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龙岗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区委区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圆满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工作任务。

  (一)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1%左右,总量全市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0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568亿元,增长13%,总量全市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0.8亿元,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亿元,增长11%。

  2.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投入产出比显著上升,地均生产总值5.4亿元/平方公里,同比提高0.5亿元/平方公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1%,上升20个百分点。资源能源消耗明显下降,万元GDP水耗下降12%、电耗下降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2天。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830亿元,同比增长13.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7.9%;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650亿元,同比增长13%。重点企业拉动明显,工业百强企业实现总产值2860亿元,增长1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8%。企业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销比重达51%。

  4.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专利申请量12936件,排名全市第三,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409件,排名全市第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市41%,占全省36%。企业科技竞争力不断增强,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2家;华为公司成为我国首个跻身全球研发支出50强企业。

  (二)产业转型扎实推进

  5.高端项目加快布局。出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3”文件,完善产业空间资源保障、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奖励等系列优惠政策。举办现代金融产业政策说明会等招商推介活动28场,吸引3000多家企业前来考察。全年引进项目投资额750亿元、超亿元企业60家,万科广场等大型商贸综合体开业;与正威集团、清华控股等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深圳市3D显示产业园落户我区。涌现4家全国重点文化出口企业,新增3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6.创新资源加速集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进入设立阶段,深圳特色学院园确定落户我区。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育成中心、深大创新创业中心等创新平台落户龙岗,目前全区有市级以上公共技术平台42家。举办“优才中国行”招才引智活动6场,全年引进各类人才8773人;邀请了一批科技、金融、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发展顾问。

  7.优质空间不断拓展。龙岗天安数码城等26个创新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已有18个园区投入使用,提供产业用房59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691家。26个拆除重建“工改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最大的“工改工”项目天安云谷开工。全年转出低端企业1092家,近四年累计转出6000多家。

  8.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横岗眼镜产业已列入全市传统产业转型试点,获得市政府专项资助。来料加工企业原地不停产转型107家。社区经济从单一物业租赁型向服务型、投资型、特色型转变,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净利润、人均集体分配分别增长4%和10%,低端“两租”收入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

  (三)城区品质显著提高。

  9.重点区域加快规划建设。完善了四大新城的领导和协调推进机制,基本完成华为科技城、大运新城和国际低碳城综合发展规划,确定了新城开发的“一区一策”。华为控股全球总部一期、华为会展中心等重大项目进入土地招拍挂程序,易讯天空、国家太空生态技术研究中心、分布式能源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首届国际低碳城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创造了龙岗版的深圳速度—“低碳城速度”。国际低碳城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10.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强力推进。积极推动重点片区、重点项目的土地整备,完成土地整备400万平方米。城市更新项目列入市更新单元计划93个,计划批准用地1471万平方米,其中已批单元规划55个、规划批准用地829万平方米、供应土地229万平方米,五项指标均为全市第一。

  11.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交通网络不断优化,坂李大道等11条主干道新建及续建进展顺利;清平二期等8条主干道建成通车;打通良白路等断头路10条;地铁3号线延长段、10号线(原16号线)纳入市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更新公交候车亭104座;优化公交线路84条,500米范围公交覆盖率提升至91%。改造社区给水管网150公里,新建燃气管网34.7公里,建成污水管网21.3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3.6%。

  12.市容环境持续提升。围绕城市管理年工作,推进“城管在社区”、“数字化城管”等城市管理创新,深圳东站等城管难点经过强力整治面貌焕然一新。积极探索“社工+义工+社会组织”参与的垃圾减量分类模式,开展了70个垃圾减量分类试点。新建绿道44公里、绿道驿站203个,投放自行车5000辆,新建、改造社区公园38个。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基本完工,省环保厅挂牌督办成功摘牌。

  (四)民生福祉明显改善

  13.教育发展再创佳绩。新建扩建龙岗外国语学校等7所公办学校,新增公办学位10650个,增量位居全市之首。引进华中师大附中、深圳中学等名校在龙岗设校办学。高考重点上线人数、本科和省专上线人数分别位居全市第三和第二,是建区以来最好成绩。在全市率先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督导评估。社会教育扎实推进,成功创建34个市学习型社区,占全市创建总数的68%。

  14.卫生健康服务持续改善。新增社会医疗机构56家,新增病床350张,坪地人民医院新院竣工。公立医院科研、诊疗能力明显提升,区疾控中心成为国内首个承担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制定的区级单位、2项标准被定为国标;耳鼻咽喉科医院成功创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升级改造20家示范社康中心,社康门诊费用连年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计生服务质量稳步提高,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95%。

  15.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迷笛音乐节、热波音乐节、WTA深圳公开赛等大型活动和国际赛事。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大芬)中青年油画展、2013深圳国际艺术博览会;文博会分会场增至10个,总数连续四年居全市首位。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115场,惠民近70万人次。公益电影放映超过5000场,占全市50%以上,区电影公司被中宣部等部委授予“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是广东省唯一的全国先进基层电影放映集体。“三馆一城”进入用地招拍挂程序,新建和改造小型便民文体项目73个,新增文体设施面积约5万平方米。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涌现了“中国好人”黄翔、“最美信访接谈员”张海威、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景华等一批先进典型。

  16.就业和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实施创新创业“龙翔工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1195名,带动户籍居民就业589人;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1.4%,远低于全市3%的控制线。保障房竣工4099套、新开工8060套,总量全市最多。社保支付约17亿元,同比增长13.3%。救济低保对象308户、746人,发放救济金410万元。完成对口帮扶、双到扶贫、援疆项目70个,投入8621万元。

  (五)社会管理全面加强

  17.城区安全基础更加牢固。出台强化城区安全“1+3”文件,明确安全生产的工作机制、考核办法和追责体系;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8150处,在全市率先启动地面坍塌防治工作,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41.7%,消防安全事故零死亡。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3号屠宰厂投入运营,4个老屠宰厂平稳关闭。创建药品安全社区70个,占全市70%。

  18.治安维稳局面持续向好。深入推进“平安龙岗”创建活动,成立全国首家县(区)级保安协会;开展“创平安、保民生”等系列专项行动,全区刑事治安总警情、刑事警情分别下降12.6%、18.8%,八类暴力案件立案数和“两抢”、“两盗”警情分别下降31.5%、30.6%、41.6%。强化信访维稳工作,妥善处理布吉综合市场等信访积案;建立劳动争议大调解体系,80%以上的劳动争议案件以调解方式解决。横岗街道探索信访调解司法确认制、劳资纠纷化解“四个到底”模式,受到省、市的肯定和推广。

  19.查控违建保持高压态势。制定查处违建“1+1+N”文件,出台更具针对性的疏导政策,落实查违共同责任,坚持查人查事相结合,严查重大典型案件;全年拆除违建面积约19万平方米,涉嫌违法抢建建筑栋数同比下降55%,实现新增违法用地上永久性违建零增长。

  20.基层管理创新取得实效。“风景林工程”取得重大进展,106个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总量占全市1/3以上,提前2年完成任务。各街道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平湖街道实施平安创建“10+1”工程,坂田街道建设社会组织公共空间、筹建深圳市圆梦南坑社区基金会,南湾街道开展“织网工程”试点,龙岗街道推行“严管街”模式、率先推行文化市场执法委托机制,龙城街道实施安全生产“目标九不死”文化宣传方式等,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六)政府建设不断强化

  21.改革创新力度加大。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减少45%,审批时限缩短30%以上。全面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商事登记发照从15日减至1小时,新增商事主体6.2万户,同比增长121%。建成网上办事大厅,并在全市率先开通使用。投融资工作取得新突破,累计吸引19亿元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城市更新项目周边的公共配套;引入社会机构参与大运中心“一场两馆”运营。

  22.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借鉴工程建设的组织方式,对97个市区两级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84个已完成年度目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区名义印发的公文减少31%,会议减少29.7%,简报减少74.8%,检查考核项目压减90%。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办理市、区人大建议128件、政协提案170件。

  23.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出台加强廉洁从政的决定和考核办法,增强“纪律教育月”实效,强化行政监察和问责,建成社区“三资”监管服务系统。加强财政资金管理,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节约资金7350多万元,“三公”经费总体下降18.2%;强化审计整改联动和绩效考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升。诚信建设成效初显,建成全省首家县(区)级征信用信平台,全省政务诚信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去年,我区统计、后勤、侨务、台务、民族宗教、国防、双拥、档案、史志、保密等部门,以及驻龙岗的税务、金融、海关、检验检疫、国安、邮政、电信、烟草、盐务、地质、新闻等单位,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转型升级的挑战和考验,我们积极争取高端资源的注入,更加注重发展的系统性和协同性,着眼长远,前瞻谋划,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稳增长、促转型、优环境、惠民生、增后劲,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龙岗区人民政府向龙岗区及坪山、大鹏新区全体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单位、驻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龙岗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与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的目标相比,与全区人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发展的瓶颈约束还比较多:一是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有待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难度较大,产业空间比重偏低,地价、房价、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攀升;三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仍有待提升,部分区域交通拥堵,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四是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多,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治安维稳、食品药品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五是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与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干部队伍的群众观念、服务意识和执行力有待提高。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认真面对,采取措施,努力解决。

  二、2014年工作任务

  2014年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一年。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我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期,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趋势基本明确。珠三角“九年大跨越”进入关键阶段,深莞惠一体化、特区一体化深入推进,博深高速、厦深铁路建成通车,龙岗作为深莞惠城市圈几何中心和深圳辐射粤东的重要战略通道,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龙岗经过建区2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城区环境不断优化,后发优势全面彰显,正处于崛起赶超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敏锐的机遇意识,抢抓机遇,奋勇拼搏,把改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取信于民,推动龙岗新一轮的跨越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围绕区委的工作部署(一个目标、两大战略、三个转型、四条底线、五大体系、六区一城),注重改革创新、高端引领、特色发展、精细管理、务实为民,切实转变作风,奋发有为,提升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推进城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建设。

  ——注重改革创新。大力弘扬“大运精神”和“低碳城精神”,以鲜明的态度深化改革,以科学的机制推进改革,以重点的突破带动改革,以良好的环境保障改革,力争在政府职能转变、土地管理制度、投融资、基层治理和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让改革创新成为全体干部群众的共识和统一行动。

  ——注重高端引领。以综合发展规划引领经济、城市和社会转型,让高水平的规划覆盖到每一寸土地,每一栋新建建筑都有城市设计的指引,每一个发展项目都注入创意的元素。继续加快高端科研机构、高端企业、创新平台、高端人才等要素集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和驱动力稳步提高。

  ——注重特色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龙岗的生态、教育、文体和旅游等资源,培育特色品牌,擦亮城区名片,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加速高端教育、高端医疗资源集聚,打造区域文化体育品牌,使城区活力全面迸发,城区环境更加宜居宜业。

  ——注重精细管理。以“智慧城区”建设为支撑,推动城区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法治化,力争“智慧城区”框架初步确立,政府运行更加高效透明,城市建管体系更加完善精细,城区更加安全和谐,法治化环境逐步形成。

  ——注重务实为民。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推动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到基层一线办公,建立与群众的常态联系,把资源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公共财政收入增长9%左右,万元GDP水耗和电耗均下降5%左右。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激发龙岗发展活力

  把深化改革作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立足龙岗实际,找准问题,找准改革突破口,全力推动五项重点改革,为龙岗发展突破瓶颈,为全市改革发展探索新路。

  24.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按照“行政审批项目最少、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行政执法最严、行政过程最透明、行政服务最优”的目标,全面梳理权责清单,最大限度地精简、转移、下放审批事项,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做好的都交给市场和企业,把政府的工作重点转到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和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征集意见、专家咨询、听证等制度,凡涉及公共利益的规范性文件,非涉密的一律公开征求意见。实行常态化民生实事公开征集制度。

  25.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以全市推进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为契机,力争华为科技城、大运新城、国际低碳城、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及南湾中片区等重点区域,成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探索通过政策集成创新,推进片区综合开发,构建土地二次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积极开展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试点,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处理土地等历史遗留问题。

  26.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政策支持及资源配置机制,选择若干具备投融资条件的公益事业项目推向市场,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好市级融资平台的资金优势和政策优势,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吸引市级平台资金投向龙岗。积极盘活存量国有、集体资产和资金,充分利用国家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和前海深港合作区金融创新等政策,探索重点片区项目投融资平衡一体化运作模式。探索与市级专业保障房融资平台合作,采取长租、出售使用权等方式,多方筹集保障房建设资金。

  27.推进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理顺基层管理和服务事权,完善社区事务监管机制,规范基层自治行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全面实施“织网工程”,依托网格整合基层管理和服务资源,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水平。实行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等8类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制度,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大力培育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和自治型社会组织。推进社会工作规模化、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开展南湾街道“大安全、大发展”综合试点。推广横岗街道信访调解司法确认制和群体性劳资纠纷化解“四个到底”模式,引导基层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28.推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全力开展“9+N”家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试点改革,推进平湖山厦股份合作公司等转型发展试点、上木古股份合作公司等政企社企分开试点、横岗保安股份合作公司等规范监督试点、坂田岗头股份合作公司等股权改革试点以及布吉甘坑股份合作公司等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引导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投资参股社区发展基金,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重点片区开发,盘活社区集体闲散资金、存量资源,实现多元化转型发展。

  (二)坚持高端集聚、高端引领,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高质量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摸清经济底数,梳理完善有利于高端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机制和政策,着力引进优质增量,优化存量,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传统优势产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29.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完善以资源消耗、环境损害、技术创新、人才集聚、安全生产、社会效益等为综合考量指标,基于正负贡献对比评价的项目引进机制,力争引进超亿元企业25家以上,培育和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家以上,上市和拟上市企业15家以上。加快大芬油画产业基地、李朗电子商务集聚区等市级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未来产业规划和政策,着力培育生命健康、航空航天、军工等未来产业。发挥华为等领军企业人才集聚和技术外溢效应,集聚上下游的创新型中小高科技企业,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优势地位。

  30.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谋划布局现代金融、供应链管理、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外包、专门专业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力争引进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着力打造龙岗大道现代服务业走廊。科学、合理布局大型商贸网点,引进品牌连锁、名牌超市等高端消费场所,释放万科广场、COCOPARK等商业综合体活力,提升龙岗消费层次。完善商圈配套设施,推进特色街区、商业商务中心建设。开发新型营销模式,优化电商发展环境,促进传统商贸向特色商贸转型。

  31.优化提升传统产业。以高端化、品牌化、时尚化、科技化和信息化为方向,引导眼镜、家具、服装、珠宝等传统优势产业从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产品营销、品牌建设和总部经济等微笑曲线两端延伸,重点实施眼镜行业转型专项行动计划,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龙岗时尚眼镜产业集聚区。积极探索物流业转型升级新模式。大力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实施产品标准提升和品牌建设战略,帮助传统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2.加大开放合作发展力度。抢抓湾区经济发展机遇,积极发展国际会展、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态,努力发展总部经济,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进外经贸企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拓展能力,逐步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发挥龙岗的区位优势,借助博深高速、厦深铁路等通道开通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深化深莞惠合作,强化与珠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区等的合作,形成联动效应。

  (三)坚持创新驱动、创新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更加注重以创新提升发展质量,积极构建有利于市场主体自主创新的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33.狠抓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中科院先进院育成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深大创新创业中心等项目落地,新增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10家以上。加快创新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推进中海信科技园、龙岗天安数码城四期等创新园区建设,加快天安云谷等“工改工”项目建设,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创新型产业用房,推出高端产业载体80万平方米。建立“政校行企”联动机制,探索打造全区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34.积极引进创新人才。落实人才支持政策,优化人才安居房、可售型公租房等住房政策,构建与产业升级联动、就业结构和属地需求相匹配的住房供给机制,大力引进龙岗紧缺的创新型人才。发挥深圳市欧美同学会等组织优势,推进高层次人才与创新载体、创业资本、创业团队的对接。优化产业园区、重点企业的人才服务布局,探索设立产业园区和社区人才综合服务中心,集聚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产业转型提供多层次的人才支撑。

  35.优化科技创新扶持体系。建立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资金扶持、成果评价的机制。发挥龙岗创投广场金融平台作用,破解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融资难题。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促进金融机构、创投资金及社会资本与科技融合,建立新形势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长效机制。推动协同创新,构建多要素联动、全链条覆盖的优质创新生态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建设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

  (四)坚持综合开发、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注重规划引领,以重点区域综合开发为突破口,以城市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转型,以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促进产城相融、产城互动,走出一条新型的城市化道路。

  36.着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加快编制《龙岗综合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多规统一”,推进经济、社会、城市、文化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抢抓特区一体化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机遇,全面提升城市设计和建设、管理标准,加速一体化进程。积极嫁接国际元素,依托国际低碳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及特色学院园、华为国际社区等载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市民素质等国际化水平。

  37.深入推进华为科技城发展。推动华为科技城规划实施,充分发挥华为公司对片区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片区总部集聚和产业裂变式发展,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以改革创新办法,推进11个旧工业区改造,整合产业用地410万平方米。加快华为片区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项目与产业项目的同步建设,抓好市第十人民医院、华为综合医院、博雅外国语学校等项目土地整备,加快片区内社区公园、文体中心等设施的前期工作。

  38.加快推动大运新城建设。深化大运新城规划设计,启动1平方公里土地开发,探索“街坊”式综合开发及TOD开发模式,促进城区、园区和校区“三区联动”,打造龙岗中央活力区和综合性智慧新城。推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建设和特色学院园集中校园开工建设。激发大运中心“一场两馆”活力,提高利用效益。加快黄阁坑工业区、龙城工业园和雅骏眼镜厂等城市更新项目建设。

  39.大力推进国际低碳城建设。尽快稳定国际低碳城相关规划,推行市区共建、政企共力、利益共享模式,探索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新路。积极筹办第二届国际低碳城论坛。加快中美低碳建筑与社区创新实验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低碳服务业发展;推动启动区27万平方米旧工业区改造,着力引进一批低碳效应显著的重大产业项目,培育低碳环保产业集群;推进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等项目建设,促进航天产业发展。加快横坪路市政化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40.实质性推进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开发。推动基地规划和产业布局调整,探索发展金融专业服务、金融服务外包、信息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总部及高端研发,形成以“金融+科技+总部”为特色的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区。坚持土地整备安置先行,将社区发展纳入基地转型发展总体安排,开展社区共享模式试点。加快一期企业引进、落地建设,启动基地二、三期开发建设。

  41.强力推进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划引领、产业优先的原则,积极探索成片区整体统筹的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模式,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产权等政策集成,统筹推进土地整备、城市更新、产业转型、社会建设和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推动城市片区的配套完善和功能提升。重点推进国际低碳城、宝龙工业园、南湾中片区、平湖鹅公岭、横岗阿波罗工业区等片区土地整备,推进重点片区、主干道沿线及各街道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探索在平湖白坭坑等片区实施连片统筹的城市更新。

  42.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加快轨道3号线延长段、10号线、有轨电车前期工作;推进红棉路、坂李大道、沙荷西路、丹荷路等续建项目建设;推动东部过境高速(龙岗段)、深圳外环高速(龙岗段)、坂银通道、五和大道南坪快速连接线等新建项目,力争年内动工建设;推进平安大道二期、布吉三联路、布坂联络道等前期项目。推进片区交通综合改善,打通8条断头路,协调推动12座人行天桥建设,确保建成4座。提升城市用水保障能力,继续推进清林径引水调蓄工程征地拆迁,推进22个污水支管网项目,实施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更有针对性地保障个别社区居民用水问题。

  (五)坚持环境优先、低碳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和“新型田园城市”的理念的要求,重新审视和优化利用龙岗的山、水、绿道、公园和人文资源,倡导低碳节能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打造形神兼具的生态之区。

  43.健全低碳发展机制。以创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制定全区推动低碳发展、打造新型田园城市的战略规划、行动计划和实施机制,建立健全低碳排放、生态宜居评价体系,实施严格的生态源头保护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集聚发展绿色产业。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培养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

  44.构建绿色城市系统。着力打造绿色交通体系,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0条,500米范围内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92%;协调投放200台新能源车。推进286座垃圾转运站、60座公厕的新建、改造,加快开展红花岭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协调推进东部垃圾焚烧场高标准建设。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计划推广LED照明产品应用。全面整治PM2.5污染源,力争年底前淘汰非专业类公务黄标车。

  45.提升城市生态空间。大力推进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建设,加快三联郊野公园、八仙岭公园二期、南湾郊野公园、平湖生态园、罗山自行车郊野公园等改造建设,新建改造市政公园、社区公园10个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5平方米。探索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推动龙岗河流域综合治理申报国家水专项示范项目。全力推进沙湾河、同乐河、大康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南约河综合整治完工,梧桐山河、龙西河综合整治开工,15条河流实施“河长制”管理。

  (六)坚持智慧管理、系统治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出台“智慧城区”规划,探索经济管理、城市规划建设、社会管理和政府运行智慧化模式,构建稳固的城区安全体系和精细的城市社会管理体系,提升城市运行效益。

  46.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信息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的集成应用。结合“智慧城区”建设,积极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完善产业园区信息化标准评估体系,支持面向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制造业和商贸流通领域骨干企业开展网络采购和销售,加强供应链协同运作。

  47.促进城市建管智慧化。统筹推动工程质量监管等系统建设,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已出台的查违工作系列文件,建立违法建筑基础数据平台,全面清查处理存量违法建筑,彻底遏制新增违法建筑;出台疏导政策,加强临时用地、临时建筑监督管理,推动解决原居民非商品住宅建设遗留问题,把各类建设行为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建立立体的数字化城管系统,推动“城管在社区”、“物业进社区”,着力提升城市管理和物业管理质量,促进城市精细、常态管理。

  48.推进社会管理精细化。强化科技强警,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高群众对辖区治安的满意度。探索新时期群众信访工作模式,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继续完善劳动争议大调解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落实城区安全“1+3”文件,强化“一岗双责”,严厉查处“三小”场所,全力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对全区企业执法检查3年全覆盖、重点监管企业每年检查全覆盖、危险化学品企业每季度检查全覆盖。推进智慧安监等管理系统建设,加大消防、防洪排涝、老旧河道、危险边坡等安全隐患点整治力度,加强应急管理、推动三防工作和各类场所的监管。

  49.推动政务运转智能化。完善网上办事大厅,促进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办事效率。探索建立集信息展示、指挥调度、决策支持于一体的智慧管理中心平台,突破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障碍,整合公共信息资源,构建区域政务大数据。有序推进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公共服务系统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广覆盖、易使用的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信息化。

  (七)坚持需求导向、改善民生,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区人民

  推进公共服务多元化改革,构建更切合群众需求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着力解决“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闲有所乐”等民生诉求,努力办好50件民生实事,切实以民生的改善提高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区域竞争力。

  50.提升教育发展质量。坚持和谐教育发展方向,推进高等教育集聚化、基础教育优质化、学前教育公益化和职业教育多元化。探索多元化办学试点改革,继续“引进名校办名校”、“引进名师办名校”。新建扩建坂田华为学校、保利上城小学、横岗九年制学校等6所学校,新增公办学位8580个。力争每个街道配备一所公办示范幼儿园,每个成熟社区配备一所普惠性幼儿园。开展“全民素质提升计划”试点,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51.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引进高端医疗机构来龙岗办医办院,投融资建设华为片区综合医院、龙城片区儿童医院、平湖片区综合医院等项目。加快推进横岗医院改扩建及区骨科医院新建,推动坪地人民医院新院、疾控中心检验楼投入使用。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在试点医院开展JCI国际质量认证,逐步把现有街道医院提升为区级医院。按照就近、方便、实用的原则,强化社康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启动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

  52.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大向社会购买服务力度,统筹利用各片区、各类文体资源,提升场馆服务效能,办好WTA、ATP深圳公开赛、沃尔沃高尔夫中国公开赛等高端赛事,开展“大芬十年”等系列活动。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渠道,推进布吉、坂田、横岗、坪地等街道文体设施项目建设,推进片区式文体中心以及社区体育公园(广场)等群众身边的文体设施建设。着力创建一社区一文化品牌、一社区一体育品牌,打造“文化惠民”活动品牌。

  53.加强底线民生保障。加大就业政策落实和原居民就业援助服务,继续推进“龙翔工程”等,促进居民就业创业。提高社保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新建保障房4600套、竣工3050套。落实“9064”养老政策,探索敬老院“公办民营”改革。扩大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困难优抚对象覆盖面,推进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低收入居民的社会救助工作。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广泛开展双拥宣传和军民共建活动。继续抓好扶贫奔康、对口帮扶、双到扶贫和援疆工作。

  54.强化社区基层建设。继续推进社区服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加快形成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深化“风景林工程”,推进社区家园网建设,提升社区服务中心运行质量。充分发挥“和谐共建促进会”作用,加大“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和“全省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社区”创建力度,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八)坚持服务为民、法治诚信,努力建设高效透明廉洁的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着力转作风、提效率、保公平,提高政府的回应性和公信力,营造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的政务服务环境。

  55.强化施政为民。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全面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制度,搭建汇聚民智、公众参与的常态化平台,建立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完善对群众的承诺兑现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参与、建言、评价和监督作用,切实树立人民政府形象。

  56.加强法治建设。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认真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舆论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建立规范性文件实施效果评估制度,提高文件制定的科学性、有效性;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强化行政决策、行政行为的法制审查;进一步修订完善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实现对行政处罚事项的全覆盖。

  57.优化政务服务。借鉴国内外一流的行政服务标准,加快区行政服务大厅建设,推进流程再造,打造“一站式”的行政服务平台;推进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窗口)建设,探索整合三级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高效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着力解决文山会海,大力精简和优化面向基层的考核事项,确保广大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为基层服务中去。

  58.坚持勤政廉政。建立健全统筹联动机制、部门主体责任机制以及工作快速推进机制,强化各部门的协作、协调、协同,形成工作合力。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相关规定,不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增加行政编制,压缩“三公”经费。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加大对政府各部门和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的审计力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强化行政监察,筑牢廉洁从政底线。巩固政务诚信建设成果,带动商务、社会和司法诚信建设,深入推进廉洁城区建设。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肩负新使命,龙岗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正蓄势待发。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并带领全区人民,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在新起点上开创龙岗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附件1

  名词解释

  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综合衡量工业经济效益各方面在数量上总体水平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总量指标。可以用于考核和评价各地区、各行业乃至各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的实际水平和发展变化趋势,反映整个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状况的全貌。

  2.PCT:是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缩写,即《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

  3.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3”文件:是龙岗区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出台的系列文件的简称,“1”指《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3”指三个相关配套文件,分别是《龙岗区构建产业空间资源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龙岗区构建招商引资体系的实施方案》和《龙岗区构建企业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

  4.低端企业:指生产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且容易引发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企业,具体包括安全隐患严重企业、重污染企业、低端加工企业、劳资纠纷高发企业、无证无照企业以及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等六种类型。

  5.四大新城:即华为科技城、大运新城、国际低碳城和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

  6.城管在社区:是龙岗区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推出的一项措施,明确了城市管理区、街、社三级事权划分,按照属地管理和重心下移的原则,将城市管理职能下放到街道,同时强化社区城管职能,实现城市管理的全覆盖。

  7.WTA深圳公开赛:即国际女子职业网球协会举办的全球巡回赛中的深圳站比赛。

  8.三馆一城:即科技馆、青少年宫、公共艺术馆、深圳书城龙岗城。

  9.龙翔工程:龙岗区率先提出一项创新和突破,其内涵是引导龙岗区创业者从事新产业、贯彻新理念、实施新方法,力争在2015年之前,将龙岗打造成创新创业型城区。

  10.城区安全“1+3”文件:是龙岗区为加强城区安全而出台的系列文件的简称,“1”指《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安全工作的决定》,“3”指三个相关配套文件,分别是《进一步加强城区安全明确安全监管责任的意见(试行)》、《进一步加强城区安全工作实施细则》和《安全生产工作日常考核暂行办法》。

  11.群体性劳资纠纷化解“四个到底”模式:指横岗街道妥善处理企业恶意欠薪纠纷的新模式,即坚持领导包案,将矛盾纠纷一抓到底;建立应急机制,将事态局面稳控到底;行政司法联动,将恶意欠薪打击到底;搭建服务平台,将员工困难解决到底。

  12.信访调解司法确认制:指横岗街道探索通过搭建信访诉求平台,整合行政、调解、司法队伍,引导信访人达成协议,并对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的一种调解与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13.“1+1+N”系列文件:是龙岗区为加强查处违建工作而出台的系列文件的简称,两个“1”指《关于全面加强违法用地违法建筑查处工作的决定》和《龙岗区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筑三年行动计划》,“N”指《严厉打击新增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行动方案》、《存量违法建筑清查处理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

  14.风景林工程:指深圳市委市政府推行的一项社会建设工程,其将各单位在社会建设中创造的典型经验比喻为盆景,在全市推广后形成风景,简称风景林工程。

  15.平安创建“10+1”工程:是平湖街道推行“平安创建”的一种工作模式,“10”指综治信访维稳的十大工程,包括:重点打击整治、立体治安防控、矛盾纠纷联调联处、出租屋重点整治、法治街道巩固、特殊群体人文关怀、交通环境优化、安全文明小区提升、社会管理创新、公共安全保障,“1”指探索建立了一条社会各界出资共建共享平安的新路子。

  16.织网工程:是深圳市以信息化手段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机制。核心内容是建设“一库两网一队伍”。“一库”指包含实有人口等公共基础信息的数据库;“两网”指社会管理工作网和社区家园网;“一队伍”指社区网格管理员队伍。

  17.安全生产“目标九不死”:指龙城街道坚守城区安全底线提出的工作目标,包括:不烧死、不撞死、不电死、不摔死、不淹死、不毒死、不炸死、不砸死、不气死。

  18.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即通过将各项重点工作有机分解成独立具体的项目,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设定目标标准,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工作责任,规定完成时限,实施考评奖惩,推动工作落实。

  19.一个目标、两大战略、三个转型、四条底线、五大体系、六区一城:指区委五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全区发展思路。“一个目标”指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两大战略”指高端引领、创新驱动;“三个转型”指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四条底线”包括城区安全、治安维稳、违建查控、廉洁从政;“五大体系”包括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精细的城市建管体系、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稳固的城区安全体系、科学的党的建设体系;“六区一城”即法治之区、生态之区、文化之区、教育之区、健康之区、体育之区和活力休闲之城。

  20.权责清单:指将政府部门的行政权责细分,明确每个单位、每个职位的权责,给权责划定边界。

  21.“大安全、大发展”综合试点:指在南湾街道开展的以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为突破口、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以智慧城区建设为科技支撑、以人力资源整合为手段的综合试点工作。

  22.“9+N”家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是龙岗区选取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试点,“9”指九个纳入全市试点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N”指其他主动申报成为区改革试点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3.微笑曲线:指体现产业链各环节附加值特征的U型曲线,两端代表技术、专利、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中间代表组装、制造等低附加值环节。

  24.“负面清单”制度:即列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禁止进入的行业清单。

  25.“政校行企”联动机制: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联动的产学合作机制。

  26.TOD模式:TOD是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的缩写,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是在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使用最大化的一种规划设计方式。

  27.新型田园城市:指生态良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城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经济、环境和文化等相互协调发展。

  28.JCI:是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的缩写,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用于对美国以外的医疗机构进行认证的附属机构,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

  29.ATP深圳公开赛:即国际职业网球协会举办的全球巡回赛中的深圳站比赛。

  30.“9064”养老体系:指90%的户籍老人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由社区提供照料和养老服务,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附件2

  龙岗区政府2014年民生实事

  序号

  项目内容

  牵头单位

  1

  增加公办学位8580个,新建横岗九年一贯制学校、坂田华为学校、保利上城小学、横岗地铁车辆段上盖学校,扩建横岗保安学校、横岗中心小学。

  区教育局

  2

  新增幼儿园学位2700个,每街道配备1所公办示范幼儿园,每个成熟的社区配备1所普惠性幼儿园(共新增普惠性幼儿园15所)。

  区教育局

  3

  春季学期购买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位30710个以上,支持民办学校发展,缓解学位压力。

  区教育局

  4

  发放民办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津贴4000人次以上,幼儿园保教人员长期从教津贴2200人次以上。

  区教育局

  5

  完成10.5万个在园幼儿健康成长补贴的信息填报、资格审验及补贴发放工作。

  区教育局

  6

  开展深圳市“全民素质提升计划”龙岗试点工作,招收1.5万名在职劳动者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区职业训练中心

  7

  博雅外国语学校土地整备完成90%。

  区土地整备中心坂田街道办

  8

  坪地人民医院新院、区疾控中心检验楼投入使用。

  区卫生计生局

  9

  横岗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建设。

  区卫生计生局建筑工务局

  10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点新增10%,自助自测点新增10个。

  区卫生计生局

  11

  社康中心诊疗量达到本区医疗机构总诊疗量的40%以上,家庭医生服务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20%以上。

  区卫生计生局

  12

  完成中心城区6家医院卫生信息化业务系统建设。

  区卫生计生局

  13

  深圳市第十人民医院土地整备完成100%;华为综合医院土地整备完成30%。

  区土地整备中心坂田街道办

  14

  三联郊野公园开工建设。

  区城管局、布吉街道办

  15

  八仙岭公园二期开工建设。

  区城管局、建筑工务局、龙岗街道办

  16

  完成平湖生态园改造、平湖罗山自行车郊野公园一期建设前期工作,首期工程开工。

  区城管局、文体旅游局、平湖街道办

  17

  新建改造10个市政、社区公园,完善10个社区公园文体设施。

  区文体旅游局

  18

  在社区公园内建成或配置“三小”体育项目70处。

  区文体旅游局

  19

  开展公益艺术培训200班次,引进儿童剧等艺术剧目30部,开展公益讲座30场次以上,开展公益电影放映5000场次。

  区文体旅游局

  20

  开展体育公益培训5000课时以上,国民体质测定1万人次,组织全民健身活动70场次以上。

  区文体旅游局

  21

  继续实施“龙翔工程”,促进3000名以上户籍失业人员就业创业,引进院校毕业生1000人,确保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区人力资源局

  22

  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困难重点优抚对象覆盖面扩大至100%。

  区民政局

  23

  向残疾人发放特殊困难救济补助1200人次以上。

  区残联

  24

  加快引进中高端养老服务机构,实现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40张养老床位目标。

  区民政局

  25

  建立社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信息库,服务网络覆盖率达100%。

  龙岗社保分局

  26

  打通8条断头路。

  龙岗交通运输局

  27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0条,500米范围内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92%。

  龙岗交通运输局

  28

  推进12座人行天桥建设,其中建成4座。

  龙岗交通运输局

  29

  在地铁站口增设20个自行车停放点。

  区城管局

  30

  吉祥小学八号路、龙沙路跨广深铁路塘径立交桥开工建设。

  区建筑工务局

  31

  完成深汕路龙岗段改造工程;完成横岗松柏路交通环境改善提升。

  龙岗交通运输局

  32

  完成坪地教育南路扩建工程。

  坪地街道办

  33

  新建保障房4600套,竣工保障房3050套。

  区住房建设局

  34

  创建10个广东省宜居社区,提高社区宜居水平。

  区住房建设局

  35

  新建民用建筑100%达到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7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区住房建设局

  36

  新开工7个以上居民小区的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创建1个优质饮用水达标小区。

  区环保水务局

  37

  深入推进排水管网清源行动,创建10个排水达标小区。

  区环保水务局

  38

  完成10个社区内涝整治工程项目,完善片区排水设施。

  区环保水务局、平湖街道办、横岗街道办、龙岗街道办、龙城街道办、坪地街道办

  39

  开展7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边坡治理。

  龙岗规划国土管理局 区住房建设局

  40

  加强污水有效收集,推进8个污水支管网完善项目。

  区环保水务局

  41

  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全区新增垃圾减量分类示范单位(小区)70个以上(全市500个)。

  区城管局

  42

  加大查处力度,安全生产举报投诉查办率达到100%。

  区安委办

  43

  新装平安龙岗一类摄像头1700个,全区公安一类摄像头在线率提高3%,达到88%。

  龙岗公安分局

  44

  对全区286座垃圾转运站、60座公厕进行新建、升级改造。

  区城管局

  45

  15条河流全面实施“河长制”管理。

  区环保水务局

  46

  完成南约河综合整治。

  区环保水务局龙岗街道办

  47

  梧桐山河、龙西河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

  区环保水务局区建筑工务局

  48

  全面推进红花岭低碳生态环境园规划建设,完成废气、废水和绿化等综合整治工程。

  区城管局、环保水务局

  49

  完成平湖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卫生填埋场建设。

  区城管局、环保水务局

  50

  区行政服务大厅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区府办、科技创新局、建筑工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