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中心 > 政务动态

龙岗区“产业发展与深港合作”专题研讨班在香港开班

1.jpg

  到香港贸易发展局参观学习。

2.jpg

  参观香港科学园。

3.jpg

  参观建造业零碳天地。

4.jpg

  专题讲座现场。

  深圳是创新创意之都,是带动国家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锋,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新事业生机勃勃。

  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和深圳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发展核心引擎。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深港合作进入新阶段,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香港提出规划建设“北部都会区”,广东省提出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的“黄金内湾”等背景下,深港两地如何续写“双城故事”,尤其是地处深圳东部中心的龙岗区,如何在金融、产业、科技、教育、人才引进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今年7月9日至14日,在龙岗区委组织部精心策划下,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联合香港职业训练局承办的龙岗区“产业发展与深港合作”专题研讨班在香港开班,20名来自龙岗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的学员赴港学习交流,通过专题讲座、考察交流的“5+4+1”教学模式,即5场专题讲座,4场现场教学,1场由班委自行开展的特色活动,深入透彻地学习、沉浸式体验,寻找深港协同发展的落脚点,加速推进香港和深圳产业融合,为龙岗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场专题讲座 开阔思路视野

  打开龙岗区产业发展与深港合作专题赴港培训班课程大纲,可以看到课程设置既丰富又务实。

  大湾区香港中心研究总监王缉宪教授与学员们深度探讨了深港两制双城的演化关系和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战略,“理解两个城市的重要差异和互利互补的关系,是大湾区发展规划能否真正实现的核心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协会会长林至颖教授则从企业“供应链管理”着手,为学员讲述了新时代改革开放下深港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香港迈臻研究所总监宋立功教授从“十四五”规划引入主题,讲述了“两地合作,优势互补,共创双赢”的深港合作与协同发展之路。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香港仲裁中心副秘书长王皓成为学员们带来《深港中小型企业纠纷解决和争端调节 》专题讲座,详细分析了香港和深圳中小型企业纠纷解决和争端调节的经验和政策,粤港澳大湾区为争议解决和仲裁界带来的机遇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原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女士,从“一国两制”着手,现场与学员们就香港与内地法律制度优势互补与司法协作进行热烈讨论,向学员分享香港法律制度在国家法制发展的角色,大湾区法律服务业的两地法律优势互补和未来发展。

  5场专题讲座,从机遇、挑战、人才、制度、法治等多个方面,为学员们打造多领域、多维度的知识“盛宴”,帮助学员们全方位掌握产业发展新形势、新方向和新政策,吸收借鉴有益经验。

  “4+1”现场教学 谋取发展良策

  在港学习期间,学员们先后来到香港科学园、西九文化区M+博物馆、香港贸易发展局、建造业零碳天地、信义集团(香港)总部进行现场考察交流,积极寻找深港合作发展的方式方法。

  在香港科学园,学员们参观了园区环境和研发办公空间,了解香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青年创业发展的情况,并就龙岗与香港开展产业合作,协同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等话题,与科学园管理人员深入交流,并探讨在科技创新产业的合作机会。

  在西九文化区M+博物馆,学员们参观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等展厅及其他展览空间,沉浸式感受西九文化区的艺术氛围,同时进一步了解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新窗口的重要作用。

  在香港贸易发展局,学员们深入了解全球经贸合作机遇与市场趋势,以及香港特区政府如何促进、协助和发展贸易的经验做法,学习未来深港两地产业如何融合。

  建造业零碳天地是香港首座零碳建筑,在这座建筑里,室内户外,全部通过光伏板和生物柴油生产可再生能源,达到零碳排放。学员们一边参观,一边了解香港的绿色设计和清洁能源技术。

  信义集团(香港)总部参观考察活动是本次专题研讨班的特色项目,在该企业,学员们与信义集团(玻璃)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贤义、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圣根就龙岗区制造业产业扶持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试图探索“香港贸易、深圳品牌、内地制造”新路径。

  6天的行程满满当当,学员们也是收获满满。值得一提的是,学员们还结合专题讲座和现场教学,开展小组讨论和小组作业,从各自领域寻找切入点,以问题为导向,理清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重点,提出各自的思考与建议。例如对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规划的发展方向和定位进行分析,新形势下香港、龙岗两地产业规划的合作方向等,并提出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全力加快数字经济合作、全面开展文化教育合作、鼓励港青到大运科教城创业等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