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政务动态

龙岗启动人工智能教育进课堂

46.png

  培训现场。

  8月29日上午,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知新学校组织召开了“人工智能教育进课堂”教师培训专题会。全区各学校412名信息技术教师、科学科组长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深圳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指出,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智慧教育体系,建成具有深圳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专业化人工智能教育教师的师资水平,构建社会资源支持人工智能教育的服务格局,建成一批校园人工智能场景运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基本实现全市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面普及。

  对此,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专门设立了龙岗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指导中心,自9月起,从11所市级“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启动试点,逐步面向全区各校铺开“人工智能进课堂”。

  培训现场,华为公司李帅介绍了人工智能的起源发展历程与大模型,以及当前人工智能的三个要素:数据、算力和算法。同时,向老师们展示了华为云人工智能实践案例,大家充分感受到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决策优化、视觉语言、人体图像识别、内容生成等领域的应用,展望大模型技术走向大参数、走向行业、走向融合的发展趋势。

  华为公司王丽丽则通过华为云·人工智能教育开放平台,现场演示了人脸识别、数据写入、AI猜拳等流程,并邀请老师上台体验。

  据龙岗教科院信息资源部负责人夏承波介绍,龙岗区即将部署区级平台,并依托该平台,与各学校教师共创人工智能课堂,这需要全区教师理解人工智能,结合平台提供的能力,根据学情去开发课程。教师在平台上实现交流,共享资源,形成合力把人工智能课程真正落实到课堂中。

  按照《深圳市义务教育人工智能课程纲要》,深圳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进行统筹实施。在课时安排上,主要依托信息科技课、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开展,1-2年级每学年安排不少于6课时,3-8年级每学年安排不少于8课时,9年级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在课程实施上,各学校参照课程纲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鼓励学校与社会各界人工智能专家共同研发基于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学习的普及类课程,联合开展教学。在课程评价上,各学校依据《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学业质量标准,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学业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