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龙岗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25日在龙岗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代区长  姜建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龙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和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迎办大运会等重大机遇,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较好完成“十一五”主要目标和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较大成绩。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2010年达到1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2010年达到1142亿元,增长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3%,2010年达到632亿元,增长19.3%;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9%,2010年达到302亿美元,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2010年达到395亿元,增长18.7%;工商税收总收入年均增长26.5%,2010年达到356亿元,增长21.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4%,2010年达到97亿元,增长24.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9%,2010年达到2.8万元,增长9.1%。
  ——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23.9%,2010年达到2586.6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每平方公里产出GDP从2005年的1.1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1亿元,万元GDP水耗、电耗分别从2005年的39.7吨和1162.4千瓦时,下降到22.5吨和912.4千瓦时,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15.3%和35.5%。
  ——城市功能实现较大改善。市、区累计投资1080亿元,建设基础设施项目625个。完成重大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159个,总投资182.9亿元,地铁3号线龙岗段、深惠路改造、北通道、盐坝高速等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完成,全区道路总里程达1347公里,交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大运中心“一场两馆”和大运村即将竣工,大运新城初具规模。完成222.8公里截污干管、800公里供水管网改造、72个公园、144座垃圾转运站等建设,每年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51天,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8%。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新建、改扩建50所中小学,改造41所原村小,新增公办学位3.84万个;新增192个医疗机构,增加病床1470张,常住人口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建19个图书馆分馆,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296万册;居民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2%以内;社区股民人均集体分配增加65.8%;新增社会组织307家,设立社工岗位154个。
  ——政府自身建设扎实推进。开展行政绩效考核,实施政府“效能倍增”计划,设立区长公共服务质量奖,实现全程网上政府采购,实行街道部门预算。办理重点人大代表建议29项、建议429件,政协重点提案12项、提案810件,代表和委员满意率、基本满意率均达到100%。
  5年来,我区人民武装、侨务、台务、民族宗教、机关后勤、档案、史志、机要保密等部门,以及驻龙岗的海关、金融、检验检疫、国安、邮政、电信、药监、烟草、盐务、地质、新闻等单位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2010年,我们全面贯彻区委四届二十二次全会和区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的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句号。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1.6亿元,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945.3亿元,增长12.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2.1亿元,增长14.1%;工商税收326.2亿元,增长22.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9.5亿元,增长24.9%;出口总额250.6亿美元,增长14.9%。
  (一)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1.政策引导力度加强。出台《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以及4个配套文件;修订区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区科技发展资金由7500万元提高到1亿元;实施企业注册登记财政奖励和属地税收增长激励措施;通过金融杠杆放贷等多种手段扶持企业(项目)677家(个),金额4.73亿元;清理淘汰低端企业1209家;推动34家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
  2.重大产业项目引进势头良好。新能源产业基地、比亚迪铁电池产业基地等26个重大项目开工;中南国际集团等18家企业总部落户,航天科工、珈伟、兆驰等30个重点产业项目选址工作加快推进;高交会成功签约28个重大项目。
  3.自主创新基础不断夯实。引进公共技术平台2个,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开展百家自主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和“自主创新型企业20强”评选,推进中小科技企业导师计划,完成两批50家企业配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5%;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总数达到91家。
  4.社区经济转型取得实质性成果。出台扶持社区经济转型发展28条措施,84个社区集资6亿元参股东部过境高速,9个社区集资4000万元参股国安村镇银行,全区社区集体收入提高8%。
  5.服务企业促转变活动深入开展。实行区领导挂点服务重点企业制度,全年共帮助60多家重点企业解决100多个问题;加强统计执法,对亿元以上企业和街道20强工业企业进行监测跟踪。
  (二)经济增长更趋均衡
  1.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扩大。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加快项目审批和拆迁,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基数较大的基础上增长14.1%,占全市27.4%。
  2.内需作用更加突出。举办首届龙岗购物节和第三届深圳滨海休闲旅游文化节;引进深圳首家村镇银行总部和华润万家、沃尔玛、天虹等5个大型商业网点,以及宝马4S店和奔驰专卖店;举办工博会、商交会、设博会和大芬油画博览会,组织企业参加西洽会、电博会等10多场国内展会,成交额200多亿元,内销比例超过50%;新增4个文博会分会场。
  3.外贸出口稳步回升。组织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外销展会,帮助企业解决通关、融资、合同审批等方面的困难,鼓励企业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大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出口增速比上一年提高22.9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达55%。
  (三)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1.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北通道提前通车;地铁3号线龙岗段开通运营;深惠路改造、龙翔大道改造、水官高速改扩建、丹平路一期、南通道、碧新路建设以及厦深铁路拆迁基本完成;沙荷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99个交通“短平快”项目,切实改善布吉片区交通环境,推进平湖、横岗、龙岗、坪地4个片区的交通综治工程;敷设截污干管54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8座;完成平湖垃圾焚烧厂废气治理升级改造;8座变电站投入使用。
  2.城市更新力度明显加大。实行区领导挂点重点城市更新项目制度,率先出台拆除重建类项目推进政策,举办城市更新项目推介会。87个项目列入市计划,28个规划获批,11个确认改造主体,10个已开工,开工项目占全市一半;推动市里将坂田片区确定为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完成深惠路沿线旧改范围内150万平方米建筑物的拆迁,整治和搬迁459家五金、建材、汽修等门店;开展115个城中村综合整治,22个已完工。
  3.市容环境实现较大提升。对深惠路、龙翔大道、广深铁路以及各街道一条主干道等17条街区实施严管;刷新建筑物4223栋、立面324万平方米;完成132条主次干道的绿化改造和5.8万公顷的林相改造抚育,建成88公里区域绿道,占全市近1/3;465个以消防整治为重点的城中村综合整治提前一年完成。
  4.土地整备加快推进。平湖金融产业基地一期土地整备已完成,二、三期已全面展开,共整备土地1平方公里;坝光拆迁完成90%,核心区搬迁基本完成;下沙片区完成拆迁签约61%;鹅公岭片区完成80%房屋进场查账评估;高桥片区完成63%的测绘;选定14个10万平方米以上的旧工业区进行升级改造试点;完成79宗已批未建地清理处置;成立城投公司,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城市建设机制。
  5.城市规划研究更加深入。启动龙岗中心区发展战略研究,完成《龙岗区整体城市设计》、《龙岗中心城中轴线改造规划设计与行动计划》、《体育新城北区改造规划研究》等编制;高桥新兴产业园区、华为科技城、平湖金融产业基地等规划研究基本完成;坪新清(高桥)产业合作示范区的策划研究引起各方关注。
  (四)民生福利水平明显提升
  全区财政性社会公共事业及民生福利支出85.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3.76%。
  1.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新开办、改扩建9所学校,新增公办学位7500个;公办学校正临编教师比提高到8:2;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暂行办法》;投入2000万元,强化校园安全防范;高考大专以上上线率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成功通过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评估。  
  2.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稳步发展。市第三人民医院投入使用,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基本完工,区中医院、宝荷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二期以及7家街道医院改扩建等一批重大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探索社会资金参与卫生事业建设,龙岗中医院与平安信托签订合作协议,龙城医院与葵涌医院合作事宜有序推进;顺利通过省、市计生考核;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3.文体事业取得新成绩。南澳文体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大鹏文体中心主体结构已封顶;新建3个劳务工图书馆分馆,新增15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机;完成大鹏所城一期、鹤湖新居一期等保护修缮工程;组织电影公益放映4580场,举办公益展览和讲座1000多场次;开展系列迎大运群众性体育活动,成功举办区第三届运动会;完成43万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4.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成效明显。促进7163名户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居民登记失业率为1%;新建3个职业训练基地;568套保障性住房已竣工;启动敬老院“公办民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各社区;新增社工岗位70个,启动社工服务项目试点;成功通过市对我区争创省“双拥模范区”五连冠考核;残疾人康复服务实现全覆盖;“双到”扶贫和对口帮扶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引进人才1万多人,创建区以来新高。
  (五)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1.信访维稳形势平稳可控。区级大综管(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信访大厅建成启用,23个部门开展一站式接访;实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程,总结推广“赐昱模式”;积极推行重大事件社会稳定综合风险评估机制,推进人民调解组织和大调解体系建设,500人以上企业和成熟物业小区人民调解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5%和78%;信访总量和群体性事件分别下降45.7%和59.4%。
  2.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大力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获评市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大会战先进区;刑事警情和“两抢”警情分别下降9.8%和51.7%,刑事警情降幅位居全市前列,八类暴力案件占刑事案件比重为7.7%,创建区以来最低水平。
  3.安全生产监管全面强化。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创新开展标杆企业建设、分类分级管理达标活动,实施黑名单制度,推进安全生产底图建设,顺利通过市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验收,安全生产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9.6%和11.2%。
  4.查违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完成查违体制改革,开展查违专项行动和违建申报普查登记,拆除违建栋数和面积分别上升59%和20%,顺利通过国家和省土地执法检查,对查违不力的3名处级干部免职处理,行政或刑事拘留15名违建当事人。
  5.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深入开展“清无”行动,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户1.7万户,完成7家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在全区26个主要农产品市场和屠宰场建立电子监控系统,全省首创电子出证溯源管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运输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六)迎办大运工作有序推进
  龙岗承担的17个大运场馆建设或维修改造工作正抓紧推进,大运自然公园首期和龙城公园二期基本完工,龙岗河干流综合整治一期工程进展顺利,其他迎大运工程年度任务全面完成;龙岗赛区委员会、赛会职能工作团队、场馆行政保障团队、场馆内部运行团队和闭幕式外围保障团队完成组建,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大运安保、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应急演练等平安大运建设扎实推进;大运会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取得较好进展;“迎大运创文明树新风”、大运会倒计时500天、倒计时一周年等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大运氛围日益浓厚。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鼎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龙岗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体市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向驻区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龙岗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社区经济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二是经济增长缺乏大项目支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压力较大。三是城市功能、形态、管理水平与原特区内还有不小差距,特区一体化任重道远。四是社会建设仍需大力推进,民生需求与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之间矛盾较为突出,公共安全面临较大压力。五是财政平衡压力巨大,刚性支出逐年增多,发展资金筹措难度增大。六是行政效能和政府执行力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事关全局,影响长远,需要我们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基本思路
  各位代表,“十二五”对龙岗来说既是一个更加充满机遇的时期,又是一个更加充满挑战的时期。特区一体化是龙岗继城市化、大运会申办成功后迎来的又一个意义更重大、影响更深远的历史性机遇,必将大大提升龙岗在全市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必将大大加快龙岗的经济社会转型,必将大大加速龙岗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同时,“十二五”时期,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经济面临加快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城市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与底子薄、欠账多的现状形成巨大反差;社会建设面临群众诉求多元化和社会矛盾复杂化交织的新形势,维护稳定、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市委市政府对加快特区一体化寄予厚望,市民群众对特区一体化充满期待。抓住特区一体化机遇、实现龙岗跨越式发展,是时代赋予全体龙岗人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认真贯彻市委五届五次、五届六次全会和市“两会”以及区委四届二十六次全会精神,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抓住特区一体化机遇,瞄准“深圳质量”新标杆,坚持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低碳发展、安全发展、人本发展,着力提升城市功能,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动低碳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规划建设“两线五区十大产业基地”,初步实现与原特区内一体化发展,使经济更有效益、城区更具品位、生态更加美好、民生更为幸福,努力把龙岗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
  到2015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26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1%左右;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1:59.9:4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万元;万元GDP水耗低于21立方米,万元GDP电耗低于800千瓦时。
  未来5年,政府工作将主要围绕“五个着力”展开:
  (一)着力提升城市功能,推动城区面貌显著改观。坚持以高标准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全面加快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城市更新和市容环境提升,重点推进深惠路沿线、规划中的地铁16号线沿线等“两线”,以及大鹏半岛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坂田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中心城及大运新城片区、宝龙工业园区、坪新清(高桥)片区等“五区”的规划建设,努力打造功能完善、品质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区。
  (二)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优势传统产业,重点规划建设华为科技城新一代信息产业、大运新城商务产业、宝龙新能源产业、坪新清(高桥)产业合作示范区、平湖金融产业、坝光新兴产业、下沙滨海旅游度假区、李朗现代物流产业、西部文化创意圈、东部现代农业等十大产业基地,打造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到2015年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5.5%;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扶持和促进民营科技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校和研发机构在我区布局,加速推进产学研合作;新增一批高水准的创新企业孵化器和科技企业加速器,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实施优才工程,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吸引、留住、用好各类人才。
  (四)着力推动低碳发展,打造绿色宜居城区。突出节能减排,把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产业发展布局的重要依据,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准入制度,到2015年清洁能源利用比重达到50%以上;抓好环境治理,到2015年,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超过87%和9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加强生态建设,建成各类公园34个、城市和社区绿道223公里,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幸福龙岗。坚持包容性增长,推行社会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新增4万个以上学位、3000张以上病床;人均文化设施使用面积达0.25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设施达1.5平方米;户籍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筹建保障性住房3万套;公共交通分担率达47%,公交覆盖率达90%以上;社工人数达500人,每万名户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400张;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在80宗以下,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在0.16以下。
  各位代表,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令人振奋,任务光荣而又艰巨。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苦干、奋发有为,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实现。
  三、2011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我区发展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期盼已久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大运会办成一届“更精彩、更成功、更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是深圳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也是全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大运会作为大型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参加人数规模大、竞赛项目和场馆数量多,组织程度之高、工作之复杂、难度之大,对深圳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做好迎办大运工作是全市上下共同的责任,龙岗作为主场馆所在地,承担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现在距离大运会开幕只有199天,整个迎办工作进入了最关键、最艰苦、最紧张的攻坚阶段。从现在起,必须更加紧张起来,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大的努力、更细致的工作,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时时刻刻以大运会即将举行的紧迫感,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大运会成功举办提供坚强的属地保障。
  大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事,更是一次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机遇。我们要学习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通过举办重大活动和重大体育赛事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经验,借助大运会的筹备和举办,加快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加快推动社会管理的加强,真正把迎办大运的过程变为全面深入的惠民工程,让迎办大运的成果切实惠及广大市民群众,为深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标兵作出应有贡献,为创造“深圳质量”、为全面实现特区一体化、为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左右,出口总额增长12%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万元,增长9%;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万元GDP电耗、水耗均下降3%。为此,我们将大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做好迎办大运工作
  1.高质量完成场馆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加快进度,确保新建场馆和维修改造场馆按时完工,保证场馆的设计理念、工程质量、场馆功能符合大运会比赛要求。加快场馆周边道路、市政配套设施和城市景观建设,力争为大运会提供一流的城市硬件环境。
  2.高效率做好赛时保障工作。落实场馆运行规范,完善场馆运行团队组织框架、工作机制和技术系统;充分利用测试赛,检测场馆、设备等硬件条件和场馆运行程序,磨合场馆团队,锻炼工作队伍;做好场馆运行、外围保障和城市运行的有机衔接,抓好赛时交通、住宿、餐饮、医疗、商业服务、志愿服务等保障工作,确保赛时不出任何纰漏。
  3.高标准开展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做好城市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作,特别是要抓紧搞好场馆周围、交通要道、重要商业街区、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的环境整治,彻底消除街道、社区脏乱差现象,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美丽有序的城市环境。
  4.高要求推进平安大运建设。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按照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细之又细的要求,认真做好赛事举行期间的各类预案,细化每一项措施,不遗漏任何角落,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大运会筹备和举行期间不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重大暴力恐怖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恶性刑事案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确保大运会的绝对安全。
  5.高目标营造人文大运环境。大力开展社会文化环境优化、公共秩序优化、人际交往促进、窗口行业服务提升、城市和社会志愿者服务等行动,着力克服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中存在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和现象,从改正小毛病抓起,革除陋习,树立新风,使大运会成为提升市民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载体。
  (二)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抓好产业项目引进、落地和建设。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今年省里将要开展的针对中央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完善企业注册登记财政奖励办法和属地税收增长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区、街和各部门招商工作的积极性。健全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和拆迁快速推进机制,推进重大项目快选址、快审批、快建设、快投产。加快推进去年集中开工的26个重大项目建设,限期解决珈伟、兆驰等30个重大项目的用地问题,做好去年高交会28个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完成引进实益达、元征、通产丽星等企业总部的后续工作,着力引进已在我区设厂的企业总部。推动5家企业进入上市快速通道。
  2.加快推进十大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加快岗头天安数码新城和星河雅宝低碳创新及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总部基地建设;启动龙城工业园总部大楼建设和园区升级改造,完成百达厂的综合整治;加快推动宝龙新能源产业基地详细蓝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优惠政策等内容的审批,完成部分项目土地出让;研究制定高桥产业合作示范区产业规划,引进一批高端项目;力争深圳烟草新物流中心项目和深圳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年内动工建设,平湖物流园区5个项目主体建成;加快推进金融产业基地二、三期土地整备及配套道路拆迁和建设,争取20多家有意向的金融机构或金融关联企业进驻;完成坝光新兴产业基地核心区整体搬迁,研究确定产业定位;基本完成下沙片区拆迁,加快安置小区建设;打造坂田手造街、中新国际创意设计产业园以及一批文化创意产业街区;启动大鹏生态创意农业园建设,争取引进省农科院、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华大基因设立研发机构,力争将碧岭农科园打造成国家级农业创新科技园和科普教育基地。
  3.加大土地整备力度。成立区级土地整备领导及办事机构,设立土地整备专用资金,建立以产业规划为导向的土地整备新机制。继续对全区应转未转、政府储备用地、长期闲置用地、工业园区用地进行全面清理。完成宝龙园区炳坑老村、体育新城二期、华为全球会展中心项目、平湖鹅公岭工业区拆迁,加紧推进高桥片区、坪地街道片区的土地整备。创新城投公司运作模式,加强投融资平台风险管理控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争取年内融资45亿元。
  4.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新增区级公共技术平台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设立海洋生物新技术研发和中试平台;推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育成中心、中国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市环保重点实验室等落户。继续实施优才工程,改进人才服务模式,安排专项资金,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和供给,加大对博士后工作站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资助和支持,打造高端创新团队。
  5.扎实推动社区经济和区属企业转型发展。建设社区经济信息网,搭建股份合作公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每个街道选取2个以上社区经济转型试点项目,引导社区参与投资经营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的营利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共服务项目,继续鼓励股份合作公司与区内骨干企业联动发展。促进解决社区物业确权等历史遗留问题,鼓励社区采取多种形式提升物业档次。完善股份合作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按照“产权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规模集团化”,推进区属企业战略重组,在保障民生和公共服务配套领域做大做强。
  6.进一步加大低端企业清理淘汰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安全生产、环保、劳动、社保等硬约束,清理淘汰2000家高污染、高耗能、低信誉企业。组建来料加工转型升级服务中心,推进100家以上“三来一补”企业不停产转型为法人企业。上半年完成全区工业企业普查,督促生产性个体工商户转型为法人企业。严格执行租用厂房项目准入制度,把有限资源向大项目和成长性产业倾斜。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和清洁生产工作。
  (三)加快推进以重大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城市建设
  1.启动和完善“两线五区”高水平规划研究。认真做好《地铁3号线(龙岗段)沿线规划控制指引》;开展坪新清(高桥)片区的发展规划研究,完成16号线规划前期研究以及华为片区城市更新规划研究;编制中心城和大运新城北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与行动计划以及宝龙片区详细规划;深化大鹏半岛规划研究,抓好西涌发展单元规划,设立规划展厅。
  2.加速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红棉路、水荷立交完成建设,沙荷路西段开工,龙翔大道东延段完成前期工作;地铁5号线如期开通;配合推动厦深铁路、博深高速等项目建设;推进银坂大道、布龙路龙岗段、龙凤大道、丹平路二期、恒心路等道路建设和梅观高速收费站北移;推进大鹏、新大交通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有序推进121个中小型道路项目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改善区域微循环,力争大运会前龙岗区交通面貌有较大改观。加快能源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确保5座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配合做好岭澳核电站三期扩建工程、东部电厂二期工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完成西气东输二线龙岗境内30公里管线工程。
  3.强力推进城市更新。以深圳出台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为契机,把土地利用的重点从“开发增量”转向“盘活存量”,突出产业主题和公共配套。加快编制华为片区4个更新单元规划,开工建设2个以上更新项目,完成片区综合整治;强力推动深惠路沿线已立项旧改项目,编制8个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确认3个改造主体,开工建设2个以上项目;加快推进去年23个城市更新重点推介单元的改造;完成40个城中村综合整治;启动2-3个10万平方米以上旧工业区的升级改造工作,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4.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完成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开展龙岗河干流二期以及10条支流综合治理,逐步修复河流生态系统。深圳水库库尾闸坝续建工程年内开工。新建13.66公里截污干管,完成9个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快大鹏长荣余泥渣土受纳场建设,建设坪地马塘垃圾填埋场,积极配合市里做好东部垃圾焚烧厂的选址等前期工作。加大对平湖辅城坳垃圾焚烧发电厂和芙蓉石场的监管力度。完成高危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建或改造提升红花岭革命纪念公园、八仙岭等22个公园。争取在1-2年内完成53公里的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建设。推进清林径水库引水调蓄、铜锣径水库扩建的征地拆迁工作,完成2.9万亩沿海防护林和3356亩基本农田的建设和改造。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工作。
  (四)加快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
  1.兴办均衡优质教育。加快推进市第六高级中学等9所学校建设,筹建龙岗外国语学校、龙岗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完成横岗高级中学、五联千林山居学校建设以及坪地六联小学扩建,新增公办学位5100个。投入1亿元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探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促进公民办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引进高端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星河实验小学委托深圳实验教育集团管理办学试点,完成华为外国语学校建设前期工作。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完成30所特色学校评估。加强幼儿园规范化建设,确保80%幼儿园达到规范园标准。
  2.加快发展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加快推进卫生项目建设,继续推进街道医院改扩建工作,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竣工移交,区中医院一期门诊楼、医技楼6月前建成,区妇幼保健院二期3月前封顶,年内区疾控中心检验楼主体完工,新增病床900张。推进卫生事业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推动龙岗中医院与平安信托合作、龙城医院与葵涌医院合作、华昱机构投资耳鼻咽喉科医院等改革事项,力争年内取得突破。完善社康中心布局,探索社康中心统一管理试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两无”创建活动,年内实现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显著下降。
  3.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启动区青少年宫、科技馆、工人文化宫、深圳龙岗书城、区档案馆建设。抓好区体育中心升级改造,力争大鹏文体中心投入使用,布吉、横岗、坪地、龙岗街道文体中心动工建设,其余街道文体中心完成用地选址和规划设计。推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开放,提高各类文体设施的社会使用率。以坪地街道为试点,推动社区、居民小组文体设施全覆盖。启动咸头岭遗址公园一期和大鹏所城二期建设,继续推进鹤湖新居等客家围屋的保护修缮与合理利用。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开通、调整10条公交线路,加快主干道公交候车亭和公交走廊建设,力争500米公交覆盖率达到83%,公交分担率超过35%。推进常规公交网络与轨道网络的无缝接驳,实现“零距离换乘”。继续加强大布吉片区交通综合整治,推动提升布吉、沙湾等二线关的通行能力。积极稳妥推进深惠路、黄阁路客货交通分离。推动完善东部公交法人治理结构。
  5.完善社会保障。继续实施同富裕和扶贫奔康工程,落实大鹏半岛生态补偿新标准,提高大鹏半岛原居民生活水平。新建1个职业训练基地,改造升级3个职业训练基地,促进3000名户籍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扶持300人实现自主创业。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和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和医疗救助全覆盖。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48套;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快社区统建楼以及安置小区建设。稳步推行敬老院“公办民营”,探索“一站式”社工服务。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
  (五)加快推动社会管理的加强
  1.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区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展重大事件社会稳定综合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大调解工作,力争调解成功率达90%,重大群体性事件预警率和处置率均达100%。实施“大训练、大排查、大整治、大巡防、大查控”五大工程,加强出租屋流动人口管理,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实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严厉打击劳动违法和欠薪逃匿行为,推行集体合同,确保劳资关系和谐稳定。加强市场监管,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食品用药安全。建立健全市政服务外包监督、考核机制,疏堵结合,妥善解决乱摆卖难题,探索设立一批正规经营的小贩中心。加大打假治劣力度,实现平湖年内“摘帽”目标。
  2.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积极推动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深入开展“防火墙”工程和以消防安全治理为重点的新一轮城中村综合整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构建安全生产监管防控体系;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全面推广分类分级管理达标和危化企业联防联动工作机制,加快运行安全生产底图,进一步健全黑名单制度,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演练,继续推进保安员、万家企业负责人和安全主任培训工作。
  3.继续保持查违高压态势。按照“四个一律”原则,对新增违法建筑做到“一冒头就打、一动土就拆”,坚决遏制新增违建,确保查违形势继续转好。开展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确保立案率、查处率达100%,结案率、依法履行职责到位率均达95%。加大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和土地问题处理力度,年内完成1.5万套已申报历史遗留问题建筑的处理。
  4.加强社区基层建设。加大社区投入,安排17.5亿元资金,重点投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家庭服务站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全面推行“规划师进社区”活动,提升社区发展档次。推进社区党风廉政信息平台建设,严格执行社区集体资金使用等系列规定。创建 115个市“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完成全区居委会换届工作,力争居委会全面实现直选。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1.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坚持依法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与区政协的工作沟通和协商,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提高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严格依法行政,扎实推进法治龙岗创建和依法治区工作,启动“六五”普法,全面推广法治龙岗创建示范点活动,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2.大力推进效能政府建设。充分利用大运会等重大活动压任务、打硬仗、练队伍,以时限倒逼进度,以目标倒逼责任,把工作压力传送到每个环节和岗位,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干劲;强化务实工作作风,区政府领导带头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社区和企业,多到重点工作现场,多到矛盾集中的地方去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按照市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区级党政机构改革,探索扁平化管理新模式,理顺部门职责,强化沟通协调;建立抓落实快速推进机制,优化政务流程,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强化内部层级监督,完善政务督查和行政监察联动机制;扎实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提升活动,切实解决政府机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3.大力推进廉洁政府建设。完善廉政责任制考核细则,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健全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廉政制度;推进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建设,增强基层反腐能力;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强化政府投资工程审计,探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评议;抓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政府采购监管。
  各位代表,“十二五”蓝图已绘就,特区一体化攻坚的号角已吹响,大运盛会即将上演。重任在肩,时不我待。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成功举办大运会,为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实现“十二五”的目标任务,为把龙岗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而努力奋斗!
  

  


  

   “十一五”主要经济指标均含坪山新区,2010年工作回顾、“十二五”和2011年主要工作数据均不含坪山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