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政务动态

赛龙舟 闹端午 南澳街道第十届“核电杯”龙舟邀请赛在月亮湾举行

    咚、咚、咚……“威风锣鼓”响彻天空,各色龙舟齐发,6月16日的月亮湾显得格外热闹。南澳街道第十届“核电杯”龙舟邀请赛在此举行。虽然瓢泼大雨时断时续,但丝毫没有影响比赛的进行,岸边挤满了前来观赏的市民,主持人激情的解说、舞台上精彩的表演、龙舟上的健儿们奋力拼搏……大家共同度过了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端午佳节。深圳市文明办副主任穆同伦,龙岗区领导赖剑秋、何小培、曾稳高出席了本次活动。

    加油鼓劲

     奋力划桨

     欢庆胜利

      龙舟戏水

    

    龙舟齐发

    选手:豪情万丈冲云霄

    此届龙舟赛共有来自南澳、深圳其他区、广州、香港等地的15支龙舟队伍参赛。比赛采取500米直道赛的形式分组进行角逐。上午9时许,龙舟赛正式开始。参加第一轮比赛的龙舟队伍在各自划定的海域上准备开赛,而每条龙舟上都有20名壮实的划手、一名鼓手和一名舵手。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500米赛道的起点线上,霎时战鼓齐擂,各色龙舟齐发、奋勇前行。
    此时,船头的鼓手用尽力气擂响“威风锣鼓”,健儿们一边整齐地喊着口号,一边拼命划动船桨,海面上溅起一道道美丽的水花。两旁的观众大声呐喊,为自己支持的队伍鼓劲、加油。
    刹那间,岸上、船上人声鼎沸,阵阵锣声、鼓声、哨子声,夹杂着观众的喝彩声、加油声,震耳欲聋。
    经过激烈的比赛,广州白云区的鸦湖队、南渔社区龙舟队、南澳社区东新队最后获得本次比赛的前三甲。等待颁奖过程中,龙舟队齐聚颁奖台下接受观众的喝彩,兴奋的队员们用桨互泼龙舟水,借此表达心中的喜悦。

    观众:冒雨观赛热情高

    第一轮初赛比赛完毕,瓢泼大雨突然而至。顿时,站在岸边上的观众,有序地跑至遮阳伞下避雨,或是各自撑起早已准备好的雨伞,继续观赛。
    比赛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加油助威,还有不少远道而来的热心市民。来自广西的连先生说:“趁着端午小长假,带着家人到深圳走走亲戚。到了这边,听说今天有龙舟赛,就带着家人过来了。”
    来深工作3年但首次到南澳观看龙舟赛的小许,暴雨不仅没有浇灭他的观赛热情,反而觉得这种气氛更佳,“下雨不正应了‘风调雨顺’一说吗?淋淋龙舟水,来年更顺利!”

    低碳生活知识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种符合潮流的生活方式。
    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因此低碳生活是我国提倡的生活方式之一。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四个节: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行行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一些地区风能发电价格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等物品价格的上涨。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过渡的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着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