展坂雪岗等旧改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平湖新村等3个居民统建项目。

  抓好重大项目拆迁安置工作。针对拆迁安置面广量大、难度空前的形势,抓紧制定适应城市化要求的拆迁补偿安置办法。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提高拆迁安置工作效率。重点做好地铁三号线和深惠路改造工程、奥体新城、坝光精细化工基地、三大工业园区的拆迁安置工作。

  (四)大力推进各项改革,不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政府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上。建立健全政府决策咨询制度,完善公示、听证制度。深化非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探索建立行政执法与司法相衔接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执法的作用。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通过招标采购等外包服务方式,切实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制定新一轮区街财政体制方案,财力适度向街道倾斜。通过财政转移、政策倾斜、产业扶持等措施,推动街道职能转变,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推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试点,细化部门预算,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融资改革实施细则,加强项目策划,拓宽融资渠道,年内力争推出15个项目,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

  抓好区街企业改革。年内完成4家区属企业改制。完善企业经营目标考核体系。支持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加快街属企业改制步伐,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用地、债权债务和员工安置问题,力争3年内全面完成改制工作。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使用和处置行为。推行产权统一登记和收益集中上缴制度。制定经营性国有资产剥离办法。加强公务车辆、政府物业管理。

  (五)大力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全面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以城中村整治为突破口,抓好社区环境整治工程,进一步深化环卫体制改革,初步实现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运作,将规范作业延伸到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庭院、每一块绿地。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程,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积极推进生态区创建工程,加快建设龙城、八仙岭等市政公园,新造城市生态风景林782公顷;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完成7家矿场的覆绿。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打、严防、严管相结合,开展“平安龙岗”创建活动。重点对八类暴力犯罪、两抢两盗犯罪、有黑恶苗头的犯罪分子,实行重兵围剿,精确打击。巩固“院区式管理-网格化巡防-电子围墙网”立体式防控体系,新建院区式小区50个,电子监控探头要达到5万个。强化对城中村、出租屋和无固定职业人群的动态管理。加快警务体制改革,把更多的警力充实到一线。

  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信访责任制,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全面推广“六约模式”。提高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社会安全、舆情事件的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处置劳资、房地产、物业管理纠纷等方面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抓好动植物检验检疫及禽流感等疫情防控。

  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强化行政领导安全生产警示问责制。对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推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强对“三无”工厂、“六小”场所、公众聚集场所、危险边坡等场所的整治,强化对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等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坚决清理简易电梯。加大安全基础设施投入,安排1600万元为各街道购置11 台消防车。加强街道消防站和消防栓建设。抓好宝龙、坂雪岗公安消防中队筹建工作。

  抓好交通综合整治。切实做好地铁3号线和深惠路改造的交通疏导工作。大力整治155个交通事故多发点,完善护栏、信号灯、电子眼等交通设施,加强路名和道路标志牌管理。建立健全交通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加大对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规范运输市场。进一步完善公交规划,优化现有公交线路,加快推进特区内外公交一体化。抓好公共停车场站规划建设。

  加强人口管理与服务。认真落实市政府“1+5”文件,明确区、街、社区三级人口管理责任,增强基层力量,初步形成人口管理长效机制。将人口指标列入街道、社区考核内容。深化人口和计生工作综合改革,加强计划生育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争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做好“清无”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全面完成“清无”任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防止“回潮”现象发生。进一步办理落实市人大食品安全议案。完成五大食品安全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其中大中型工厂企业食堂整顿任务要完成30%,解决30%以上工人的安全用餐需求。严厉查处非法诊所和制售假劣药品行为。

  严格土地管理。明确区、街、社区三级巡查责任,加强对已转国有土地及果树、青苗等地上附着物的动态管理,坚决遏制违法建筑发生。落实集体返还用地、非农建设用地和未建房户统建用地。对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全面的调研和梳理,提出妥善解决办法。加强对基本生态控制线和海域使用的管理。

  (六)高度关注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缓解结构性学位不足问题。投入基建资金1.5亿元,新建坪山高中,扩建平冈中学,开展布吉坂田九年一贯制学校、新亚洲学校扩建的前期工作。新增公办学位3300个。加强民办学校监管和引导,促进民办学校的标准化建设。

  切实加强医疗卫生工作。年内安排1.46亿元,用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龙岗中心医院门诊急诊大楼、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和妇幼保健院二期建设。加快推进区卫生监督大楼建设。规划建设区中医院。新建20个社康服务中心,试行廉价医疗保健服务。加快各街道卫生监督分所建设。做好职业病防治和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强化医疗市场监管,严格规范医疗收费。积极探索医疗体制改革。

  推进文体事业发展。加快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办好国际女子网球挑战赛和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争创省文化先进区和体育强区。深入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居民文明素质。

  突出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区劳动就业服务大楼年内投入使用。加强对城市化“农转居”居民的后续教育,积极推进户籍青年普及高中学历教育,加强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引导本地青年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做好权益保障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实施关爱外来劳动者工程。加强企业分类监察和网格化管理,建立欠薪企业“黑名单”曝光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完善街道外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扩大外来劳动者工伤、医疗保险覆盖面,探索推行适合外来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转居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得到落实。做好法律援助、医疗救助、爱心助学工作。积极帮助特困户解决住房难问题。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慈善事业。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三、实施“责任风暴”和“治庸计划”,建立健全政府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行政执行力

  没有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再宏伟的目标也会落空。我们必须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认真落实市政府“1+6”文件,强化问责治庸,建立健全政府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健全协调有力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责任制,强化分管领导的权威,明确分管领导的职责。全面实施牵头单位主办负责制,加强沟通协调,做到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加强调查研究,真正沉下去,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做到上下互动,狠抓落实。

  实行可考核的目标管理。结合《公务员法》的实施,制定岗位说明书,量化细化岗位责任。把政府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每一层次、每一职级、每一岗位。

  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实施专项督查、重点督办、情况通报等制度,树立督查权威。各街道、各部门要加强自查自督,每季度向区政府报告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区政府督查和监察部门全面跟踪,及时督办。区政府领导每季度召开一次分管工作督查会。每半年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健全部门绩效评估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实行严格的责任倒查和行政问责制,对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坚决按规定进行问责。

  加强反腐倡廉。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认真实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提高工程招标和政府采购透明度,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强化干部廉洁自律,形成干净干事的良好政风,努力打造阳光政府。

  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的质询和政协委员的问政,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及时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全力推动政务公开,办好“区长专线”、“区长信箱”和龙岗政府在线网站。向社会和公众公开一切不涉密的政府信息。建立新闻媒体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机制。继续办好龙岗民声专栏。

  各位代表,时值初春,万物充满了生长的渴望,我们同样豪情满怀,充满着对龙岗美好未来的深切渴望。我们都生逢其时,有缘相聚在龙岗这片热土上,能把自己的追求,同龙岗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并竭尽全力为之奋斗,这是我们的荣幸,更是我们的责任。为了龙岗的美好明天,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众志成城,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我深信,有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有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把美好的蓝图,把所有郑重的承诺,变成真正的现实。我们一定能在龙岗这片广阔的热土上,成就新的伟业,创造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