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10号线开通暨四期调整工程(首批线路)开工仪式在6号线通新岭站举行,11时18分,地铁6号线、10号线共计78.7公里线路、沿线50个车站(不含岗厦北)正式开门迎客。当天,深圳地铁四期调整工程首批4线路同步开工,再现“深圳速度”。
10号线开通首日,市民前往体验。
当天中午,在地铁10号线华为站,一辆淡粉色列车停靠在站台,迎来车站首批“尝鲜”乘客。地铁10号线起于福田口岸站,途经福田区、龙岗区,止于双拥街站,线路全长29.3公里,共设24座车站(岗厦北站暂未开通)。该线兼具干线和局域线功能,是深圳市首条南北向采用8A编组的线路,开通后将结束平湖、坂雪岗、华为新城和梅林关以东片区不通地铁的历史。届时,从福田口岸到平湖仅用45分钟,成为深圳轨道交通又一条“南北动脉”。
据了解,地铁10号线自2015年底开工以来,啃下多个施工项目“硬骨头”,填补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多项空白。建设期间,共穿越大小地质破碎带15处、较大地质断层2处,并克服不良地层涌水涌泥等技术难题。同时,10号线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实践云平台调度指挥系统,打造成为全国第一条云计算轨道交通线路。这也是国内轨道交通行业首次应用云计算技术综合承载地铁各类调度指挥系统。
“考虑到平湖、华为、坂田片区强大的客流潜力,为提高地铁10号线运力,由6A编组调整为8A编组,成为深圳第一条南北向采用8A编组的线路。”深圳地铁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调整运力后,10号线每列车载客量从1608人增至2144人,增幅达33%;与既有线路相同行车间隔对比,运能从每小时1.70万人增至2.27万人,扩能34%,可大大缓解福田中心区至坂田段的交通压力。值得一提的是,6号线、10号线还是全国首条开通前已完成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运营商车站和隧道5G信号全覆盖的地铁线路。
当天,深圳还迎来轨道交通四期调整工程首批4条线路开工。据介绍,四期调整线路共包括9条线路、10个项目,总长75.93公里,设站48座,建设总投资约914亿元。此次开工的4条线路为3号线四期、11号线二期、20号线一期和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线路总里程33.73公里,总投资515.43亿元。其中,3号线四期工程位于龙岗区内,起于双龙站,终于六联站,全长9.3公里,建成后将结束坪地片区无地铁的历史。据深圳地铁集团透露,四期调整工程力争于2025年陆续建成通车,届时,深圳将形成16条线路、总长约647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对进一步优化深圳城市空间布局、促进特区内外均衡协调发展,加快与周边城市轨道互联互通、打造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