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岗区人民法院收到百度公司发来的《关于司法建议书的回函》,回函对该院此前发出的一份司法建议表示赞赏和感谢,并表示将与其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包括对开展“保护野生动物、拒绝异类宠物”等普法宣传系列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共同传播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号召民众树立科学保护理念等。
区人民法院向百度公司发出了什么司法建议,竟引起互联网巨头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响应?这次合作将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又将给普通大众带来什么影响?
环境资源法庭司法实践 催生2021年“第1号司法建议书”
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自2020年6月挂牌成立并集中管辖全市环境资源类案件以来,受理了一批非法交易所谓“异类宠物”(实为受法律保护的珍稀动物)的刑事案件。经审理发现,很多被告人尤其是卖家,利用网络如论坛、社区产品、短视频平台作为信息传播和交易的渠道,而部分网民对于买卖受保护珍稀动物的刑事违法性认知较为模糊,如果通过搜索引擎或其它途径进入上述平台时未得到警示性提示,则触犯刑律的危险性极高。事实上,在移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不法分子把违法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信息转移到网络平台,通过平台获取信息再进行线下非法交易。
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由此认识到,在当前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新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技术优势,加强网络源头治理,将更有利于打击贸易野生动物特别是受法律保护珍稀动物的违法犯罪。于是,该庭根据审判实践,结合互联网企业实际,尤其是针对百度作为龙头互联网企业在搜索引擎及社区平台方面的优势,于2021年3月下旬向百度公司发出2021年第1号司法建议书,呼吁知名互联网企业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让网络虚拟空间更好地发挥保护野生动物的盾牌作用。
与此同时,根据在野生动物保护及预防犯罪方面的司法实践,环境资源法庭具体建议百度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优化搜索结果,净化论坛和平台内容,加强信息共享和普法宣传等。
百度公司积极响应 相关治理已见成效
百度公司收到区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后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组成工作专班进行整治,使网络空间得到明显净化。百度在给区人民法院的回函中表示,该公司着重采取了四项举措:一是在百度社区产品内设置警示性标识,于“金刚鹦鹉、灰鹦鹉、球蟒、红尾蚺、陆龟、绿鬣蜥”等珍稀动物吧,在置顶处用显著字体对网页浏览者提出明确警示。二是排查非法交易的网帖并予以清理,通过技术手段识别涉交易的帖子并予以删除;鼓励网民举报违法交易;若要发布交易信息,应上传相关养殖证明及允许合法交易的证照以备案。三是开展公益普法宣传,在信息传递的关键端口增加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提示,增加公益普法视频,使广大网友获得正面信息。四是加强联络沟通,联合森林公安、检察、林业等部门与百度公司指定部门对接,不断完善禁止交易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
目前,在区人民法院专业指导与百度工作专班的全面推进下,相关治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百度公司已对涉及珍稀动物相关主题社区进行了回溯清理,将搜索出的逾3万条不法信息予以删除,对175组新增涉野生动物关键词进行拦截,封禁15个传播违规信息账号并上报公安机关。其次,相关百度搜索结果得到优化,百度将野生动物类重点贴吧内置顶的头图更换为“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的警示语,以降低发生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的概率。
另外,百度公司同步加强了风控人力资源,在策略、审核以及清理的工作环节加大对相关违规信息的打击力度,协同区人民法院组建工作群,针对相关网文、账号、主题吧采取发现一例处置一例的管控措施,严防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类违规信息。
据悉,目前龙岗区人民法院与百度公司已就下一步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公益宣传达成合作意向。百度公司将在“保护野生动物、拒绝异类宠物”普法宣传系列活动中提供技术支持,利用平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深厚积淀和网络传播的渠道优势,通过普法短视频推送、线上普法直播、智能问答平台等形式,传播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