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政务动态

南湾街道立足区位优势打造发展新高地

魅力南湾。

深圳市第十届社区邻里节在南岭村举办。

宝岭社区居民剪纸乐。

  1月至7月,南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65.99亿元,两税收入29.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1月至8月,信访案件总量同比下降9.72%,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14.65%。今年以来,南湾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向好。

  作为龙岗落实东进战略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南湾街道发挥着承东启西重要节点作用,在创新集聚、空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新一届南湾街道班子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凝心聚力,克难攻坚,为跨越发展积蓄起强大能量。

  回顾过去 抢抓机遇 厚植发展优势

  东进战略号角吹响后,南湾街道抓机遇、补短板,着力在政治生态、基层治理、城区管理和民生服务等方面做足文章,进一步厚植发展优势。

  发动党建引擎 引领全面发展

  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南湾街道积极探索“机关+社区+园区”党建标准化建设,推动8个“村改居”社区政企社企分开改革;纠正“重业务、轻党建”倾向,安排街道机关全部党员科级干部担任所在支部书记、委员;联创科技园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市级示范性党群服务中心和全市园区党建现场会的现场观摩点。

  今年以来,南湾街道突出“学、改、做”相结合,创新“四送学”,不断促进“两学一做”持续升温。182设计园“互联网+创新+创意”学习教育案例得到市委“两学一做”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在迎接建党95周年,涌现出南岭村社区党委等一批市、区先进党组织。

  在深入开展驻点直联活动中,南湾街道14个驻点团队走访户籍群众11351户,解决上李朗社区边坡隐患等问题395件。

  为强化廉政和作风建设,南湾街道深刻吸取有关教训,从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方面着手,重点加强对小型工程、旧改、查违、拆迁及土地整备、集体资产处置等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出台《关于开展谈话提醒构建抓早抓小工作机制的工作方案》,综合运用谈话提醒、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方式处理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轻违纪问题。

  南湾街道积极营造风清气正换届氛围,组织街道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九个严禁,九个一律”,普遍开展严肃换届纪律谈心谈话活动,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严格按照流程做好推选工作,确保产生结构合理、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两代表一委员”候选人。

  坚守底线管理 强化基层治理

  截至今年8月底,辖区公共安全指数平均值居全区第二名。南湾街道把安全稳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听取信访、维稳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作为每周班子联席会议固定议题,以安全稳定事项为重点,在每月的第一次班子联席会议上,听取街道班子成员汇报上月各自分管条线和挂点社区工作情况。

  根据安全生产形势动态变化,南湾街道组织开展拆除整治违法搭建铁皮棚专项行动、电池行业消防安全隐患整治行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三小”场所专项治理等13项专项整治行动,巡查各类场所13624家,排查隐患13413处,完成整改9269处,拆除隐患铁皮房面积8480平方米;严密监控已完成整治的215处边坡隐患点,对9处具备整治条件的边坡申请立项整治。

  在“妮妲”台风防范期间,南湾街道排查老旧危房等重点领域350处,妥善转移安置2021名受灾群众,未发生人员伤亡,并有效应对布沙路地面坍塌和沙湾河堤坍塌两处突发安全事件,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抢险工作,实施全方位综合整治。

  南湾街道筹集争取多方资金约2009万元,进一步完善街道排水设施,化解道路积水及路面沉降问题;争取区概算批复资金4600余万元用于绿化及景观提升,大力打造黄金南路、龙山路商业街等市容环境提升改造工程项目。

  9月7日,全市社区戒毒(康复)试点工作现场会在南湾街道召开,南湾禁毒重点地区整治和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经验得到国家、省、市禁毒委的充分肯定。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刑事治安总警情同比下降26.41%,信访案件总量同比下降9.72%,劳资纠纷案件同比下降32.54%,圆满完成G20特别防护期维稳工作。

  整合土地资源 拓展发展空间

  以历史违建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安全发展综合试点的突破口,南湾街道按照“因地制宜、一栋一策”的工作思路推进隐患治理,引导居民自筹资金7800多万元安装管道燃气,两个试点区域燃气开通率已超过95%。

  与此同时,探索违建区域自建基础设施资产移交政府部门监管工作机制,逐步理顺违建小区内现有配电网产权及管理关系,吉厦统建楼、上李朗统建楼、沙塘布统建楼3个小区电力实现“抄表到户”;玉岭花园和南洋花园开展“强弱电分离”整治。

  数据显示,1月至8月,南湾街道拆除各类违法建筑25795.7平方米,清理政府储备用地6.45万平方米、清退建设用地10.7万平方米,面积排名全区第一。在全区率先完成地铁10号线涉及辖区车辆段的建筑物拆除及土地征转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中片区综合开发已列入土地统筹试点,基本形成“建成区更新+空地整备+生态线内综合整治”的开发思路。

  完善基础配套 补齐民生短板

  以全面落实东进战略为契机,南湾街道加快辖区基础设施和城区建设步伐,在建的规划道路桥梁、城中村综合整治、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公园及环境提升、文体设施建设、小型基建及“民生大盆菜”等项目,总投资约6.93亿元。

  全区第一条社区“微巴”公交线路在南岭村率先落地,全力推进20条规划支路及城市更新项目配套道路建设。完成“社区民生大盆菜”三批申报项目251个,经费总额3564.37万元。

  近年,南湾街道申报总投资额达6.2亿元的沙湾河领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预计年底进入施工阶段;深圳水库沙湾流域下游雨污分流管网工程已动工;李朗片区内涝整治系列工程即将完工,布澜路与下李南路交汇路口内涝整治工程、丹竹头社区吉田墓园门口路段内涝整治工程正有序推进。

  “生态城区”呼之欲出。南湾街道总投资额约1亿元的南湾郊野公园已完成立项、选址和初步设计等工作,预计明年动工;下李朗深朗南公园已基本完工,下李朗圣山公园已完成总施工任务的70%;厦村社区河岸公园、黄牛湖水库山体公园二期等正按计划推进。

  创新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日”活动,今年6月获得区委区政府嘉奖。活动定于每月第三周的星期五,在南岭村社区开展,采用“6+1”模式,即6个常设项目(文明美德信用云宣传、小小公益筹款家、垃圾不落地环保宣传、交通劝导、反诈骗宣传、文明美德学堂)和根据每月“我们的节日”开设的1个特色项目。

  立足起点 乘势而上 谋求跨越发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城市更新的快速发展,南湾辖区人口还在不断高速增长,给民生、安全、维稳等方面的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南湾街道新班子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在“加减乘除”各个方面均衡施策,“健身瘦体”,调结构,补短板,努力让发展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持续力更强。

  加强民生建设 补齐人居短板

  采取“见缝插针”和“捆绑建设”手段,充分借助土地整备和综合开发,以城市更新项目、轨道交通沿线及产业集聚区为重点,统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就近入学难、看病难、活动难。

  重点推进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和第七人民医院两所小型医院改扩建,全力支持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推动南岭小学改扩建、新建石芽岭小学、引进优质民办学校、兴办国际化学校、解决南片区教育用地历史遗留问题等,努力缓解辖区公办学位紧缺问题。

  构建以“四山两水”为主干的郊野公园、城市公园、街头绿地三级网络;全面启动沿线景观再造,结合沙湾河以东片区综合整治和城市更新,打造“东进”门户的“清溪川”。

  减少建筑增量 优化发展空间

  降低辖区新建住宅、“工改居”“工改商”项目的过快增速,匹配辖区现有公共资源承载能力,确保辖区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通过淘汰低端、转型升级、优化环境等综合手段,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产能,减少“钟摆型人群”和低端产业总量。

  继续保持查违高压力度,综合运用无人机、GPS定位巡查等手段,以“人防+技防”的方式,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巡查,保持辖区违建总量负增长。

  大力支持引导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在严守集资管理红线的同时,探索营造社区股份公司转型现代化企业的适宜环境,结合“三规”处理解决集体物业遗留问题,促进社区发展轻装上阵。

  乘借“东进”东风 促进产城融合

  以高端供应链等新兴产业为引领,以补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盘活存量土地为城市功能提升手段,承接外溢优质资源、加快吸收各类创新要素。

  着力发展李朗未来科技城、布沙路新兴产业走廊、布澜路——坂李大道创新产业走廊,引导扶持清华启迪科技园、南岭牛津生物医学研究院等园区引进优质高端项目,引导推动恒昊华等传统物流园区向第三方物流、“互联网+”服务环节转型。做好辖区信利康等12项重点产业项目和派成科技园等5项“工改工”项目落地服务,打造服务全市、辐射莞惠汕河的环关口创新创业生态圈和综合服务区。

  加快推进21条次干道及支路建设,通畅片区交通“微循环”。协调实施联李东路东段等跨铁路道路项目,建设完善红棉路等区域间重要通道。

  消除各类隐患 确保城区安全

  将历史违建综合整治作为安全发展综合试点的核心内容,探索行之有效的整治资金筹集方式。以南洋花园、玉岭花园为攻坚突破口,加快推进历史违建集中区域隐患信息监控管理系统、高层楼宇消防逃生连廊和微型消防站建设,推动违建小区的“强弱电分离”整治和电力设备移交改造等。

  全力推动布沙路综合改造,推动实施管网整体改造彻底消除隐患。以“城市管理治理年”和“科技强安”试点工作为契机,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处置各个环节;继续对辖区“三小”场所、边坡挡墙、粉尘涉爆企业、河道沿岸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严密排查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