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龙岗民生

民生实事:清林径水库周边成“弃土场” 市民质疑相关部门监管缺失

  

  山坳已被黄土掩埋。

  11月11日,本报“龙岗民声”专栏反映了深惠交界地监管缺失,坪地街道吉惠路成各类垃圾堆放场。无独有偶,近日有市民向“龙岗民声”专栏反映,位于深莞交界处的清林径水库成了非法弃土场,大片山林遭到破坏,山坳和水塘被余泥渣土填埋。在各类告示牌林立的水源保护区内,相关部门的禁令成了一纸空文。据知情人报料,这些藏匿在水库内的非法弃土场,打着水库引水调蓄工程的名义,大肆受纳余泥渣土,从中牟取暴利。

  记者调查:钓鱼场暗藏非法弃土点

  从地图上显示,清林径森林公园位于龙城街道五联社区范围内,东连坪地,南跨横岗,西与东莞接壤,交通便利。整个公园以清林径水库为中心,占地2886.9公顷,水域面积24公顷。清林径公园山多而不高,因为山地起伏,所以很多小山头浸于水中,形成了众多水中小岛。按区里规划,未来几年,这里将建成深圳最大的湿地公园,也将是深圳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

  根据市民举报,记者深入清林径水库腹地明察暗访。记者沿着五联社区鸿威森林小区旁一条并不宽敞的山路,进入水库区域。只见水库外围关卡旁以及沿路铁丝围栏,每隔数10米就有一块水源保护区的告示牌,铁丝围栏上挂有多条横幅,上面写着:“深圳市清林径引水调蓄工程”。在一处三岔路口,一块深圳市政府设立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告示牌十分醒目:“一级水源保护区包括水域范围和水库正常蓄水位分别向陆域纵深200米左右的区域。保护区内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禽畜、旅游、垂钓或其他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区域内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关闭。”

  但就在政府告示牌旁,却挂有各类垂钓和休闲观光的广告牌。记者从竖有“双八钓鱼场”指示牌的路口进入,前行数百米后,赫然可见两座小山之间的山坳和山塘已被黄土填平,现场还有推土机作业,水塘边已被泥土堆成了“黄土高原”。

  市民吐槽:利用非法弃土场赚黑钱

  知情人士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水库周边都成了一片“大工地”,非法弃土场打着水库引水调蓄工程的名义,大肆受纳余泥渣土。位于双八钓鱼场内的非法弃土场,原为山坳和鱼塘等低洼处,目前已受纳弃土近万平方米,堆土边坡高约5米。由于相关部门监管缺失,这个非法弃土场已存在相当长时间,并且仍在受纳弃土。这些弃土点边坡松散,坡脚没有任何拦挡防护设施,弃土已将该区域内的鱼塘及山林基本填平,存在严重水土流失及排水安全隐患。“在清林径靠近凤岗南门山水库的‘插花’地带,还有比这更大的非法弃土场呢!”王先生说。

  据王先生介绍,倾倒在这里的余泥渣土大都来自周边的工地,泥头车半夜成群结队前来,有人望风、有人平整弃土场地,非法弃土场经营者每车收取160元至200元不等的费用,每晚收入可达30多万元。“由于近几年合法弃土场严重不足,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形成从土石方承包、运输、弃土等一条龙服务,从中牟取暴利。”王先生说道。

  有关部门:对水库周边弃土点不知情

  从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岗亭一路过来,有多个执法部门设立的水库联勤执法岗,并有多个部门在这里安排有保安员把守,这样的严防措施,水库区域缘何还会出现这样大面积的非法弃土场呢?在库区边的一个保安亭,记者佯装要倒土与保安员搭讪。保安员刚开始否认这里可以倒土。“我前段时间就在这里倒了,现在为什么不可以呢?”记者问道。“你有没有关系?倒土是需要收钱的,而且还需要批文。”保安员说。

  在水库周边,记者走访多名居民后获知,清林径水库非法弃土情况由来已久。“清林径水库是深圳的‘蓄水缸’,容不得半点污染,这里存在各种乱象,却长期无人来查处,可以说是政府部门的管理缺位和失职。”有市民这样表示。

  水库内的弃土场有合法手续吗?这里长期有人倒土相关部门为何视而不见?昨日上午,记者将情况反映给龙城街道国土办,该办一名姚姓负责人声称不清楚清林径水库有非法弃土的现象,他表示会立即前往现场调查,并给记者一个答复。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该名负责人没有向记者做出任何回应。本报记者将继续对此事进行跟踪。

×